大爱!陈先生在母亲去世当天,决定为白血病患者捐献“生命种子”

大爱!陈先生在母亲去世当天,决定为白血病患者捐献“生命种子”

当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体验生命的馈赠时,是否会想起有着一群濒临死亡的人们正在等待生命的延续?

白血病患者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而获得延续生命的机会。

大爱!陈先生在母亲去世当天,决定为白血病患者捐献“生命种子”

陈先生和他捐献的300毫升“生命种子”。

母亲去世的当天,来自承德市的陈先生接到捐髓配型成功的电话,患者病情十分严重,至亲生命的终止与病人生命的延续交织在一起,悲恸之后他毅然决然同意捐献。

10月24日,43岁的陈先生成功捐出300毫升“生命种子”,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爱。

1 一份承诺一个抉择,只因生命可贵

家住承德市围场县的村医陈先生,今年43岁,身高1米57,十分爱笑。2015年,陈先生在献血过程中,留下了血样,正式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从此他与造血干细胞结缘,也由此许下了一份生命的承诺。

时光荏苒,四年飞逝,他终于得到了回音。今年8月底的一天,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打电话通知陈先生配型成功,而且这位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需要他尽快进行捐献,可是这通

电话却让他有些措手不及。此时的陈先生正面临着生离死别的痛苦——他的母亲就在接到电话的当天刚刚去世,沉浸在悲痛中的陈先生并没有立即给出回答。

一边是失去母亲的悲痛,一边是曾经的生命承诺,需要他做出抉择,至亲生命的终止与病人生命的延续交织在一起。很快,陈先生冷静下来,强忍着失去亲人的痛苦,毅然决然同意捐献。“我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去挽救患者,挽救那个家庭,因为我懂得失去亲人的痛苦。我是医生,我得救人,我想让对方家庭幸福。”陈先生的眼角湿润了。

由于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陈先生进入了中华骨髓库的加急流程,他也过上了自律的生活,戒了酒,增加了运动量,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着准备。采集高分辨血样与体检于同一天进行。随后,根据采集计划的安排,陈先生在承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省会石家庄并顺利入住省二院。10月20日,陈先生开始每天早晚各注射1针动员剂,将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做准备。

2 能救别人一命,感觉挺有意义

10月24日8时30分许,记者来到省二院的血液三科,在13楼的干细胞采集室见到了陈先生。此刻他正躺在病床上。在专业仪器的抽离下,鲜红的“生命种子”从他的体内流出,鼓鼓的血袋里满满的都是生的希望。尽管他的双臂不能活动,但看起来状态良好。

看到记者到来,陈先生虽然不能起身,却用温暖的笑容表示欢迎。“现在感觉怎么样?”记者问。“还好,没什么异常,就是双手拿着小球转动一下,以防时间长了手麻。”陈先生笑着回答,“也就前两天打动员剂的时候稍有一些反应,有些不舒服,不过早就没事了,就是躺了一上午一直不能动,身上有点儿麻。”旁边,陈先生的家人在照顾他。河北省红十字会及承德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也陪伴其左右,处理捐献过程中的相关事宜。

“能救别人一命,感觉挺有意义,没啥可犹豫,也是我应该做的。”陈先生说。看着陈先生偏瘦的身材,觉得如此朴实的话语令其高大伟岸了许多。同时,在场的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纷纷为他的话点赞。

从当日8时30分开始采集,直到12时30分结束,采集时间长达四个小时。最终,30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采集成功,这份沉甸甸的“生命种子”,将挽救一个生命和一个家庭。据了解,这300毫升“生命种子”已于当晚回输到受捐者的体内。

陈先生是“中华骨髓库”第9045例,河北省第431例捐献者。

大爱!陈先生在母亲去世当天,决定为白血病患者捐献“生命种子”

志愿者为陈先生送来礼物。

3 父亲一直以为他在承德学习

最初,陈先生在告诉家人自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在外地的家人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就你这小体格,还能捐东西救人?!”在得知陈先生真的要进行捐献时,陈先生的家人因担心捐“髓”对身体有伤害,并不太同意,通过陈先生耐心地解释,最终还是支持了陈先生的决定。“很担心,怕对身体有影响,但是听他讲,捐献不是抽骨髓,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我也就放心了。”陈先生的家人说道。

陈先生告诉记者,捐献的事他一直没告诉他的父亲,陈先生的母亲刚去世,而且他的父亲也70多岁了,怕他担心,他的父亲到现在还以为他在承德学习。“别人都说我做了一件大好事,可我觉得这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是我应该做的,能够成为捐献者我很荣幸,今后,也会尽自己一己之力,做好宣传。”陈先生微笑着说。

“谢谢!感谢您给予我们生命的馈赠!您捐献的不仅是造血干细胞,更是一份大爱,给我们的家人带去了生的希望……”捐献结束后,医护人员为陈先生带来了患者一家人的感谢信。

4 我已失去母亲,不愿让别人再失亲人

昨日上午,记者采访陈医生时,他朴实的回答令在场的许多人动容。

记者:当在您母亲去世当天接到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通知配型成功的电话时,是怎么想的?

陈医生:当时想得最多的就是“以后我就没有娘了”,感觉天都快塌下来了,心里特别痛苦,脑子里全是跟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接到配型成功的

电话时,家里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根本顾不上想这件事。这是实话,我母亲的灵位还在那里放着。但我并没有拒绝,其实内心是愿意捐献的,只是说想把我母亲的后事处理完以后再考虑这件事。

记者:为母亲处理后事的那几天,在闲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事?

陈医生:想过。我母亲去世,让我心理这么痛苦,如果我不救那个人,也许那个人的家人也会感受我失去家人的痛苦。我已失去了母亲,不愿意看到别人再失去亲人,如果我把那个人救了,对我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记者:在完成捐献以后,你的心情如何?

陈医生:高兴。如果用我的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让一个家庭和睦幸福的生活,值得。

记者:在这次捐髓救人的经历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陈医生:为了不影响正在上高三的女儿学习,直到前几天女儿说要放月假了,这几天就回来,我才告诉她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消息。女儿让我注意身体,多休息,为我的善举感到骄傲。

5 亲爱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我们等你回家

为了加强与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捐献者的日常联系,进一步明确和坚定志愿者捐献意愿,加快配型检索速度,提高为病患服务的效率,确保志愿捐献者的爱心得以顺利实现,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安排部署,正在组织全国各省级管理中心开展“志愿者保留”工作。

如果您是一名在河北入库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联系方式已经变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修改:拨打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

电话(0311—87819995);加入河北省造血干细胞大队 QQ 群(131651691),联系群管理分库工作人员进行修改;关注“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官微”和河北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大队微信公众号(hbzyz0311),在评论区留言修改。

文 / 图 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李惺

石家庄日报全媒体新闻热线

—— 96399 ——

倾听大众声音 发布权威信

架起媒体与用户沟通的桥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