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扰有哪些?

堵慊ZatS4627


首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淡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有了兴趣作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的。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并没有把学习语文作为一种乐趣和享受。于是学生成了上课的口袋,只等老师讲灌,他们就装。

其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不能落实。

当今时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倡导新课程下的新型学习方式是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但是,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常常不好操作,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有的小组是好学生一统“天下”,而学困生则“袖手旁观”;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探究,不会合作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了老师们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一种理论说法。

最后,学生的想象思维不能得到较好地发展

爱想象,爱幻想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理,他们总是喜欢在想象的王国里遨游。在他们眼里,星星会眨眼,小草会微笑,小鸟会歌唱……什么东西都是美好的。他们总是喜欢用独特的想象去描绘五彩斑斓的世界,总能在想象中感受世界的奇妙和生活的美妙。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这是真正的理解。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爱想象的孩子是快乐的,爱幻想的孩子是幸福的。然而,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为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们总是以一些现成的、常规的思维去引导学生,害怕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害怕学生出错,影响分数等。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始变的迟缓,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不喜欢想象,而是将自己的想象紧紧的关闭。想象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也成为语文教学(即习作教学)的一大弊端。





师者育人也


困扰可能就是孩子不喜欢或者不认真学语文了。

不喜欢学语文的主要原因:

1)多遍背诵课文、抄写课文、字词等作业枯燥无聊;背诵课文不仅费时间,而且背会的很快又忘记,测验的时候想不起来,或者张冠李戴;考查记忆的题目丢分太多,挫折感很强,逐渐就失去了兴趣;阅读理解和作文有困难,得不到有效的指导、训练;不能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堂安排,或者不喜欢老师,有消极情绪,不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甚至对抗老师,故意捣蛋;没有养成语文学习的基本习惯(预习、诵读、阅读等);懒惰,学习执行力很差。

2)家长和孩子都不重视语文,想当然认为母语没必要下功夫。语文不仅仅是母语,而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三个方面组合起来的复杂学科,是所有科目中难度最大的。家庭缺乏阅读环境,家长不爱阅读,没有做好孩子的阅读引导,这是导致孩子不爱语文的重要原因。

老师的对策:语文是母学科,阅读理解和写作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能力。另外,语文是升学考试的分水岭,写作与阅读在中、高考语文中约占90%的分值。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孩子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必须从小学抓起。

1)对孩子给予具体的几次指导,跟孩子谈谈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指导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重复抄写、朗读、背诵等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功夫。对抗遗忘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间隔复习和重复记忆。家长必须严格督促和引导孩子认真完成语文作业。

3)语文学习的核心之一是阅读。语文课本上的经典篇目需要精读,有些要求背诵;还有拓展阅读的任务是泛读,大致理解就可以了。另外,要建设家庭图书馆,家长也要多读书,引导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书。北大、清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是同级同学平均阅读量的四倍以上。他们利用平时空闲,主要是在节假日大量阅读。孩子爱上阅读的前提是家长热爱阅读,家里有浓厚的阅读氛围,家长主动读书,也和孩子交流阅读的收获。可以报读培训机构的阅读训练课,作为学校语文课业的拓展学习。

4)语文学习的另一个核心是写作。语文课虽然有作文,但一周顶多写一篇,这个量远远不够。日记不是语文课的硬性任务,所以需要家长来鼓励、引导孩子写日记。阅读过程中的摘抄笔记、读后感、随笔等,都是极好的写作练习。不要求写太长,写得有多好,只要每天坚持写一篇100字以内的日志就可以,要给予奖励。因为学校语文写作教学的量不够,可以报读培训机构的作文课程,增加作文的训练强度,得到针对性的个体指导。鼓励孩子投稿,发表文章,逐步积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