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感觉语文越来越难,孩子压力越来越大!真心疼孩子这么累,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教语文的黄老师


你说的是事实,就以我的孩子为例:今年上四年级,开始用部教版语文教材!我翻了下内容,与原来的苏教版相比,课文无论是篇幅,还是内容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最明显的就是每篇课文的篇幅都增加了!除此之外,老师还在作业中增加了阅读的专门内容:有一本专门的阅读练习本。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由此可见,随着部教版教材的应用,小学语文无论是课堂内容还是课下作业都明显增加!而且这种增加的重点是在阅读上,这对平时阅读量少的孩子的确是个极大的考验:阅读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陡然增加的阅读要求令很多孩子措手不及。

幸运的是,我发现自己的孩子到目前为止,语文成绩没有发生明显下降,我检验了几次,发现她对课文的理解也没有发生变化,语文能力没有因为教材的变化而变化。

我总结了一下,认为这得益于孩子平时超大的阅读量和广泛的阅读领域:小说,散文,历史,地理,科普,甚至我的专业书籍,只要她愿意读的,我都让她读!正是有了这种阅读量作为支撑,她受教材改变的影响并不明显。

这就充分说明:语文能力的提高,功夫全在课外,全靠语文课的时间,孩子的语文能力不可能会有提高。

因此,要想孩子学语文不吃力,首先要保证孩子的海量阅读,没有阅读量为基础,孩子的语文就会越学越难,越学越吃吃力!



樾人歌兮


我感觉语文越来越难,孩子压力越来越大,真心疼孩子,这么累,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方法很重要!找对对的方法,我相信可以事半功倍。

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女儿小学一年级,儿子初中一年级。在不清楚提问者指的是哪个学习阶段的前提下,我想简单的说一下我的看法,供各位参考。

一,无论教材如何如何改,阅读都是最重要的。

以深圳为例,中考的语文总分值是120分,其中作文50分,阅读理解约45分。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到初中,都需要多看书,多阅读,多看四大名著,多看古诗词。

二,无论教材如何改,古文阅读都是最重要的。

初中的七年级也就是初一,文言文的教学比例将会大大高于小学六年级时的。

而到了高中,将会要求用文言文进行作文。

所以,依然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从熟读唐诗300首开始。

这个古文古诗词的阅读习惯,要坚持到初中阶段。

三,无论教材如何改,生活中的语文要学会去发现。

同样是以深圳为例,有一所名校小学出过一次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的题目是一张图片,一张我们习以为常,但孩子们却很少接触的图片,就是一张空白的快递单。

要求:学生们按规范填写快递单。

这就是生活中的语文,其中之一。

各位家长,这个事情有没有引起各位的反思?

现实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业,学习,但往往忽视了孩子所接触的日常生活中的语文。

四,语文考试,不仅仅只是考语文。

我曾经和很多位资深教师聊过。

无论是初中老师还是小学老师,都有一个共识:

现在的语文考试,可供出题者发挥的空间很少了!

只靠课本内容,能够拉开考分差距的内容太少了!

翻来覆去,语文课本的内容就是那么多。

加上教育部教学改革更多侧重于素质教育。

因此,未来的语文考试,

1,会加大古诗词文言文的比例;

2,也会有更多比例的日常生活类,时事政治类,热点新闻类的题目出现。

而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学生们在具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加大对国家大事,时政热点,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关注力度。

其实,这些内容,说难不难,说难也会很难。



笑狼生


关于语文学习,首先掌握要一些学习的经验、技巧和方法很重要。多读、多背、多写、多悟!

多读、强记、勤写

何谓多读?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强记,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勤写,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曰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小编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无道理。


龙哥说教培


语文越来越难,很大程度上,与语文课程标准的顶层设计有关。部编版教材中,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同时对名著阅读及群文阅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之前的积累运用、综合学习、阅读理解、写作等版块的学习内容却没有减少,也没有降权,客观上,确实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这次语文教材改版,但课程标准却没有同步更新,中高考考试大纲暂时也没有新的变动信息,这样,一线教学只能在原有基础上“加料”,而不敢冒风险像教材主编温儒敏所说的那样,把教学方向调整到以阅读和写作为主。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今年的语文课,就增加了阅读、群文阅读、语文实践课各一节,都是从音体美这些“副科”中挤出来的。课多了,学生的学习任务自然就重了。



站在学生立场,现在确实很无奈。如果教材改版、课程标准更新、考试大纲明确,都是同步的,那么,一线教学就可以大胆砍掉那些不必要的内容,比如过度的文本解析,学生的负担就会减轻很多。

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需要改变,少讲、少布置重复抄写作业、少刷无意义的题,让学生大量阅读,写读书笔记,把写作当成日常功课。这样,学生的学习清单就没那么复杂,学习目标明确了,教师好教,学生也好学。

现阶段,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混乱的阶段吧,家长该怎么办?

首先还是要配合老师,该做的作业做,毕竟考试模式没变,还得以考试为中心。

然后,不要参加任何形式的语文补课,不要额外要求孩子做练习。有时间,多让孩子看书。

语文的学习,归根结底四个字:听说读写。前两个字,是语文实践能力,目前的考试模式,考查不到,所以把重心放在读写训练上即可。别看语文题目五花八门,只要挈领而顿,则百毛皆顺。


毫米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课,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开设。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人们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说句实在话,语文学习时间跨度比较长,内容比较庞杂,任务比较艰巨,压力比较大,说不难学确实是假的。但也不要觉得太神秘!还是应该客观地来看待它,认真地来学习它。孩子学语文确实有点累,但家长也不要感到太忧虑。只要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学习,语文也能学得很好。作为家长来说,首先要配合学校老师进行教育,告诉他学习好语文的重要性,千方百计地调动起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通过读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等来逐步培养他的兴趣。其次,要让孩子认真学习语文课上的每一篇课文,对字词句篇的所有知识要认真学习并掌握,做好所有的课堂练习。另外,孩子回家后,要督促他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语文作业。要求熟读的课文,要反复朗读,体味其中的妙处;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特别是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篇目,一定要保质保量地读完,不能因为老师不在身边就偷工减料。最后,节假日,要让孩子自觉地阅读一些适合他们的优秀读物。这一点很重要,经常这样要求他,慢慢地也就养成了习惯,这种好的习惯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我想,如果家长能帮孩子做到以上这些,相信他们的语文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


学峰5717


学生时代,语文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学科;当了语文老师,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在年级始终名列前茅;作为家长,我的孩子正兴味盎然地吃着文字饭。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家长不要有畏难情绪。大人嘴里喊着“语文真难啊!语文学不好就像我,我那时候语文成绩就是狗屎……”,这样的情绪传达到孩子那儿,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既然爸妈都认为难,我学不好很合理了。

语文难在哪里?拼音、字词积累和背诵这些基础的内容,并没有什么难度,勤加练习,都是可以掌握的。

想学好语文,大量的阅读不可少。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经典书目之外,我更希望孩子顺着自己的兴趣去读。内容方面,家长大体上把把关,过滤掉三观不正的即可。让学生有兴趣读下去,比读不读经典更重要。像我,当了几十年老师,《西游记》楞是看不下去,但也没妨碍我做一个还不错的语文老师。

美食家的鉴别能力,也是乱七八糟一通吃,才练出来的。吃的杂些,营养才均衡;吃得多了,自然品得出什么是美味。

陶行知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要说,生活和语文教育也是一个东西。

没有对生活的体察,是学不好语文的。这也是现在家长最容易忽略的。坐在书斋里听说读写,只是一些基础性的训练。学好语文,必须到生活中去,走亲访友,野炊,研学,看电影,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凡所能做,无不可尝试。

生活的广阔,锻炼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加了他们的思考机会,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既决定了他语文素材库的丰盈度,更是他们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庐山“瀑布挂前川”,作者不到现场,不是“遥看”的视角,怎么会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体验?

有没有生活,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程度迥乎不同。

我自己的学生时代,学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时,光着脊背的父亲,在烈日下挥镰割麦的情景轰然而出。赤膊,因为热,更因为不舍得衣服。他的颈背部已经黑红一片,汗珠像雨后荷叶上的水珠,颤抖着,滴落……“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我理解了农民的苦难。

劳动锻炼,是体验生活,那些游戏何尝不是呢?以前我在乡村学校任教。校园里,夏天雨后的操场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他们埋头蹲在地上,或三五成堆,或独自行动。你一定好奇这似火骄阳下,孩子们在寻宝吗?他们是在钓虫。工具是一根细细的茅草,找到一个洞,小心翼翼伸进去。等待,考验的是耐心。眼皮底下,一只不知名的小虫探头探脑顺着茅草,出!来!了!惊不惊喜!激不激动!

观不同的景,见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生活的积累,就是体验的积累,就是语文素养的积累,有了它们,语文不难。今天的学生,大人以保护为名,剥夺了他们太多阅读生活的机会。

广泛的阅读书本,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规范的表达;阅读生活,让他们体验世间万物的逻辑。有了丰富的积累,表达是呼之欲出的事情。

从一年级起,不妨让孩子进行写话练习。鼓励为主,重要的是兴趣,着重的是培养表达的习惯。日积月累,书面的表达会像说话一样自然。

自信一点,走进生活,语文也可以不难。





暖和的窗户



愚鸾不飞


在当下的校园里,孩子们的压力的确越来越大,尤其是经济和教育比较发达地区。比如,在苏州,民间自古以来崇文重教,加上经济较为发达,家长们都舍得在教育上投入花钱。


然而,众所周知,江苏的学子要考985、211院校的难度系数国内首屈一指的:985录取率只有2%,而211录取率是6%。历年来,高考江苏卷的难,令每届江苏考生乃至全国人民都刻骨难忘……

这样来看,虽然现在孩子们的读书条件好了,但是压力和竞争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时代的大潮流,任何个人无法选择,亦难以逃避。所以,语文越来越难,孩子越来越累是普遍的感觉。


作为家长,在心疼孩子的同时,要做好下面几件件事:


第一,是从生活方面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良好的营养可以让孩子体力充沛,更好地对抗压力,专注学习。


第二,保持和孩子交流的畅通,给他们营造出“畅所欲言”的家庭环境,减轻孩子学习上的心理压力。

第三,配合学校的教学,提供足够的阅读书籍。


第四,让孩子经常练笔,比如写写日记,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写周记,甚至有感而发,就一些事件写写看法(议论文),描述一餐美食经历、心情(记叙文)等等,多练笔才能到时候写得出,言之有物,自然成文的。


作为整个中学阶段6年多天天写日记的人,这样的写作经历不仅能够练笔,还能梳理个人情绪,整理自我思维,到考试的时候,写起作文来条理清晰,受益不小。


清风吴语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集合了文史、地理、科学、情感等多学科。以服务现代生活为核心,强调字词、阅读、表达及写作等技能,这四项技能里,最核心的是表达(口头表达)和写作。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作,其实是思想的展现,这才是语文学习最核心要求。字词是写作的载体,阅读是增加思想内涵的方式。

语文的特点决定提高语文需要长期积累,从孩提开始(多早都不嫌早),围绕语文目标,作为家长,除了焦虑,具体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语文呢?一句话,尽早尽可能利用时间引导孩子朗读、背诵、阅读。

1、幼儿期家长就应该给孩子阅读绘本,并以孩子的语言讲述故事,这是幼儿期感受生活的重要途径;另外,这阶段孩子都喜欢听音频,可以播放音频(包括简单的唐诗);

2、从小学开始,务必安排每天相对固定的时间(早上或傍晚)朗读、背诵课文。并开始引导孩子朗读、背诵简单的唐诗,可以不求讲解。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还有英语)必须朗读成诵。

最初朗诵背诵的意义不在于能懂,而是养成一种习惯,当每天的背诵成为一种习惯,需要背诵的不光是唐诗,一篇美文、一个描写片段、甚至一句话……这时,背诵的能力也有极大提高,这样能力到高年级时就发挥出极大的好处,随着孩子理解力的加深,别人需一个小时背诵的内容,他仅需一半时间。当然,朗读背诵成习惯的好处绝非如此少。务必达成!

3、培养利于孩子阅读的安静、宽松的环境。孩子都喜欢阅读,但是杂闹的环境会破坏孩子阅读的兴趣。最初的阅读是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

3、了解并关注孩子阅读和诵读的内容,家长可以就内容和孩子聊聊。引导孩子对历史故事产生兴趣(这又是一个重要内容)。

从了解历史故事到历史脉络,再到历史中人物的选择,这个过程不光是孩子文史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4、坚持朗读背诵到小学毕业,可以熟读成诵的内容包括唐诗、宋词、《论语》、《四书五经》经典篇目等。这些是大家知道的,我另外想专门提下《幼学琼林》,这号称中国古典知识的小百科全书(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灵活选择版本)。

此时,孩子应该可以自己阅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原著了。

最后,说下阅读和写作。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主要是展现思想,而不仅仅是写作技巧。所以阅读也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上是我以家长角度聊的需尽早引导孩子对于语文的学习,完成了这些,孩子再根据语文老师讲解的答题要求和技巧,语文成绩的提升可期。

个人观点,不求全喜,欢迎讨论。[祈祷][祈祷][祈祷]!



黄沙漫漫阳关道


家长的心情很能理解,疼爱孩子无可非议。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如何理解语文教材越来越难

1.旧教材架构存在不足。长期以来浯文教材只重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強化,只重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弱化了思辩、审美、素养。以前,语文教材虽然也做过调整,但仅仅限于篇目的增减,骨架和经络没有触动。因此,教材架构的不足决定改革势在必行。

2.旧教材内容单调。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旧教材许多内容已经脱离时代,很明显已经不适于新形势。所以,社会发展需要教材涉猎内容更广,内容更丰富。

3.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更高。现在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有走出书本、关心社会的心理需求。教材增加传统文化和时代内容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将向哪里去。

二、怎样理解语文越来越难

1.更多是来自心理暗示。感觉越来越难是面对新事物的心理普遍反应,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教材改革是进步,没有到“难得学不了”的程度。心理上,要愉快接受。

2.主要是来自学习方法。新教材对学习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习惯了旧方法,感觉容易;对新方法感觉不适应。但方法改变也是必须的。

三、家长该怎么办

1.从孩子发展着眼,传递乐观情绪。看到孩子学习压力大、劳累,家长心疼,这是人类具有的天性。但古人说,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为孩子前途做长远考虑。也有人说,不受读书苦,就受人生苦。所以,家长要狠心,乐观接受孩子学习的压力。

2.帮孩子找到学习方法,向课余延伸。家长要做孩子学习的参谋,特别是小学和初中学生,要让孩子走出课本,向外延伸拓展。

3.让孩子听说读写思,多措并举。语文不仅是语言,更是文化。学好语文就要透过文字,体会其精髓,领略没在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