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王和貴族的角度入手,淺談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

2019年是法國大革命的230週年,1789年雖是中國的乾隆年間,但提到法國大革命,我們並不會覺得它離我們很遙遠,這一場革命推翻了法國的君主制,第一次提出了人生來自由、平等的口號,迅速席捲了整個歐洲,對整個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次革命的背後都是一次矛盾的總爆發,歷來的革命都是如此。本次革命中法國人民高呼著廢除君主專制、廢除貴族特權的口號,掀起了一陣陣腥風血雨後將國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臺,並且成功廢除了上層貴族的特權。由此可見本次革命積蓄已久的矛盾與國王和貴族有著莫大的關係,本文就從他們身上入手,談談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

從國王和貴族的角度入手,淺談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

貴族逐漸淪為君主的附庸

中世紀歐洲君主政體,是封建宗主權和“神授君權”兩種權力的混合體。君主主要是以一個特殊領主的身份從自領地上索取收入,剛開始是實物和貨幣,後來就是通過財政權,如敕封采邑時領主繳納的“封建賦稅”和“特殊間接稅”,再加上在集市、商路等徵收的捐稅,但是封建君王並不能隨心所欲的徵稅,但開支過大,需要更大的收入時,君主必要召開等級會議,得到會議的批准後才能夠徵稅。

法國的等級會議習慣上代表貴族、教士和市民,後來演變成為三級會議。和英國的議會一樣,三級議會掌握著國王的錢袋子,它可以向國王提供財政支援,但也可以提出建議,對君權形成一定的制約。

按照這樣發展下去,法國的三級議會發展到後期也可以向英國議會一樣將王權置於自己之下,然後慢慢取代王權,使國王變成名義上的元首。但法國卻走上君主集權的道路,為何?

英法百年戰爭的到來,使得法國農田因戰亂破壞,農民生活慘不堪言,依靠農民養活的貴族領主勢力也隨之大大削弱。面對國外的入侵,因為土地貴族和農民們的力量不足,所以必須依附於國王,為他提供鉅額的經費支持,以保衛自身的利益,但是戰爭同樣也讓他們苦不堪言。國王不需要經過三級會議批准直接徵稅,建立國王直屬的常備僱傭軍。而徵稅權原本是屬於領主的。國王從此擁有了兩把利器:強大的軍隊和徵稅的權力。迫於國王自上而下的壓力,和下層百姓對防衛的需求,領主們只得向國王妥協。

從國王和貴族的角度入手,淺談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

國王查理七世看準了這個時機,在百年戰爭末期,實行了兩項重大措施:戰爭結束後法國國王以防衛為由,拒絕解散軍隊,並勒令領主支出軍費,領主們苦不堪言,但他們已經了失去徵稅權,加上國王強大的軍隊,他們不得不再次向國王妥協。

國王擁有徵收賦稅的權力後,為了打擊土地貴族,刻意將稅金增加到超出貴族的支付能力,為了湊足賦稅,他們只好將土地售出或上交給國王,部分貴族為了保住地位會請求國王任免他們為官吏。自此土地貴族的勢力大受打擊,而國王獲得了分封貴族的權力,貴族開始淪為國王的附庸。

君主專制的進一步加強

16世紀,弗朗索瓦一世統為加強君權,直接將國家大權集中到國王和御前會議手中,已經失去徵稅權的的三級議會被進一步削弱,會議很少召開,甚至中斷。

國王在對教會的鬥爭中,也取得了勝利,通過1516年的“教務專約”,國王掌握了教會財產,教會大部分收入歸國家所有,大主教、主教都由國王任命,國王實際上成了法國教會的首腦。

路易十四統治時期,國王開始對著制約君權的最後一個機構下手,他取消了高等法院對國王敕令的異議權,並強調臣民只有義務,沒有權利,他們只須要絕對服從王權。路易十五繼任後,頒佈新的組織法,剝奪了高等法院的的稅收審批權,只保留了司法審判的職能。此前,依據法國的司法程序,國王想要增加稅收,必須要經過高等法院的審判通過,方可徵稅。

最終,法國國王將社會與最高政治權力之間的溝通、制約渠道:三級會議、大法院的諫諍制度、市府和市行政機構(自由市) 等都系統的關閉了,特別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更是達到高峰。路易十四死後,法國面臨巨大財政危機,為解決危機,後來的君主不得不重啟這些渠道,法國大革命的導火索,就是路易十六為解決財政危機召開三級會議的結果。

從國王和貴族的角度入手,淺談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

國王和貴族階層的揮霍無度。

法國的貴族頭銜非常受人的追捧,特別是富人們,因為貴族身上附著強大的經濟利益,一旦躋身貴族後就可以免交賦稅,富人則可以積累大量的財富。

14世紀,法王查理五世成功開徵了一種人頭稅,由沒有貴族身份的人交付 ,貴族與教士可以免徵,這是法國貴族免稅特權的開始。

英法百年戰爭後,貴族勢力大受打擊,為了生存,一部分只好依附於國王,繼續享受貴族特權;另一部分自謀生路的貴族,走上了商業的道路,積累財富的同時,他們依舊享有免銳的權力。

但是國王掌握著分封貴族的大權。他可以將忠於自己的人封為貴族,讓其進入社會的上層,同時給貴族以更大利益,用榮譽換取貴族的權力和野心,將大批貴族籠絡到凡爾賽宮廷,給以豐厚俸祿和獎賞,使貴族喪失反抗能力,

由於國王不斷分封貴族,法國大批各式各樣的貴族出現,有日夜夢想收復路易十四時代失地的上層軍人貴族,有趨炎附勢的主教,有效忠國王的官僚,有同大家族聯姻的金融暴發戶,還有總督和凡爾賽上層官僚機構的成員等。他們把控著社會的上層建築,逐漸對君權形成了一定的制約,但是他們又依附於國王,享受著君主給他們帶來好處,成為了社會寄生階層。

君權失去制約力量達到巔峰後,國王開始窮兵黷武,財政開支上大肆揮霍,而被分封的貴族們同樣也在瘋狂聚斂社會的財富,導致國家債臺高築。

為了滿足奢靡,國王必須解決財政來源,又不能通過召開三級會議等傳統方式解決,於是就大肆賣官售爵來網羅有錢人和資產階級們,一方面增加財政收入,另一方又使他們與王權結成利益共同體。進入貴族階層的有錢人們,又利用自身獲得的特權,瘋狂搜刮社會的財富,而底層的平民則在承受著沉重的賦稅,法國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社會危機。

從國王和貴族的角度入手,淺談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

革命爆發

國王和舊貴族們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後,他們一邊金迷紙醉,一邊又窮兵黷武,大肆揮霍國家的財富,時間一長國家的平常的財政來源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等到路易十六一繼位,發現國庫空虛,國債數額龐大,國家的信用已經瀕臨崩潰,此時的平民已經不能夠承擔更加沉重的賦稅了。於是能夠解決國家的財政危機方法只剩了一條,那就是重新召開三級議會,跟特權階級要錢。

從國王和貴族的角度入手,淺談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

此時的法國貧富差距巨大,貴族階層們佔據著大量的社會財富,而平民卻一直在承擔著極大的財政負擔,加上新興的資產階級日益崛起,啟蒙思想深入人心,他們也謀求改變目前的現狀。但是路易十六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他就是簡單向貴族和僧侶們要錢,然而一直承受著巨大經濟壓力的平民,也就是第三等級,卻滿懷期待自己可以在會議中獲取更大的權利。

於是會議上,國王不肯支持平民的要求,雖然平時一直收益於國王但此時利益遭到損害的特權階層們沒有向國王作出任何的妥協,一門心思要求變革的資產階級也沒有得到任何國王的讓步。幾方僵持一個多月後,處於第一、二階層的教士、貴族和資產階級突然公開支持第三階級的平民,他們承認了平民代表的合法身份,認可人民組成的國民議會。

至此,法國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改變。但是路易十六又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開始武力威懾國民議會,讓三級議會照常進行。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民眾,他們開始組成國民自衛隊,湧向市政廳,巴黎起義正式爆發。幾天後,起義的民眾攻佔巴士底獄,革命進入第一個高潮。

迫於壓力之下,路易十六之後撤軍,宣佈承認國民議會,但國民議會卻沒有放過他,直接將他送上了斷頭臺,而貴族階層面對人民的怒火,不得不放棄自身的特權,以求自保。

所以說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君主為了強化王權,大力打壓貴族們,取消他們的特權,同時又給予貴族以更大利益,用榮譽換取貴族的權力和野心,將大批貴族籠絡到凡爾賽宮廷,給以豐厚俸祿和獎賞,使貴族喪失反抗能力,組成利益共同體的雙方,又進一步打擊制約君權的力量。失去制約後的君權,窮兵黷武,財政開支上大肆揮霍,導致債臺高築。但王權解決債務危機,並不是重開三級會議等傳統渠道,為避免權力被削弱或受到制約,而是賣官售爵,這樣就加重了底下平民的負擔,使財政危機演化為社會總體危機,最終使波旁王朝統治崩潰。

從國王和貴族的角度入手,淺談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