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羽的“忠與義”入手,探析關羽為何最終成為一個神話式人物?

在我國古代的歷史進程中,湧現出了多如繁星的

武將,有勇猛與智慧並存的戰將,也有鐵骨錚錚的愛國英雄,雖說後人都銘記和敬仰他們,可被神化的幾乎沒有。但是,其中為何獨有關羽被奉為神明呢?

《三國演義》中,論武藝他比不上呂布,論智慧他與諸葛亮相差了一大截,他也沒有像韓信那樣幫助自己的主公開疆擴土,建立一代偉業。相反,就是單單一個走麥城,就暴露他所有的不足和缺點。可是,千百年來關羽卻被人們當做神一樣來敬仰和膜拜,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一直不可撼動,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從關羽的“忠與義”入手,探析關羽為何最終成為一個神話式人物?

1、關羽由來

關羽這個名字,最初是出現在《三國志》中,相比於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象描寫,這裡面對他的描述可謂少的可憐,加上出身和一些生平事蹟,只有不到1千字的描述。

因為編寫《三國志》的陳壽是西晉時期的史學家,這個政權的建立正是從曹魏政權搶奪而來,距離關羽那個時期並不是很久遠,再加上陳壽始終是以曹魏政權為正統,造成了陳壽對關羽的描述和評價很一般。當然,這其中也難免夾雜了一些個人的政治立場問題。因此,從關羽被殺,一直到宋朝以前的這幾百年間,關羽都是默默無聞,始終埋沒於其他英雄武將盛名之下,其地位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突出,雖說在民間零星有祠舍紀念,但是,他始終不被帝王所青睞,沒有了帝王的封號,他也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武將而已。

從關羽的“忠與義”入手,探析關羽為何最終成為一個神話式人物?

2、關羽正義是如何被民眾所認可的?

關羽的英名開始踏上神壇的時間是始於北宋的宋徽宗時期。北宋那個時期經濟、農業等方面發展都十分迅速,大部分人都基本可以解決溫飽了。這樣物質方面的問題富足了,精神層面的追求也豐富了起來,其中曲藝、學術等方面發展最快,各種戲曲和故事被加工推廣,這其中就包括了三國時期的一些故事,關羽的一些故事自然也讓人們所熟知。

另外,北宋時期的邊疆十分不穩定,經常遭受契丹的騷擾。此時,就急需一位保護神級的人物出現來提振信心,激勵大家。巧合的是,當時的儒學大家朱熹提出蜀漢才是正統的理念,無疑將關羽推到了正義的一方。也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可。

此時的關羽終於得到了帝王宋徽宗的青睞,

受到了追封,從“忠惠公”到“壯穆義勇武安英濟王”宋朝幾乎每個皇帝都要追封一番。在民間祭祀關羽的廟也逐漸多了起來。

從關羽的“忠與義”入手,探析關羽為何最終成為一個神話式人物?

3、關羽是如何被神化的?

到了元代,忽必烈認為想要更好的統治中原的人,

必須要尊重他們的一些信仰,因此關羽的忠和義被認為是最好的宣傳點,於是在1329年,元文宗把關羽追封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從官方的角度樹立了忠義勇武的典範。通過一系列的祭祀和宣傳行動,直接帶動了民間關帝廟遍地開花的建設,這時候,關羽以神的形象開始走進了人們的心裡。

時間到了明王朝時期,在萬曆十年,關羽終於被追封為“協天大帝”,徹底登上了神壇。之後對關帝廟的祭祀也升格為頂級,甚至超過了孔廟的祭祀。祭掃關廟的主祭都是由太常寺官負責。徐渭曾形容:祠孔子者,止於郡縣,關羽則居九州之廣,上至都城,下至墟落。可見當時無論朝廷還是民間對於關羽的崇拜有多麼熱烈。

對關羽崇拜最狂熱的是在清朝時期,同樣是滿人為了控制漢人,宣傳關羽的忠義。甚至乾隆爺,為了關羽的形象,還命人篡改歷史,把在《四庫全書》中關於

《三國志》中關羽的諡號全部變成了“忠義”。在民間,也興起了供奉關羽神像,朝拜關帝廟的行動。一時間,關羽再次被推上更加高大完美的神位。

從關羽的“忠與義”入手,探析關羽為何最終成為一個神話式人物?

4、“忠”“義”

如今,我們心中的對關羽的認識,更多是來自《三國演義》小說虛構的描寫,小說中通過動人的情節,獲得了更多人在心理上的認同感。小說中所描述的關羽形象,也正是當政者最喜歡的統治工具,針對這些虛構的地方我們也不難看出人們的美好願望。其中,為“忠”做鋪墊的細節就是虛構了桃園三結義,正是因為這一次三人的義結金蘭,才為關羽以後的“忠”更加感人。即使是被曹操俘虜,在許多利誘之下,始終心想的是自己的主公而不背叛。這樣的忠誠感天動地,這樣的“忠”除了被人們所向往和尊崇,也是那個時代當權者最渴望擁有的工具。

在小說中關羽把“義”字做到了極致,甚至有點令人瞠目的感覺。他為了“義”可以過五關斬六將,保護兄長家眷,衝破層層阻攔回到劉備身邊;為了“義”他甚至可以放自己的敵人曹操一條生路,以報當初的善待之恩。有人說他這樣的“義”,有凌駕於大局之

“義”上的嫌疑,做的有點過了,畢竟是決定歷史大局命運的行為,可是他卻用個人的小“義”,丟掉了大好的機會。可也正是這樣的“義”舉,才打動了更多的人。也只有做到這樣的“忠”和“義”關羽才最終被推上了神壇,成為人們膜拜的對象。

從關羽的“忠與義”入手,探析關羽為何最終成為一個神話式人物?

結語

關羽從人到神的歷程,也體現了人們追求英勇、忠誠和信義的美好願景。在古代一個勇敢威猛的人才能夠保護家人不受傷害,一個忠誠信義的人才能夠感染和創造一個好的生存環境。雖然到了現代,一些供奉關公的武聖廟、關帝廟消失大半,但是,大都代之以供奉關公像,因為在有些人眼中他仍然是全能的神,他可以是保護神,也可以是財神。把他供奉在家裡可以保佑一家平安,供奉在生意會所可以保佑發財。

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忠誠和信義都是一個人寶貴的精神財富,而關羽之所以被奉為神,正是他身上體現出來的忠義精神。

參考文獻:

(1)陳壽《三國志》

(2)羅貫中《三國演義》

(3)徐渭《蜀漢關後祠祀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