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比特幣是如何對抗負利率的?

比特幣的主要主張是從整個數字貨幣系統中去除第三方。比特幣用戶可完全掌控自己的資金,這就意味著中央銀行無法擴大貨幣供給量,造成通脹;執法部門無法輕易扣押貨幣;或也無法對誰發送或接收特定類型的貨幣付款進行審查。

研報:比特幣是如何對抗負利率的?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與比特幣相關的主要話題是負利率政策(NIRP)。雖然專家經常在金融媒體上討論負利率,但並不是每個比特幣用戶都完全理解。

那到底什麼是負利率?它們是如何運行的?比特幣究竟是如何對抗負利率的?我們仔細瞭解一下。

什麼是 NIRP ?

2008 年大蕭條以來,中央銀行一直使用史無前例的非常規貨幣政策。過去十年裡,量化寬鬆(QE)逐漸廣為人知。但最近,負利率已成為歐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其他主要經濟體中央銀行用來增加經濟活動、實現通脹目標的另一主要工具。

負利率政策(NIRP)是央行將目標利率設定為零以下的工具。這意味著中央銀行,甚至是私人銀行,將向存款人收取手續費,而不是存款人從中賺取利息。

負利率政策(NIRP)的基本目標是,儘可能讓貨幣在經濟中流通,以避免通貨緊縮(簡稱通縮)(一些主流經濟學家認為通縮是大惡魔)。他們認為,價格下跌並不會增加消費或投資,反而將導致儲蓄積累,從而進一步造成經濟放緩、失業增加,最終陷入螺旋式通貨緊縮。這種思想流派的基礎是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著作,所以稱為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雖然世界銀行在 2015 年報告中稱,非金融危機時期,整個歐洲負利率的擴散是“前所未有的”,但全球十大經濟體中,5 個經濟體正通過各自的中央銀行採取負利率政策(NIRP)。

研報:比特幣是如何對抗負利率的?


銀行出現的問題

UniCredit 的 CEO Jean-Pierre Mustie 認為:銀行家應為負利率歡欣鼓舞,因為沒有負利率,經濟形勢將更加糟糕。但可以想象,增加銀行支出對業務是不利的。

CoinShares 最近一份報告闡釋:“目前銀行陷入困境,不得不做出大膽的決定:要麼冒著客戶離開的風險,向客戶收取存款手續費;要麼首當其衝繳納超額準備金,進一步擠壓盈利能力。”

據彭博社報道,由於丹麥推出負利率政策(NIRP),丹麥銀行利潤大幅下降。丹麥的負利率政策(NIRP)是丹麥克朗與歐元掛鉤的結果,因為歐洲央行(ECB)早在 2014 年就已實施負利率。

研報:比特幣是如何對抗負利率的?


巴倫週刊(Barron’s)稱:德國最大的兩家銀行 CEO 表示歐洲央行(ECB)的負利率政策(NIRP)是不可持續的,並且認為這將會對銀行體系及整體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而瑞士最大的兩家銀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和瑞銀(UBS)的前CEO最近指出負利率政策(NIRP)是“非常瘋狂的”,這一看法進一步推動了事態的發展。

正如奧地利經濟週期理論所述的那樣,負利率政策(NIRP)對普通美國人的影響,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問題:(1)銀行額外收取手續費給儲蓄造成損失;(2)如果長時間使用負利率政策(NIRP),將會給儲蓄造成進一步的損失;(3)總體上,經濟波動加劇。

比特幣解決了這個問題

與比特幣相關的貨幣政策是在網絡任一節點上運行的共識規則中設立的。從技術角度而言,在加密貨幣系統中有可能實施類似於負利率政策(NIRP)的措施(Freicoin 曾做過),但此種改變基本無法在網絡節點之間獲得共識。

正如關於區塊大小長達數年的辯論,改變比特幣共識規則非常不易。改變比特幣貨幣政策或對比特幣持有者有效徵收稅費,都將是充滿爭議的變化。由於礦工的主要目的是保護網絡安全,所以這種改變只有可能在一種情況下發生:事實證明交易手續費無法長期替代區塊補貼。最近研究文章中指出,即使這樣,依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解決方案。

比特幣和黃金一樣,是硬貨幣。雖然,第三方適量供應貨幣有利於短期價格穩定,但需要權衡一下施加給中央銀行的政治壓力。這可能導致政策不符合法定貨幣用戶的最大利益。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一直在推動美聯儲降低利率。

比特幣用戶完全不用擔心這種事情。比特幣經常因其價格劇烈波動遭受謾罵,但在沒有去除某人調節貨幣供應量這一能力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實現比特幣的主要特點,如:不受管控的貨幣政策。像比特幣這樣的去中心化系統中,除了自由市場,沒有人可以設定貨幣的價格。

如果數字現金系統成為廣泛使用的貨幣形式,它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通縮效應,正因為此,比特幣也經常受到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等主流經濟學家的謾罵。由於中央銀行沒有人為降低利率,比特幣借貸成本也將在自由市場的基礎上浮動;而且由於比特幣固有的通貨緊縮發行時間,比特幣借貸成本很有可能超過今天的水平。通貨緊縮加上高儲蓄率,基本上是主流經濟學家的噩夢。

經濟學家就“通貨緊縮經濟對當今社會是否只產生負面影響”進行辯論,但比特幣的採用取決於市場而非官僚。如果比特幣激勵機制促使人們進一步使用加密貨幣,那麼,那些認為通縮很不好的人將無能為力。

許多金融專家認為,負利率等政策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應用的前提下,“數字黃金”模因是 2019 年比特幣價格上漲的原因。由於對儲戶不利的貨幣和經濟政策與比特幣下一個“減半”事件相結合,所以 2020 年比特幣價格可能會飆升。如果看好比特幣的用戶是正確的話,那麼到 2021 年底,比特幣價格最終將達到 10 萬美元。

當然,比特幣可能只是一種額外競爭,是政府提高其本地貨幣價值所必需的。這是《比特幣標準》作者賽義德·阿米斯(Saifedean Ammous)和應用密碼學顧問彼得·託德(Peter Todd)等人提出的理論。

當中央銀行不得不與真正的比特幣自由市場貨幣競爭時,通過負利率政策(NIRP)懲罰儲戶的想法似乎並不可行。

最大化的投資收益就是在投資品種基本面未改變下,一路長期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