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為了提高坦克生存性,四代坦克是要PL-01的隱身還是阿瑪塔的無人炮塔?

倒之策


為何二者不能兼得?無論是隱形還是無人炮塔,都是目前比較明確的第四代坦克關鍵技術。這兩項技術是三代主流坦克所不具備,這樣才能體現技術的代差。因此評價一款坦克是否屬於第四代坦克,這兩項能力是直觀標準之一。


俄羅斯新一代T14主戰坦克

從這個角度講,T-14“阿瑪塔”被稱為首款第四代主戰坦克也就能講得通了。T-14採用了隱形設計,相比傳統三代坦外形更加簡潔幹練;首次應用了無人炮塔技術,坦克車組成員不再需要將身體露出炮塔外,這樣可以大幅降低被擊中的可能性。雖然現有三代坦也裝備了遙控武器站,但並非整個炮塔都是全自動的,這是區別所在。
T-14“阿瑪塔”無人炮塔特寫

此外,T-14還裝備了130㎜滑膛炮+1500馬力發動機,能夠同時保證兇猛的火力和高速性能,再加上全面升級的防護裝甲,使得T-14相比目前主流的三代坦克具有較大的性能優勢。
T-14“
阿瑪塔”裝備一門新型130毫米滑膛炮,威力驚人
,是目前火力最強的坦克炮

而PL-01在隱形上更激進,它外形更加簡潔,並且採用紅外隱形設計,能夠改變自身的紅外特徵,比如在敵方雷達上表現成“轎車”等無威脅對象,以此“騙過”地空雷達的搜索。這種技術很適合巷戰等民用設施普遍的作戰環境。


波蘭PL-01型隱形坦克,周身貼滿“瓷磚”
瓦片,能夠改變紅外特徵,讓自己變成“轎車”

但也有人質疑這種技術的可靠性,認為光靠“偽裝”在戰場上很難矇混過關,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暴露,風險太高。此外,PL-01採用大量的複合材料,全重只有35噸,跟現在動輒五六十噸的主戰坦克相比,顯得“弱不經風”。很難想象,這樣的坦克要是正面捱上一發炮彈或者RPG,會是怎樣的下場?
PL-01機體防護能力受到廣泛質疑


兵者詭道也


現階段坦克還是以整車生存性為優,“隱身” 這種概念對坦克而言還是太超前了。

畢竟開動起來的坦克談不上什麼隱身,即便像波蘭PL-01那樣,通過所謂“改寫紅外特徵”,把自己的形象變為車輛載具,在實際應用中這種功能也值得商榷。

道理很簡單,這種紅外“隱身”其實是一種比較底層的電子戰技術,在激烈的大規模裝甲作戰中它毫無用處,而作為賣點的“城市戰”中,又有多少單位是完全依靠紅外特徵來索敵呢?

毫無疑問,PL-01所謂的隱身過於單純,它只能作為一種戰術賣點,卻不能作為現時坦克發展的潮流。況且PL-01太輕,防護力也太差,外形上的設計也影響了其它性能的發揮。與其說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如說它是波蘭人雙腳懸空的無經驗設計。

在坦克的使用經驗上,當世最值得參考的只有兩個國家,1.俄羅斯 2.美國。這兩個國家的坦克這些年一直在經歷戰火考驗,總結了無數的戰鬥經驗。而這兩個國家在歷史上也極為重視坦克的戰術和研製。他們設計的東西,很能體現坦克未來的發展情況。

總的來說,美、俄其實都選擇了一條道路——提高坦克各種條件下的生存率。儘管外在表現不同,比如美國選擇了重甲堆砌,全方位提高防禦水準。他們毫不猶豫的的在坦克的複合裝甲構型中使用了貧鈾材料,並且這些年不斷強化裝甲厚度,添加了細節處的聚碳酸酯網層,以及數字化武器站和主動防禦系統,製造出了被稱為“巷戰模塊”的M1A2 SEP TUSK坦克。

俄羅斯一貫在坦克上有自己的解讀,所以他們沒有走美國對M1型坦克的升級強化之路,而是另起爐灶,放棄了T90的72系殼子,重新設計出了“阿瑪塔”坦克系列,直接以無人炮塔取代了原來的有人炮塔,極大的提升了坦克的生存能力。

所以說,美、俄其實都是一個概念,無人炮塔歸根結底也不過是為了提升坦克的戰場生存能力罷了。反倒是波蘭的PL-01雖然掛著個“隱身”的時髦招牌,骨子裡卻落後的很,既無法在數字化程度上與美俄的坦克比,也無法在防護力、火力、機動性上佔上風,在戰場適用性上還存在極大的論證缺陷。

實際上二者也有細微區別,各國設計坦克都有各自不同的戰術主張,美國之所以有“巷戰生存模塊”,主要緣於近些年的反恐治安戰需要,如伊拉克、敘利亞等地的不對稱戰鬥,坦克必須能靈敏的應對多種生存局面,否則像沙特“王爺軍”或土耳其“剿庫軍”那樣,那真是離完蛋也沒多遠了。

而俄羅斯則考慮的是廣袤的國土環境,以及傳承而來的大縱深戰術。他們需要坦克擁有良好的機動性,同時也需要坦克做好在大平原上進行規模化坦克戰的能力,所以我們看到,“阿瑪塔”的生存設計其實是為坦克之間的戰鬥做準備的,同時還具備著非常廣的系列擴展性。或者換個方面看問題,也許海灣戰爭中M1幹掉T72的戰爭對俄國人造成了不小的刺激。

至少在現代的信息化作戰條件中,還沒有出現一種完全可靠的科技,能讓坦克實現實用化的多方面隱身,PL-01單純走時髦的背後,是其整體作戰性能的孱弱,我們最多說這是波蘭人劍走偏鋒的招數,而已。

我們都知道,戰爭脫不開體系,與其指望靠改變紅外特性讓坦克不容易被發現,倒不如讓坦克多具備一些支持力,以在體系中扮演更堅強的支撐角色,否則就背離了坦克的初衷了。生存力的強化,絕對是未來坦克必須面對的問題,然而隱身能力還得再發展發展,無人炮塔卻近在眼前。


王司徒軍武百科


先說結論:隱身和無人炮塔可能都不是四代坦克的主流技術方向。

PL-01坦克採用的是多邊形外形實現雷達隱身,這種處理主要是為了躲避敵方的武裝直升機毫米波雷達的探測和鎖定,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讓外表的裝甲模塊溫度發生變化,使其在熱像儀中呈現出不同的形狀,比如一臺小汽車,這樣就實現了偽裝。目前除了PL-01以外,德國的Lynx KF41 “猞猁”步兵戰車也採用這種雷達隱身設計,但似乎沒有PL-01那種紅外隱身的措施。

造型科幻的PL01坦克

德國的KF41“猞猁”步兵戰車,同樣採用雷達隱身設計


而無人炮塔主要是為了提升火炮威力,同時也可以降低一定投影面積,降低命中率。所謂提升成員生存性,完全是偽命題。因為炮塔一旦被擊中擊毀,坦克就變成待宰羔羊了,成員要麼等著被打死,要麼棄車,和有人炮塔的情況是一樣的,談生存性有啥意義?

其實這兩種設計,目前來看都是有一點超前的,PL-01的“隱身處理”,在交戰距離一樣是可以發現的。這種設計主要是針對敵方的武裝直升機和攻擊機,交戰距離坦克甚至可以直接用光學設備觀瞄,這種方式是不奏效的。而且即便對於武裝直升機和攻擊機,最多是縮小一點發現距離,不可能完全看不到。而為此坦克卻付出了非常高昂的成本代價,在戰場上,這樣一種可以隨意變化溫度的裝甲,是非常易損的,而且是一片一片的,維護起來就非常費勁;任何一種高科技應用在戰場都要考慮到成本和耐用性。對這種宣仔表示這顯然不是四代坦克的主流方向,小批量裝備有可能,普及就算了吧。所以宣仔的觀點是:四代坦克的確會考慮坦克低雷達和紅外特徵,但是採用的措施會比較有限,不會像PL-01這樣使用系統複雜度極高的技術實現,這屬於本末倒置。

至於無人炮塔,上面說了,無人炮塔並不能提高成員生存性,因為坦克的使命是作戰,戰鬥力在成員就生存,戰鬥力不在談生存性沒意義。俄羅斯那個阿瑪塔的無人炮塔裝甲談不上有多厚,一旦被擊穿就是壞炮閂或者彈藥被毀的節奏。失去了戰鬥力,頂多就是人家多費兩發炮彈的事,反正都是活靶子。

阿瑪塔採用無人炮塔設計,成員全部在坦克駕駛艙內部,車體首上的裝甲厚的變態。但是炮塔反而防護不足,被擊穿很容易失去戰鬥力


其實阿瑪塔採用無人炮塔,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火炮的威力。阿瑪塔採用無人炮塔後,2A82火炮取消了抽菸器,這樣提高了膛壓,也就增加了威力。此外由於無人設計,阿瑪塔採用的彈藥做的非常長,雖然採用分裝彈設計,但是每一節都比以前T-72、T-90時代要長的多。毛子甚至為T-14規劃了152mm的滑膛炮,可以說非常喪心病狂了。

阿瑪塔由於無人炮塔設計,裝彈機可以容納更長的彈藥


阿瑪塔使用Vaccum-1,2彈藥(上),下面是T-90使用的彈藥Svinet-1(下),可以看到這兩種彈藥長度的差異巨大,換來的是威力的大幅提升


那麼無人炮塔到底是不是下一代坦克必然採用的一種設計呢?其實不是。實際上這種設計冷戰時期就有了,而且美國還搞出過原型出來。但是最終也沒服役。

美國冷戰時期研製的TTB無人炮塔坦克

下一代的坦克很可能會拋棄動輒50、60噸的設計,而是採用2成員制。2成員制的坦克的尺寸可以減小,所以重量可以大大降低,與此同時不犧牲坦克的防護。當然這需要高度的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來支撐這種設計。而阿瑪塔雖然採用了無人炮塔,但是重量上並沒有得到減輕,反而增加到了60噸,而其研製的X型1500馬力柴油機,在技術上卻未必那麼靠譜。

所以這種思路在未來很可能不會成為主流。目前看,最靠譜的可能還是2成員制的坦克,這種方案對坦克的佈局不產生根本性的顛覆,而是一種線性的升級。重量可以減小到40噸以內,與此同時只要動力包保持現有水平,就可以獲得一個超強的重量功率比。這個參考我們現役的15式輕型坦克,一個33噸的車體塞進一個1000馬力的發動機,重量功率比高達26馬力/噸,在坦克中是非常牛的水平。

在美國的NGCV計劃中,未來的主戰坦克(NGCCVS Class III那個),是一種30-40噸,2成員制的坦克

某種程度上說,15式輕坦代表了下一代坦克的發展方向,即小體積,重量功率比大


紙上的宣仔


難道不可以兼有?已經有了上述兩種突破三代主戰坦克的設計,如果能夠綜合兩者的特點自然是最好的。當然,都是為了提高的“生存性”並非是同一種,一個是坦克本身的生存性,另一個是坦克乘員的生存性,這是有很大區別的。PL-01注重紅外特徵隱身,只要沒有被先發現(識別)那麼萊茵金屬120mm炮一般不會導致“先敵發現,先敵開火,先敵暴斃”。T-14阿瑪塔無人炮塔在火力上可以有更大的提升空間,獨立戰鬥艙能使坦克乘員在導彈襲來後也有較高的生存率,不過坦克造價也不便宜啊,光剩坦克兵了,還有可能是俘虜。阿瑪塔可以擁有極強的反坦克火力,但是防護優勢光剩坦克乘員並不能說明這個四代主戰坦克就實至名歸了。

未來阿瑪塔主戰坦克完全可以做到安裝150mm、152mm、155mm主炮,將裝甲全部堆到首上,但是其他國家四代坦克作參考的話並不一定要這樣,紅外隱身可以一定程度上減輕坦克對裝甲的依賴,也可以提高作戰效率

熱成像中很容易識別坦克,如果武裝直升機不能靠這個設備發現敵人那麼反坦克導彈很難在夜間取得戰果,紅外隱身意義明顯

以現在的戰爭來說坦克對坦克似乎只有國與國之間才會出現,對付一般的民兵武裝,坦克需要強大的信息支撐和友軍協調配合才能避免被單殺,中東砸招牌的案例幾乎都是防護薄弱部分被偷襲擊中造成的,多點攻擊這樣坦克根本招架不住,自然紅外隱身再高大上也是雞肋的,倘若不幸被擊毀那麼這些高大上裝備的成本真的有些浪費。坦克在面對一支體系完整的正規軍時會最先遭受空中打擊,這時候的坦克生存性尤為重要,紅外隱身自然而然是一種必須。不過以波蘭英國聯合開發的PL-01來說僅僅改變紅外特徵是不夠的,森林、叢林裡有一輛轎車而不是一輛坦克?寧可錯殺也不放過一個呀,這樣的隱身效果其實並不是革命性的,更像是掩耳盜鈴。當然也不一定是宣傳中所說的這樣還可以是其他物體。巷戰的作用也非常明顯,夜間可以藉此騙過熱成像夜視設備,最終在進攻時佔據優勢。

紅外隱身並不是真正的隱身,而且紅外隱身也有它自己的侷限,至於反射周圍環境製造“隱身”更不成熟,且實用性也更低。但是樹梢殺手對坦克的獵殲能力怕是不復從前了

就目前而言無人炮塔並不影響安裝隱身裝甲,而且偵查手段以空中單位為主,方向機也是可以“遮蓋”的,並不會有太大影響,隱身與無人炮塔結合基本是可行的。至於四代坦克的定位這似乎也是比較合適的了,定位再高地球沒技術了呀。裝甲越輕等效越好這也應當是反人類不科學的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