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骶髂關節紊亂導致慢性腰痛線上矯正案例

這是一名大學生,主訴其有駝背、骨盆不正等異常體態問題,和同學朋友逛街,走路久了就會出現腰痛的症狀。後來有了運動健身的習慣,常常在跑完3公里之後就會因腰痛難忍而被迫終止運動。她在朋友的介紹下關注了我們的微博,後來通過充分的溝通交流,報名參加了我們的線上矯正課程,到現在已經進行了二個階段的矯正訓練。

腰痛是她主要想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我們從體態上找找線索

「案例分析」骶髂關節紊亂導致慢性腰痛線上矯正案例

我們從靜態的照片中能夠看出其有輕度圓肩駝背,肩胛骨處於前傾狀態;

側面觀查其骨盆有一點輕度前移,腹部鬆弛無力;

後面觀左右肩部不一樣高以及骨盆的左右側也不等高,存在長短腿、高低肩的問題。

推測

基於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做出一些簡單的推測,骨盆前移、腹部鬆弛會導致腰椎後伸角度增大,腰背筋膜張力增加,這或許是導致腰痛的一個原因,另外骨盆在額狀面出現高低差異,這也有可能是一個誘發腰部疼痛的原因。

接下來我們繼續動作評估

直臂上舉深蹲動作

「案例分析」骶髂關節紊亂導致慢性腰痛線上矯正案例

​站立位我們可以看到骨盆是左高右低的狀態;

「案例分析」骶髂關節紊亂導致慢性腰痛線上矯正案例

而在蹲下去之後,骨盆出現坐地右高,並且右移,這提示我們或許骨盆兩側出現了不對稱的旋轉。

長坐測試

「案例分析」骶髂關節紊亂導致慢性腰痛線上矯正案例

​從該測試中我們可以發現,仰臥位左腿長右腿短,而坐起之後右腿下移變成右長左短,這樣我們基本就可以確定骶髂關節出現錯位啦;

骶髂關節錯位會導致骨盆兩側高度發生變化,雙側下肢會出現假性不等長,即我們常說的長短腿。

「案例分析」骶髂關節紊亂導致慢性腰痛線上矯正案例

從以上圖片可以看出,骶髂關節是骶骨和髂骨之間的連接部位,當骶髂關節出現錯位就會影響到脊柱與下肢的正常生理力線,當其力線發生改變後人體的上下肢力學傳導會出現障礙和失衡,甚至會導致脊柱側彎等整體代償問題,另外腰骶部位由於不正確的受力很容易出現慢性疼痛,如果卡壓神經還會導致下肢放射性疼痛。

矯正訓練

針對骶髂關節錯位的問題,我之前跟大家介紹過這個訓練:骶髂關節錯位的矯正訓練

「案例分析」骶髂關節紊亂導致慢性腰痛線上矯正案例

​這個動作在對核心肌群穩定性,改善骨盆周圍肌肉力量不平衡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上抬右腿下蹬左腿的同時右手施加一個向下的對抗力左手施加向上的對抗力。

另外這個學員的矯正訓練中會涉及到緊縮肌肉的鬆解、薄弱肌肉的力量訓練以及核心激活等方面的訓練,這裡就不詳細介紹啦。

監控

學員平時訓練過程中會拍訓練視頻給我們的督導老師打卡,如果訓練中動作有問題督導老師也會給學員指正錯誤、輔助學員更好的訓練。下面是這位學員某一天訓練打卡情況,這是一位運動能力不錯、悟性比較高的學員,所以通過視頻學習動作後訓練中基本沒出現什麼問題。

「案例分析」骶髂關節紊亂導致慢性腰痛線上矯正案例

效果反饋

「案例分析」骶髂關節紊亂導致慢性腰痛線上矯正案例

​我們可以看到,通過二個階段的訓練,在第三次評估時,長坐測試中兩腿的位置變化已經不存在了,骶髂關節的問題已經恢復、下肢恢復正常,而腰痛的問題也已經得到很大程度改善,希望下階段繼續堅持訓練,把剩下的遺留問題都解決掉。

補充說明

骶髂關節紊亂是很常見的體態問題,導致骶髂關節錯位最常見的原因是骨盆受到撞擊,如跌倒摔跤、高處跳下受力不均等,另外一個原因是長期保持不正確的姿勢,例如單側蹺二郎腿、單腿承重站立等,所以我們在做體態矯正訓練的同時改掉日常生活中不良習慣非常重要,養成好的習慣才能讓矯正效果長期保持下去。


文:汪星孜(北京體育大學碩士、張博士體態康復研究中心課程督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