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i的效率比i++高?

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i比i++快的說法,真的如此嗎?

++i與i++的區別

這兩個表達式從我們初學編程語言的時候就會接觸到。前者是自增後取值,後者是取值後自增

我們看一個簡單的例子。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 = 0;
int b = 0;
int c = a++;//int tmp = a;c=a;a = a + 1
int d = ++b;//b = b + 1;d = b;
cout< return 0;
}
/<iostream>

運行結果:

c=0;d=1 


對於這個結果我們並不感到意外。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來源:公眾號【編程珠璣】地址:https://www.yanbinghu.com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 = 0;
int b = 0;
int *c = &(a++);
int *d = &(++b);
return 0;
}
/<iostream>

編譯後報錯:

main.cpp:7:19: error: lvalue required as unary ‘&’ operand
int *c = &(a++);

說&作用於左值,也就是說a++的結果並非左值。但++b的結果是左值。

可簡單理解左值和右值:

  • 左值,有名對象,可賦值
  • 右值,臨時對象,不可被賦值


運算符重載

在《運算符重載》一文中已經說到了運算符的重載,通過前面的例子也發現了,對於內置類型,前置自增返回對象的引用,而後置自增返回對象的原值(但非左值)。

基於上述原則,一個前置版本和後置版本的常見實現如下:

//來源:公眾號【編程珠璣】地址:https://www.yanbinghu.com
class Test
{
public:
Test& operator++();//前置自增
const Test operator++(int);//後置自增
private:
int curPos; //當前位置
};
/*前置自增實現範式*/
Test& Test::operator++()
{
++curPos; //自增
return *this; //取值
}
/*後置自增實現範式,為了與前置區分開,多了一個int參數,但從來沒用過*/
const Test Test::operator++(int)
{
Test tmp = *this; //取值
++curPos; //自增
return tmp;
}

仔細觀察後,我們發現前置自增,先自增,後返回原對象的對象;沒有產生任何臨時對象;而後置自增,先保存原對象,然後自增,最後返回該原臨時對象,那麼它就需要創建和銷燬,這樣一來,效率孰高孰低就很清楚了。

在不進行賦值的情況下,內置類型前置和後置自增的彙編都是一樣的呢!

void test() 

{
int i = 0;
i++;
//++i;
}

彙編:

push rbp
mov rbp, rsp
mov DWORD PTR [rbp-4], 0
add DWORD PTR [rbp-4], 1
nop
pop rbp
ret

不過,賦值的情況下,並且不開啟編譯器優化,它們的彙編代碼還是有差別的,有興趣的可以試試。

總結

對於內置類型,前置和後置自增或者自減在編譯器優化的情況下,兩者並無多大差別,而對於自定義類型,如無特別需要,人們似乎更加偏愛前置自增或自減,因為後置自增常常會產生臨時對象。

但是,又能提高多少效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