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外無物質?我們如何面對薛定諤式的世界?

我們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

心灵之外无物质?我们如何面对薛定谔式的世界?

如果你仔細思考,就會發現,你惟一可以確信存在的,就是在你自己心靈之內的東西。

你所相信的任何東西:無論是太陽、月亮、星星、你住的房子和周圍鄰居、歷史、科學和他人,還是你自己的身體,都是建立在你的經驗和思想,感覺和感官印象的基礎上。這些就是你可以直接依賴的一切,無論是你看手上這本書時,感受到腳下的地板時,記起喬治·華盛頓是第一任美國總統時,還是想到水的分子式是H2O時。除了你的內在體驗和思想之外,其他一切都離你很遠,並且只有通過你的內在體驗和思想,它們才可能為你所知。

通常情況下,你並不懷疑你腳下的地板、你窗外的樹或者你自己牙齒的存在。實際上,大多數時候你甚至根本不會去思考,是什麼心理狀態使得你意識到這些東西的。你似乎是直接就意識到了這些東西,但你怎麼知道它們確實存在呢?

你可以嘗試論證說,肯定有一個外在的物質世界,因為如果不是在你之外有東西可以發光或反光,將光照射到你眼睛裡,並且使你產生了視覺經驗,你就看不到建築、人群或者星星這些東西了。但是,我可以簡單地反駁說:你是怎麼知道這一點的呢?你能說出的理由仍然是關於外在世界以及你與這個世界之間的聯繫,而它必須建立在你的感官證據之上。然而,你之所以能夠用這些感官證據來說明視覺經驗是如何產生的,只是因為你已經在心靈之內預設了外在世界的存在。但這一預設正是我們已經有所懷疑的東西。如果你用自己的感覺印象去證明感覺印象的可靠性,你就是在循環論證,無法得出任何東西。

如果實際上一切東西都只是在你的心靈中存在,那麼這些東西看起來會有什麼不同嗎?很可能你把這些東西當作外在的真實世界,而它們不過是一場大夢或者一幕幻象,你卻永遠無法從中醒來。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你當然不可能“醒來”(就好像平常你從夢中醒來一樣),因為這種情景意味著並沒有一個可以讓你醒轉回去的“真實”世界。所以這種情況和正常的夢或者幻象還有所不同。我們一般所認為的夢是這樣的:人們夢見自己在堪薩斯的大街上狂奔,身後追著一臺殺人的割草機,而實際上這一切不過發生在他們腦海裡,此時他們正躺在真實的房屋中一張真實的床上。我們同時認為,人睡覺的時候,因為在大腦中發生了某些生理作用才會做夢。

但是,難道你所有的經驗就不能是一場在它之外沒有外在世界的“大夢”嗎?你怎麼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如果說你所有的經驗都只是一個夢,其外一無所有,那麼你能用來證明外部世界存在的任何證據,都只是這個夢的組成部分而已。如果你敲敲桌子,或者掐自己一把,你會聽到敲擊聲或者感到疼痛。然而,和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樣,這些都只不過是在你心靈內部所發生的事情。如果你想要弄清楚心靈之內的東西能否通達心靈之外的東西,你就不能根據後者向你的心靈顯現出來的樣子得到答案。

但是還有別的什麼東西可以依靠嗎?你所知道的任何東西,都是通過你的心靈才能知道。無論是通過哪一種形式:親身感知、書本知識、他人告知或者自己的記憶都無不如此。“除了心靈之內的東西之外無物存在”――這個判斷與你所有的感知完全吻合。

心灵之外无物质?我们如何面对薛定谔式的世界?

你甚至可能根本沒有身體或大腦。你之所以相信它們的存在,這也只是通過你的感官印象。你從來沒有見過你的大腦,你只是假定人人都有大腦,所以你也應該有。但是就算你見過,或者你以為你見過,那也只是另一種視覺經驗而已。也許惟一存在的東西就是作為經驗主體的“你”,而根本不存在什麼物質世界——沒有星辰,沒有大地,沒有人的身體。甚至也許連空間都不存在。

從這裡出發,我們可以推出一個最為極端的結論:只有你的心靈才是惟一存在的東西。這種觀點被稱為唯我論(Solipsism)。但它非常冷僻,沒有幾個人相信過它。你可以從我的口吻中看出,我本人並不持這一觀點。如果我是一個唯我論者,多半就不會寫這本書了,因為我不會相信存在著讀它的人。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講,這和唯我論也並不完全相悖:或許我寫這本書只是為了使得我的內在精神生活更加有趣,比如說感覺到這本書被印出來,其他人閱讀它,然後告訴我他們的感想等等。我甚至可以感覺自己拿到了版稅,如果幸運的話。

或許你也是一個唯我論者:你把這本書看作是自己心靈的產物,當你感覺自己在閱讀它的時候,它就被加入到你的體驗之中。很明顯,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我說什麼,都不能向你證明我(跟你不同的另外一個人)的確存在,或者證明這本書是一個存在著的物理對象。

話說回來,你也沒有充分的證據來證明只有你才是世界上惟一存在的東西。以心靈之內的東西作為基礎,你不可能推斷出在你的心靈之外並沒有一個客觀世界。或許這個更溫和一些的說法才是正確的答案:你只能知道自己的感覺印象和經驗,除此之外就一無所知。或許有一個外在世界,或許沒有。如果有一個外在世界的話,它和你所看到的世界或許完全不同,或許大體類似,但是無論怎樣,你都對此一無所知。這種觀點被稱為對於外在世界的懷疑論(skepticism)。

懷疑論還可能有一種更強的形式。通過與上面類似的論證可以得出,你甚至根本不能確信自己過去的存在與經驗,因為你所接觸的一切都只不過是心靈中當下呈現的內容――包括記憶中的印象。如果說你不能肯定在心靈之外的世界現在是存在的,你又怎麼能確定“你自己”在現在之前就是存在的呢?你怎麼知道自己不是幾分鐘前才開始存在的,而且從一開始就有了像現在這樣的完整記憶?要證明自己不可能是幾分鐘前才開始存在的,你只有依賴諸如“人是怎樣產生的以及他們的記憶是怎麼產生的”等等這樣一些信念,可是這些信念本身就是從一些被你認為在過去確曾發生的另外一些事情上總結出來的。然而,如果從這些信念出發來證明你自己過去就是存在的,這還是一個循環論證。你這是假定了過去的實在性,再用它來證明過去的實在性。

心灵之外无物质?我们如何面对薛定谔式的世界?

看起來,除了當下你自己心靈中的內容之外,你不能確定其他任何東西。而且,似乎任何論證都無法擺脫這一困境,(思廬哲學編輯)因為這些論證總是不得不把你所要證明的東西——即你心靈之外的、外在世界的存在——預設為前提。

比如,假設你論證說,一定得有一個外在世界,否則的話你就是在沒有任何外在原因的情況下擁有了所有的體驗,而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對此,懷疑論者能給出兩個反駁。第一,即使有外在原因,你也不能從你的經驗內容中發現這些原因是什麼樣的,因為你從來沒有直接觀察過這些原因。第二,你憑什麼認為,萬事萬物都得有一個原因呢?的確,從日常的、未經過哲學思考的世界觀來看,你心靈當中的活動至少部分地是被外在的其他東西引起的。但是,如果你想要搞清楚你是如何知道任何有關外在世界的東西的,你就不能預先假定這種由外到內的因果原理是存在的。並且,如果只觀察在你心靈之內的東西,你也根本無法證明這個原理。無論你覺得這條原理如何合情合理,你又有什麼理由相信它適用於外在世界呢?

在這個問題上,科學看似可以幫助我們,但其實也是於事無補。在一般的科學思維中,我們所依賴的普遍解釋法則是:從世界最初看上去的樣子,過渡到與這種樣子有所不同的實在。我們嘗試用理論去解釋現象,這種理論被認為是描述了現象背後的某種“實在”,而這種“實在”我們是不能直接觀察到的。通過這種方式,物理學和化學研究得出結論說:我們所看到的周圍一切東西都是由看不到的微小原子構成的。我們能否論證說,我們相信外部世界存在,這就像科學家相信原子的存在是一樣的道理?

懷疑論者的回答是,科學推理的過程同樣會引起我們一直在思考的懷疑論難題:科學和知覺一樣經不起推敲。即使科學觀念從理論上很好地解釋了我們的觀察,可是我們又怎麼知道在我們意識之外的世界對應於這些觀念呢?如果不能建立起感覺經驗和外部世界之間的可靠聯繫,我們也就沒有理由去信賴建立在這種聯繫基礎上的科學理論。

對於這一問題還有一種非常不同的回答。一些人論證說,我談論的極端懷疑論是沒有意義的。這是因為,說存在著一個永遠沒有人能夠發現的外在實在,這種說法是毫無意義的。具體論證如下:如果你做了一個夢,你就能夠從中醒來,並且發現自己剛才睡著了;如果你看到了一幕幻象,其他人(或者你本人在稍後的時間裡)就能夠看出它不是真的。與實在不相符合的印象和現象必須能夠與那些與實在相符合的印象和現象相互比照,否則現象和實在之間的區分也就沒有意義了。

根據這種看法,一個你永遠不可能從中醒來的夢壓根就不是夢:它就是實在——你生活於其中的真實世界。關於存在的東西的觀念也就是關於能夠被觀察到的東西的觀念。【這種觀點有時被稱為驗證論(verificationism)。有時候我們的觀察是被歪曲的,但是這意味著它們能夠被其他的觀察所糾正。例如你從一個夢中醒來,或者發現原來你覺得是一條蛇的東西其實只是草叢上的陰影。但是,如果你還有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得到一種關於事物究竟如何的正確觀點,那麼說你關於世界的印象是錯的,這也就毫無意義。

心灵之外无物质?我们如何面对薛定谔式的世界?

如果這種論證是正確的,那麼懷疑論者說他只能設想自己心靈的存在,這就是自欺欺人。這是因為,除非有人能觀察到物質世界是不存在的,否則就不能說實際上它是不存在的。而懷疑論者所認為的恰恰是除了他在心靈之內所做的觀察之外,沒有人能夠觀察到物質世界或者別的什麼東西。因此,唯我論是沒有意義的。它想要從我的印象整體中抽掉外部世界,但卻失敗了,因為一旦外部世界被抽掉,這些印象就不僅僅是印象,而成為了對實在的感知本身。

這個反對唯我論和懷疑論的論證成立嗎?只有在我們把“實在”定義為“我們能夠觀察到的東西”的情況下才能成立。但是問題在於,如果有一個真實的世界,卻沒有任何人或任何動物能夠觀察到它,對於這樣一個世界的觀念我們就真的不能理解嗎?

懷疑論者會說,如果有一個外在世界,那麼,其中的東西是因為它們存在,所以才能被觀察到,而不是相反。存在並不等同於可觀察性。雖然當我們能夠觀察到經驗和實在之間的差別時,就可以形成夢和幻象這樣的觀念,但是,似乎即使這種差別不能夠被觀察到,這類觀念仍然可以形成。

如果這種說法是正確的,那麼認為這個世界一無所有而所有的東西都只是在你的心靈中存在,這種想法也就不是沒有意義的,儘管無論是你還是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發現這一點是真是假。而且,如果它不是無意義的,而是你必須思考的一種可能性,那麼似乎你就沒有辦法證明它是錯誤的,因為一切這樣的嘗試都只能是循環論證而已。你總是無法跳出自己心靈的牢籠。這種情況有時被稱為

“自我中心困境(egocentric predicament)”。

不過說到底,我必須承認,實際上你並不能認真地讓自己相信周圍的東西可能並不真實存在。我們關於外部世界存在的信念是發自本能而堅定有力的:我們不可能經過哲學論證就丟掉這個信念。我們不僅是按照好像有其他人和事物存在那樣來行事,我們也的確相信他們就是存在——雖然上述的哲學論證似乎說明我們的這一信念並無根據(在我們關於世界的整個信念體系之內,關於某些具體東西存在的具體信念可以是有根據的:譬如,有種種跡象可以告訴我們,麵包盒裡藏著一隻老鼠。但是,這種根據事先已經預設了外部世界的存在,它跟我們要用來證明外部世界存在的根據有所不同)。

如果我們對於心靈之外的世界的信念是如此自然,也許我們就不需要為此尋找根據。我們可以就這麼相信著,並且權當自己是對的。事實上,這也正是絕大多數人在找不到這種根據之後所做的:他們不能提出反對懷疑論的理由,也不願意接受懷疑論。但是,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雖然可以堅持關於這個世界的大多數通常信念,卻不得不面對兩個事實:

1)這些信念可能完全是錯誤的;2)我們無法排除這種錯誤的可能性。

這就給我們留下了如下三個問題:

1.你心靈之內的東西是惟一存在的東西,或者說即使有一個你意識之外的世界,這個世界也和你所相信的世界大相徑庭,這種可能性有意義嗎?

2.如果這些可能性是存在的,你是否有辦法向自己證明它們實際上並不是真的?

3.如果不能證明在你的心靈之外還有別的東西存在,你可以繼續若無其事地相信外部世界的存在嗎?

- END -

心灵之外无物质?我们如何面对薛定谔式的世界?
心灵之外无物质?我们如何面对薛定谔式的世界?心灵之外无物质?我们如何面对薛定谔式的世界?

課程推薦

心灵之外无物质?我们如何面对薛定谔式的世界?心灵之外无物质?我们如何面对薛定谔式的世界?

《像他們一樣思考——你不可不知的十位思想家》

限時優惠69元

打卡全部章節送中讀限量版實體年卡

還有豐厚的思廬珍藏「思想密藏」等你領

《像他們一樣思考——你不可不知的十位思想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