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忘追梦人——再访返乡硕士村支书王明亮

初心不忘追梦人——再访返乡硕士村支书王明亮

王明亮,39岁,工商管理硕士、资深IT职业经理人,现任长子县岚水乡王家圪倒村党支部书记。

王明亮是2017年11月返乡的,他对家乡充满了深深的爱恋之情,为了践行自己二十年前对家乡父老许下的承诺,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回到了村里,并高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也是全省唯一一位返乡创业的硕士农村党支部书记。

第一次接触王明亮是2018年7月,当时听说县里引进一位返乡创业人才,一个在外经商多年的工商管理硕士,回自己村里当了村支书,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于是专程对王明亮进行了采访,并做了相关报道。后来这篇报道被中国新闻网、山西农民报、黄河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转载,长治市电视台也因此对王明亮的先进事迹作了专访报道。

王家圪倒村,一个六百人的小村庄,位于长子县西北十五公里处,村子因四面环丘、地势低洼而得名。王明亮是土生土长的王家圪倒村人,村里人都管他叫“小亮”,他在村里出生、在村里长大、在村里上学、在村里玩耍。后来他走出村子,上了中学、上了大学……他是国家恢复高考后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因此村里奖励了他一千元现金,他说,“当时的一千块钱是我将近一年的伙食费”。也正是因为这“一千块钱”,在他心里深深的埋下了将来要回报家乡的种子。

去年七月,我们采访王明亮时,他刚适应村里的工作,带领支村两委干部党员给村子做了一个“一园六区、一体两翼、生态循环、三产融合”的发展规划,并注册一千万元成立了“长子阡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吸引村民以资金、土地等方式入股公司共同发展,并创造性提出了“土地租金逐年动态递增”方式流转了三百亩土地,开始了“现代立体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建设……

时光如电,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之际,不禁再次想起了这位“不忘初心、反哺家乡”的追梦者,于是产生了再次探访这位硕士村支书的想法,经过电话预约,我们一行三人驱车出发。

再次见到王明亮是在岚水乡政府的大门口,他刚在乡里开完会,还是那样热情、还是那样阳光、还是那样风风火火,简单寒暄过后,自己领路带我们直奔村里。

初心不忘追梦人——再访返乡硕士村支书王明亮

王家圪倒村,村庄规划整齐、环境整洁、绿树成荫,和去年比完全变了个样子。四条主街道绿化带整齐而葱郁,临街墙面都进行了白化,做成了文化宣传墙,党建、法制、乡村治理、传统文化等宣传画,一幅幅生动有趣、错落有致、美观大方,与周边环境完美的融为一体。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整饬一新,楼前海棠摇曳、花池带里鲜花簇拥,广场上、街道上,人来人往,聊天的、健身的、赶路的,还有孩子们跑着、跳着嬉闹玩耍,一派和谐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党建统领 筑牢根基

初心不忘追梦人——再访返乡硕士村支书王明亮

王家圪倒村中心最醒目的建筑为村党群服务中心,这是一栋三十年的老建筑,原来破烂不堪、墙坏顶塌,现如今高大挺立、焕然一新。“这栋楼是去年秋天重新加固翻修的,今年春天做了内外部装潢和办公设施配套,总共投资了50多万元”王明亮说,“这栋楼共两层,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共设一站‘五平台、两馆八中心’等十六个功能区,这是我们党在村里的工作阵地”。

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和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王明亮深刻认识到党建对于农村工作的重要性。他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党建统领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两个重要抓手,并且应该把党建摆在首位,是一切工作的核心”。

初心不忘追梦人——再访返乡硕士村支书王明亮

党建要搞好,必须要有阵地。王明亮先后垫资50余万建成了设有“两馆八中心,一站五平台”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从而将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基层综合治理等功能进行了有机融合。“两馆”分别是农家图书馆和村史展览馆,“八中心”分别是村民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康复中心、党群联络中心、党员活动中心、综治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妇女儿童中心;“一站”是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五平台”分别是文化服务平台、教育服务平台、科技科普平台、理论宣讲平台和健身体育服务平台。中心以“党建引领、综合服务、方便大众、开放共享”为核心理念,重点突出政治性、组织性、服务性、宣传性、教育性。

初心不忘追梦人——再访返乡硕士村支书王明亮

同时,组织建设也成了王明亮的重点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主题党日”“三步四循环” “双项积分、三色预警、四方督评”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行,加强了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增强了党员群众的向心力,激发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基层党组织有了战斗力,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变得顺畅起来。王明亮带领支村两委班子成员首先积极推进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为发展集体经济做准备。其次,根据本村实际,对全村土地进行了分区规划,确立了“生态产业链、循环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和“一园六区、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确定了探索以“公司+农户”“公司+集体+农户”的模式,对村里产业结构进行探索性调整。最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示范作用,定下了以长子阡陌农业公司吸引村民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土地流转等形式加入,通过建设一个“千亩立体生态农业产业园”为龙头,带领村民共同发展。

科学规划 创新发展

初心不忘追梦人——再访返乡硕士村支书王明亮

去年,千亩立体生态农业产业园一期300亩土地成功流转,土地分别种植露地辣椒150亩、水果玉米70亩、大田玉米80亩,同时解决了几十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实现了增收、看到了效果,对王明亮的事业由一开始的怀疑和观望,逐步转变为理解、支持和拥护。

今年,王明亮对园区进行了合理规划,再次投资近300余万元,建设100亩蔬菜拱棚园区、100亩樱桃园区、300亩玉露香梨园区,同时林下种植50亩土豆、50亩红薯。

今年的园区异常忙碌,日常运行平均每天有30个工人劳动,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开春以来耕地、建棚、种树、种菜、除草、施肥、浇水、修剪、采摘、分拣等等,无论刮风下雨,没有一天是空闲的,每人平均月收入达1800元,采摘期工人总数一度突破一百多人,工人来自本村及周边七八个村庄,月均工资达3000多元。“到今年年底,园区的30多个固定工人平均每人能拿到15000元工资,其他几十个临时工人每人能拿到3000-6000元”王明亮说,“我们本村已经没有闲散劳力了,大都在园区上班,打麻将少了、拉闲话的也少了,村里多了和谐、邻里多了和睦”。

创业的路上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去年年底,我把年终财务报表一看,除了固定投资以外,净亏损四十万余元,当时那个郁闷啊。但是老百姓确实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增收,我也获得了大家的支持、理解和信任。今年的情况和去年大不一样,各方面都逐步走上了正轨,工人的职业化意识也开始逐步增强了”,王明亮带着我们边走边说,不知不觉已到达阡陌园区,去年的园区还是一大片开阔地,满眼辣椒开着白花,短短的一年时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初心不忘追梦人——再访返乡硕士村支书王明亮

园区入口处,一个六、七米高的现代徽式建筑雕塑标志牌异常抢眼,白色牌子上“阡陌农业”几个红色的大字在太阳的照射下尤其醒目,现代元素和传统制式在这里得到了完美融合,庄重而不失活泼。园区道路两旁,半人高的竹篱整齐的向远处延伸,雅致而精巧,田园韵味十足,竹篱内是一排排整齐的梨树和樱桃树,一望无际。进入园区管理区,一排白色的建筑映入眼帘,旁边是钢结构凉棚和瞭望台,瞭望台红色的屋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的耀眼。走近凉棚,堆满了鲜红的辣椒,像一座座红色的小山,工人们都在忙碌着进行分拣、装箱、打包。瞭望台东面是一排排整齐的钢架塑料春秋大棚,棚里满目苍翠、郁郁葱葱,西葫芦叶子像一把把小伞一样把土地遮了个严严实实,黄色的花朵娇嫩欲滴,一蓬蓬的西葫芦,大的小的,互相依偎,用手一摸丝滑般的感觉,原来上面有一层奶油似的薄膜。

沿着绿色草垫铺就的楼梯拾阶而上,占地二十万平米的园区全貌尽收眼底,设施蔬菜区、旱地蔬菜区、樱桃区、玉露香梨区被田间路分割成一个个方形区域,在园区东西边沿分别树立着两排红色的标牌“科技兴农、绿色生态、立体循环”“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产业振兴美丽田园”,蓝色的天空、绿色的田野、红色的背景、白色的大字,那么的漂亮,那么的赏心悦目。

“大家看这边”王明亮一句话使我们收回了思绪,他指向管理区北面一个竹篱围着的园子,园子正东入口是一个古式木门,木门向西延伸出去是一条红砖铺成的笔直的小路,这是园子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分布着三个设施,园子正中央是一个圆形的蓄水池,水池的两边分别建了一座古建凉亭,分布均匀、静穆而别致,中轴线两侧被分割成一个个方形区域,被浓浓的绿色铺了个满满当当。“这个园子,是一个主题体验式菜园,我给它起名叫归园,正在建设中,还未完工。这个园子以红色教育为主题,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将赋予它含义和灵魂”,王明亮兴致勃勃的介绍着,然后用手指向周边。“未来的几年,我将逐步把阡陌园区一个一个复制出去,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合作,把事业做大做强”。顺着王明亮所指的方向,放眼望去,天地是那么的远大、那么的广阔……

坚定信念 绘就蓝图

初心不忘追梦人——再访返乡硕士村支书王明亮

王明亮坦言,今年是他当支书最难的一年。栽种玉露香梨、樱桃树见效得在3年后,园区其他事务多而繁杂,他在太原的事业也是种种困扰,令他分身乏术。在这个关键点,他选择了以村为工作重心,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农村的工作当中。他每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面,只有在闲余时间才赶赴太原陪伴家人和处理公司事务,太原公司的业务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有人说他傻,更有人说他不值得,他都笑笑一过。他内心的理想,不是简单能用金钱来衡量。

王明亮也很欣慰,今年也是他收获满满的一年。他的付出,得到了市、县、乡领导的一致认可,并参加了多次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我补充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扩展了心胸、开阔了眼界、理顺了思路、拓展了思维、提高了意识、坚定了信念、增强了信心”,在中组部组织的“革命老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结业论坛上王明亮如是说。

创业的路上充满了坎坷、布满了荆棘,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更是处处激流险滩、各种挑战。在王明亮看来,人生就是用来折腾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如今的王家圪倒村已蓝图绘就,正在徐徐展开,村民劳于其中、乐于其中、收获于其中。王明亮坚信,不久的将来,这幅蓝图将成为王家圪倒村的美好现实。(来源:今日长子 王维宁 赵晓优 张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