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章那么多,应收账款尽调的坑怎么破?


萝卜章那么多,应收账款尽调的坑怎么破?


小曹:

昨天,萝卜章又高立在山巅之上,向众生呼喊着:都别说话,都看我!

绿色的萝卜缨儿在萝卜章头上随风摇摆,他似春草,野火未尽,新芽已生,萝卜的生命力有多么顽强,萝卜章就有多么顽强。

不过,今天想和你聊的不是萝卜章,这个话题都要烂大街了。我想聊聊萝卜章伪造的那份应收账款协议,为嘛?因为我觉得如果只是盖个萝卜章没被发现还情有可原,但是应收账款是用萝卜章伪造的就有点太那个了。本着自扫门前雪的原则,我聊聊我遇到的应收账款的事儿。

开宗明义,我先说一下我接触应收账款时的四条标准:

1、应收账款原始合同及发票真实合法;

2、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审计;

3、应收账款对应义务已经履行完毕,不存在合同瑕疵;

4、应收账款登记系统未有已登记转让或质押的事项。

如果有第五条,大半夜的,别难为我,小心我打你。可即便有了这四条标准,说实话,我现在提应收账款就觉得虚,发自灵魂深处的虚。

萝卜章那么多,应收账款尽调的坑怎么破?

我做的第一单应收账款是给一家药品销售企业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这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是给医院销售药品,医院定期进行结算。这个项目的交易结构是向医药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同时,企业以其对医院的应收账款质押。这种贸易类企业属于轻资产运营,也没什么固定资产,更没有土地能够抵押给你,顶多一个厂房,其实也没多大价值,一旦资金流断裂,你一点抓手都没有,瞬间倒闭,所以,风控的核心就在医院的应收账款上。

首先,医院的信用肯定是没问题的。药品,你说医院卖不出去药那简直是笑话,我就知道一家医院贷款买了一个检查机器,结果大部分病人来了之后都要做这台机器的检查,贷款很快就还上了,所以,医院的现金流和还款能力是肯定没问题的。

剩下的问题就是这笔应收账款的合法合规性和真实性。真实性上,我们聘请了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这还是个一般的会计所,我以为三两天就可以搞定,结果呢?我去,那简直是翻了个底儿朝天,要查流水,查交易的真实性,查账单等等等等,各种询证函,整整两星期啊,我进到现场的时候感觉文件堆积的无法下脚,不管怎么样,最后应收账款算是核算出来了,起码真实性打根儿上有了保障;其次就是合法合规性,这一点呢,说起来也比较简单,只要有原始的应收账款合同以及医院最后的确权就可以基本搞定,可问题就出来了:

第一,医院从没有和医药企业签署过任何合同,连总包合同都没有,那怎么确定每次进货的药品呢?人家进药的时候,就是一张收货单,盖个医院的业务章(注意,是业务章,不是公章),每个月结算一次,如果出现退药的现象,那就是直接扣除,再出一张单据,所以,我们看不到一份合同,只能看到一张张单据,而且,这个业务章就在一个人手里,盖章不需要走任何医院的流程,都不用伪造萝卜章,你估计塞点钱就能搞定;第二,医院不会和你签署债权债务确认协议,也不会在你发的询证函上盖章。后来我们才了解到,如果不是这家医药企业和医院关系好,医院来让我们看收货盖章的过程都不会,给你的确权文件上盖章,简直痴心妄想。应收账款没有合同依据,第三方又没有确权,这项目自然也就黄了。

可是,我们黄了之后,我听说远东租赁给他们也是同样的模式做了一单。所以,资金总是有的,只是各家风控的标准和尺度不一样。

萝卜章那么多,应收账款尽调的坑怎么破?

我做的第二单应收账款是融资租赁公司的应收账款。

这个还不是信托公司直接放贷款,而是信托公司购买融资租赁公司的应收账款,而且是买断式的。这次比较幸运,第三方会计师审计、应收账款合同以及应收账款第三方确认都很顺利,可由于我们是买断式的,那就要求应收账款债务人将应收账款直接支付至信托专户,而不是先支付至融资租赁公司的银行账户,再由融资租赁公司支付至信托专户。因为一旦企业的银行账户被查封,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应收账款回款将被司法冻结,无法变成真实的现金流。

由于上述银行账户融资租赁公司不同意改变,我们最终也未做这一单业务,因为实现不了这一点,这等于就是给融资租赁公司放的一笔信用融资,你有什么保障?

萝卜章那么多,应收账款尽调的坑怎么破?

后来又做基础设施项目。做过的人都知道,基础设施项目最终要绑定政府信用,而绑定政府信用的方式就是融资平台对政府的应收账款。

虽然,行业都知道政府的应收账款都是虚构的,但是,我们公司的风控做的还是很严。严到什么程度呢?

第一,应收账款必须有第三方审计,如果政府不同意做审计,这单就不做;

第二,应收账款所对应的工程真实存在并且已经竣工验收,仅仅是签署了BT合同是不够的,工程必须竣工验收,否则这单也就不做了;

第三,政府签署债权债务确认协议;

第四,应收账款进行应收账款转让或质押登记;

第五,应收账款应在财务报表中体现。

说实话,就前两点我们就pass了很多项目,因为地方融资平台确实没有那么多的应收账款啊,可是为了融资,地方政府也可以连夜造出来一个应收账款。有一次,融资方的财务报表里没有体现这笔应收账款,企业的解释是,他们一般把对政府的应收账款调在“存货”这一栏,可是,我们不认可,硬是让企业给我们重新调了一次财务报表,把应收账款调在了“应收账款”一栏。

另外,全行业都知道的秘密,基础设施项目里的应收账款基本都是信托公司业务人员配合融资平台去包装的,包装成公司要求的样子。然后公司内部审批才会过会,你觉得这样的应收账款是安全的吗?说实话,如果不是政府信用在那儿摆着,这样的应收账款白给我都不要。

萝卜章那么多,应收账款尽调的坑怎么破?

后来还有企业拿着对万科、万达等等企业的应收账款前来融资的,都被我们一一拒绝。为什么?因为万科、万达这些大企业不会配合审计,不会配合盖章,更不会配合改变还款账户。

应收账款由于没有公开的信息查询,一女二嫁也是常事儿。

我的一个哥们儿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儿,一个基础设施项目马上就要成立了,成立前需要例行公事在应收账款登记系统再去查一下该笔融资方转让的应收账款是否正常,结果发现,这笔应收账款就在要发行的前一天已经转让给了另一家信托公司。没办法,只能立即停止发行,这家融资平台也被列入了公司黑名单。

而我另一个在融资租赁公司的同学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给一家上市公司放完第一笔款之后,才发现这笔融资中质押的应收账款已经在半个月前转让给了另一家公司,他们公司马上停止剩余资金的发放,同时要求立即提前结束。因为,这已经不是信用风险的问题,而是道德风险了,而道德风险是最不可控的。

萝卜章那么多,应收账款尽调的坑怎么破?

所以,我为什么觉得应收账款虚,因为这个东西未来的现金流也是依赖于另一家企业,如果另一家企业也出现问题,那应收账款的意义等于零,而且应收账款上本身存在一些合同抗辩。比如供货方的货物出现了质量瑕疵,施工方的施工质量出现瑕疵,那这笔应收账款就存在瑕疵,未来的应收账款金额可能就要打个折扣。这是根本。

此外,还有很多很难实现的因素。比如,你无法使付款方将还款直接还到信托专户里,如果不能直接还到信托专户,你即使买断了应收账款,但是有什么意义呢?即使你监管了回款账户,可如果那个账户被银行查封、司法冻结,或者他们伙同银行的人将资金划转,你有什么办法呢?你还是没有根本掌握现金流,这和信用贷款有什么区别?

再比如,应收账款质押,质押的应收账款还款期限基本等于质押人融资期限,都是根据交易结构调过的,那有什么意义呢?出了险,你怎么去要求应收账款还款方提前还款呢?你还不是乖乖的等?

再比如,应收账款极其容易造出来,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一纸合同,一次交易,一个账单就可以。关键是,没有什么处置价值,或者说根本无法处置,如果你抵押的是土地、机器、设备,你还能通过司法拍卖换回来点钱,应收账款能怎么样?

萝卜章那么多,应收账款尽调的坑怎么破?

所以说,做了这么多年业务,凡是给我讲应收账款融资的,我基本不接。为什么要应收账款融资啊?因为他手里真的什么也没有,他就是一身皇帝的新装去游泳,你看不到他华丽的外衣那是你的问题。但是裸泳似乎又实在不好看,所以找了个应收账款稍微包装下,起码别这么赤裸裸,让人感觉吃相太难看。

我一个哥们儿特别逗。有一次他尽调回来跟我说,应收账款没问题,对方负责人都见到了,也承认了这个事儿。我问他那资料看了吗?他说还没有,我就特谨慎的对他说:应收账款真实性、合法合规性的行业判断标准是资料审核,包括但不限于应收账款合同、第三方审计、应收账款登记查询、发票、财务报表等等,而不是对人的审核,万一这个人和你的交易对手组团忽悠你怎么办?他听后,深以为然,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吐了我一老脸。

不知不觉又过了12点,必须睡觉了,否则又要习惯性失眠。

晚安。

尔青

3月26日夜

延伸阅读:

中江信托7.6亿萝卜章事件回顾


萝卜章那么多,应收账款尽调的坑怎么破?


中江信托牵涉大连机床约7.6亿元应收款“萝卜章”事件正引起各界关注。

据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大连机床”)在2016年8月找中江信托融资6亿元,融资过程中大连机床提供了其“合法拥有”的对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的近7.6亿元应收债权。但中江信托高管表示,在起诉追讨大连机床债务过程中,证实上述大连机床拥有的惠州比亚迪电子应收账款系虚构,所盖公章系萝卜章。

3月26日,中江信托高管对信托百佬汇记者表示,公司曾去惠州比亚迪工厂进行了实地调查,然而却陷入了大连机床精心策划的“骗局”,从工厂中走出来的负责接待的比亚迪相关人士可能系大连机床派的“演员”。

法院发现应收款“黑洞”

2016年8月20日,中江信托发行了名为“中江国际•金鹤189号大连机床产业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金鹤189号”)的信托产品,融资主体即是大连机床。

中江信托首席风险官陈华玲对信托百佬汇记者表示,金鹤189号合计募资6亿元,共分为一期和二期,每期均为3亿元,付息方式为半年付息,资金用途是补充公司流动性资金,提升大连机床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及公司资产流动性,还款来源为大连机床集团的经营业务收入。

资料显示,该笔贷款的风控措施包括,大连高金科技为管理层控股投资公司提供担保;大连高金科技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合约7.59亿元应收账款质押及其他财产的抵质押担保等。

“单纯以大连机床来融资的话,我们是不会相信对方实力的,也是看到这笔对比亚迪电子的应收账款,增加了我们的贷款信心。”陈华玲告诉记者。

不过,在贷款发放给大连机床不久后,大连机床公募债违约爆发,后续中江信托的相关信托产品利息也没有按期兑付。

陈华玲表示,最开始公司并不知情,而是大连机床不按期兑付本息后,中江信托以债务纠纷为由起诉了大连机床。在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收到惠州比亚迪电子的书面回复,才发现7.59亿元应收账款子虚乌有。

惠州比亚迪电子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回函称:中江信托向我司出示的《应收债权转让及回购合同》中所约定的我公司与大连机床的债权债务并不真实存在,我公司与大连机床无任何业务往来;前述合同所附带之《债权确认函》为虚假文件,《债权确认函》所显示的我公司公章与授权代理人签字均为伪造。

陈华玲表示,中江信托此时才意识到这并非简单的民事债务纠纷,而是涉及金融诈骗的刑事案件,于是向江西省公安机关报案。

中江信托:对方套路太深

在接受信托百佬汇记者采访时,中江信托高管认为,公司的风控和尽职调查不存在问题,而是对方“套路太深”,所设骗局“防不胜防”。

“发生这种事情,从公司风控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比如从尽职调查角度来说,中江信托的人是有去惠州比亚迪现场,进行了实地调研。”中江信托高管对记者表示。

中江信托高管认为,该起贷款被诈骗系大连机床有关负责人策划实施,涉及的人多达十几个,还包括一些中介机构。

“我们的同事去了惠州比亚迪厂区,应该是大连机床派人冒充了比亚迪的人从厂区内走出来大约四五个接待中江信托的人,和公安机关核实后发现,相关文件是萝卜章,人也是假的。”中江信托高管对记者表示,“大连机床作为这样一家大型企业做事毫无底线,我们防不胜防。”

陈华玲表示,去现场调研是要见当地的人,“由于应收账款是大连机床的,我们要去比亚迪电子核实,对方就带我们去了,我们很难从公安角度来识别从比亚迪电子厂区走出来的人的身份。”

涉事产品不准备刚兑

中江信托高管表示,该起由大连机床高管策划实施的诈骗案,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搞假合同,有人负责刻假公章,有人负责扮演比亚迪电子的人。

“我们也无法想象,一个这么大的制造企业会全套设局,目前财务总监和一个公司副总已经被公安机关控制了。”陈华玲表示。

对于金鹤189号信托项目的兑付问题,中江信托高管表示,已经向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申请了贷款,“公司不会选择兜底,实在不行只能选择延期兑付了,因为这个项目风控和尽职调查没有问题,作为受托人只能尽力维护投资者利益。”

中江信托高管表示,由于已经抓捕了相关人员进行了刑事立案,“尽管大连机床已经在弄破产重整,但我们要求他们偿还我们的债务,因为这块是赃款,我们会尽力追赃款挽回损失,如果还不能兑付,我们只能再申请信托保障基金的贷款。”

回顾2016年,中江信托实现营业收入27.25亿元,净利润13.84亿元。而根据银行间市场数据,2017年中江信托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净利润1.68亿元,两项数据较2016年大幅下滑。

对于2017年中江信托业绩下滑的问题,中江信托高管表示,业绩下滑主要系计提了国盛证券的一笔业绩承诺款。“因为国盛证券资产重组过程中有一个业绩承诺,因此预提了一笔约4.5亿元的应付款,导致利润减少。”

中江信托高管表示,2016年业绩高增长与出售国盛证券股权获得额外收入有关,2017年净利润若加上计提的国盛证券业绩承诺预付款4.5亿元,则与以往的净利数据持平或增长。

欢迎点击关注【小毛哥财经】,获取更多优质财经专业知识分享及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