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
中國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傳統的農業大國,也因此在很多時期,中國都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在中國最早的人口統計應該是開始於夏朝,《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禹平水土,定九州,計民數。正式統計了確切人口數量則是到了西漢時期,《漢書.地理志下》中記載有這樣的數據,戶籍12,233,062戶,人口59,594,978人,之後在較為穩定的朝代,國家都進行過人口統計。
在明朝萬曆年間,曾經統計過全國人口,約1.5億人,之後不過就過了四五十的時間,到了清朝順治末年,中國的人口數量減少到了1400萬人,人口在這幾十年裡減少了九層,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明末清初,民變四起,改朝換代導致戰亂不斷,饑荒瘟疫爆發等多重原因,一同導致了人口迅速減少,康熙皇帝登基後,清政府的統治逐漸穩定下來,人口才慢慢回升了,在康熙初年統計人口數量,中國大約有1900萬人左右。
康熙皇帝統治時期,人口增長並不明顯,因為在康熙一朝,經歷了規模較大的三藩之亂,收復臺灣的戰爭,平定葛爾丹叛亂,和沙俄也是摩擦不斷,所以社會沒有那麼穩定,也直接影響到了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但是康熙五十二年,清政府宣佈永不加賦,免除了新出生人口的人頭稅,既減少了百姓生活壓力,也鼓勵了人口繁育。
清朝真正開始修養聲息,還是到了雍正皇帝執政時期,經過康熙皇帝的南征北戰,雍正皇帝接手時,清朝相對已經穩定了很多,雍正皇帝上任後,整頓吏治,推動一系列改革政策,推行火耗歸公,從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雖然在雍正一朝也發生了羅卜藏丹津叛亂,但是對中原地區的影響很小,清朝在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
到了乾隆皇帝統治時期,最開始乾隆皇帝也非常勤政,事必躬親,他大力推廣攤丁入畝,鼓勵生育,另外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種植高產作物,如:玉米,水稻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口增長,可能導致的糧食不足問題,這樣就能減少饑荒,自然也會促進人口的增長。
另外一個方面,清朝從順治皇帝統治時期,就提出了民族融合政策,他們開始學習漢文化,儒家思想,雖然滿漢並不平等,但是漢人也有發言權,蒙滿通婚,穩定了一些躁動的民族,這樣的政策形成了穩定發展的社會環境,而在康熙皇帝到乾隆皇帝統治的時期,清朝的軍事實力還在很強,也能讓邊疆穩定,國家統一,這也是人口增長必要的條件,乾隆五十五年,清朝再次統計人口數量,此時人口數量已經突破了三億。
因此康熙初年人口只有1900萬,到了乾隆晚期人口數量突破三億,這並非是乾隆皇帝一個人的功勞,從康熙皇帝時期,奠定穩固的社會環境,減去人頭稅,到雍正皇帝時期,大力發展經濟,推行火耗歸公,保障百姓生活,再到乾隆皇帝時期,發展農業,推行攤丁入畝的政策都是有直接關係的。而國家穩定,民族融合,輕稅賦也給人口增長創造了條件。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康熙年間人口一千九百萬,為何到乾隆年間就增加到了三億多?這個數字不知道是不是準確,但是在清代社會中期確實存在人口爆炸增長的現象。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吧:
1、政局穩定,社會安定
政治上的穩定帶來的社會安定的環境是人口得以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和以前的大一統王朝一樣,清代建國之初也是經歷了明末農民起義的大混亂的狀態下重新進入的穩定。因此穩定的社會環境是清代人口增長的重要背景。尤其是康熙年間開始,平三藩,收臺灣,徵噶爾丹,拒沙俄,為穩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一手開創了康乾盛世。如此安定的盛世是為人口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環境。
2、與民休息的政策
一般說來,歷代王朝的統治者在建國之初,由於大部分王朝的開國都是馬上得天下,長期動亂,因此建國之後往往會比較注意愛護民力,與民休息。從漢初的黃老之治開始,一直延續,歷朝歷代。清王朝的統治者在建國之初也不例外,實行了一系列的與民休息的政策。如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大帝就宣佈“盛世滋丁,永不加賦”,也就是希望在這種大一統的盛世局面下,大清朝人丁興旺,百姓安居,政府表示永遠不加重賦稅。
到了雍正時期,又實行“攤丁入畝”,也就是取消人頭稅,這下更不得了,無地的農民和工商業者也不再需要負擔人頭稅,之前為了逃稅而隱匿的大量人口在這時重新上戶。
3、醫學的進步使得平均壽命增加,死亡率下降
這一時期醫學的發展,使得人口的死亡率下降。一方面在這一時期中醫繼續受到重視,更加普及,同時隨著中西方的交流又傳入了一些西方治療疾病的方法,並引起了統治者的重視。康熙皇帝就是個好奇的人,他對醫學、解剖學都非常感興趣,在宮中還專門設有醫學相關的實驗室。
康熙皇帝在《庭訓格言》中留下了這樣的一段話:
雖然有康熙自賣自誇的嫌疑,不過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西方醫學的傳入與中醫科學的發展,使得當時的醫療條件得到了相應的改善,因此人口平均壽命加長,死亡率下降,這也是人口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4、還有就是大家熟知的新作物傳入
隨著地理大發現以及新航路的開闢,中西方交流的頻繁化,清代時新的農作物品種增加很快,尤其是原產自美洲大陸的高產農作物的傳入和迅速發展,比如我們如今熟知的紅薯、馬鈴薯、玉米等,這些作物傳入不僅擴大了清代中國人的食物來源,而且甚至成為了決定清代人口增長的重要變量。
元芳,你怎麼看呢,寫在留言處吧
一盤拉條子
因為一千幾百萬這個數字只是官方掌握的人口數據,與實際數據相差甚遠。現代的研究認為,三藩之變結束後全國全國普遍恢復和平的康熙十八年(1679年),實際人口數量在1.5億左右,到乾隆年間近百年大致和平時代增長一倍多達到三億多,是比較正常的古代人口增長速度。
明代的官方人口數字,基本是一個笑話,一直是朱元璋時代的六千多萬的數字。從靖難之役結束到明末天下大亂,中國核心人口密集區大致有200多年的和平年代,這是迄今為止最長的一次的長期和平。現代的研究認為,明末人口在2億人左右。
經歷了明末的戰亂和清初清軍在中國大地上的殘酷屠殺,到三藩之變結束的1679年,實際人口估計在1.5億左右,相比明末有巨大的下降。
當然,清初最初的官方人口數字,延續自明代,與實際差距巨大。順治18年(1661年),官方人口數字為1920萬人,康熙9年(1670年),官方人口數字為1939萬人。
雍正年間開始實行普遍的攤丁入畝政策後,清代的官方人口數字開始緩慢的向實際人口數字靠近。乾隆8年(1743年),官方在冊人口數字1.5億人,乾隆59年(1794年),官方在冊人口數字3.1億人。乾隆59年(1794年)的數字,應該與實際人口數字比較接近了。當然,清代的人口數據有問題的地方也不少,如某些地方明顯存在著過高的虛報,但後期與實際人口數字相對較為接近了。
康熙乾隆年間的人口增長,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百年左右的長期和平帶來的人口自然增長,二是美洲作物的推廣提高了人口容納的上限。
從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藩之變結束到嘉慶元年(1796年)的白蓮教大起義,中國核心人口密集區有100多年的大致和平時代,沒有被戰亂波及。長期的和平時代,人口自然增長非常可觀。
明末開始,大航海時代中歐洲人在美洲發現的農作物逐漸傳入中國,在中國緩慢的普及到各地。美洲作物中紅薯(番薯)、玉米、土豆尤其重要,這些作物產量較高,並且適應多種氣候以及山地等地形,大大提高了中國區域的人口上限。網上有人戲稱康乾盛世為番薯盛世,指的就是這方面因素。
(紅薯)
、
仁勇校尉
康熙年間,清朝仍屬於動盪期,戰爭頻發,在經歷了平定三藩、收復臺灣、平定葛尓丹、打擊沙俄,長年的戰役導致百姓溫飽都很難解決,同時生產力遲遲得不到發展,人口流動過大,生存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存活率也跟著逐漸降低。
到了乾隆年間,戰爭平定,農作物開始廣泛種植,許多荒地也得到開墾,國家土地面積增大,遷徙人口也逐漸增多,生活穩定,人口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當時的清朝還向美洲引進大量的高產作物,如玉米、番薯、土豆等,生活水平逐漸得到提高。
在康熙年間就放寬了限制人口增加的政策,宣佈永不加賦,廢止人頭稅。到了雍正年間,國家開始實行攤丁入畝政策,將土地作為徵稅對象,這樣為了增加勞動力,百姓會不斷的添丁。政策延續到乾隆年間,人口呈瘋長趨勢,平均每年增長人數達到250萬,到了乾隆五十五年,人口增長至三億。
國家安定,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壽命也開始逐漸變長,加之家庭人口逐漸變多,就開始出現了退休這一說,老年人在晚年多以休養為主,人口只增不減,速度就呈現了冪增長的趨勢。
陸棄
首先康熙時代,也就是1662年統計的不是總人口,而是口丁人數,就是有賦役義務的男丁。當時的口丁比是4.8,實際人口其實是9100萬人口。
乾隆55年,1790年,我國人口總數首次突破3億人口,在130年時間,人口增長了三倍。首先就是康熙宣佈永不加賦,雍正時期開始攤丁入畝,不再徵收人頭稅,人口增長完全擺脫了賦稅和差役制度的束縛。其次就是在18世紀,引入的玉米紅薯土豆開始在我國大面積種植。
如果種植小米必須要在比較平整肥沃的土地,而且非常辛苦,也就畝產80-100多斤。但是包穀無論陡坡,還是坡地,都可以種植,而且畝產300-400斤很平常。因為河灘,山地,丘陵都可以種植玉米,土豆,紅薯和高粱等等作物。
我國耕地也從5億畝增加到了11億畝,再加上覆合種植,單產提高,也就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而且在整個18世紀,全世界的人口都在大幅度增長。1377年,英格蘭和威爾士只有200萬人口,到了1770年就達到了550萬,到1801年達到了1050萬人口。法國在1701年為1200萬人口到了1801年也達到了2700萬人口。
就連日本都增長到了3000萬人口,因此我國在18世紀人口增加2倍多並不奇怪。另外清朝人口大增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隨著原產於墨西哥的陸地棉傳入,該棉種產量更高,棉花纖維質量更好,我國全國普遍改種該種棉花,淘汰了木棉和草棉,在冬季就讓更多人可以安然度過,極大降低了死亡率。
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史研究在1999年的研究稱:清朝華北農民成年人年糧食3.3石,老人小孩年1.65石。以小米,高粱,春麥為主食,雜以豆類,蔬菜和薯類,絕少吃肉,小麥和稻米只有節日和婚喪嫁娶的時候才吃。
山東濟南府農民主食煎餅稀飯,豆腐小豆腐鹹菜番椒為主,甲辰佳節的時候一家人才割1-2斤肉。沒有戰亂,平時可吃飽,冬天有棉衣,沒有徭役,征夫,當時的百姓也已經滿足,可以保證人口不斷增長。
深度軍事
這個問題讓康熙皇帝想打人。
哪本資料上說康熙年間人口1900萬了?敢情明朝末年的15000萬人在明亡清興的幾十年時間裡被“消滅”了87%,這個數字有多驚人你知道嗎?這是對歷史極端不負責任的態度!
在公認的清朝人口資料中,只說順治年間的1661年,清朝登記在冊的人口為1900萬戶。“戶”是什麼概念?在崇尚多子多福的我國古代,一戶平均至少有3口人,也就是說,此時登記在冊的人口至少5700萬人!
而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因為人口控制手段落後,一旦經歷戰亂,大量人口會選擇隱匿。而一旦社會安定,這些人口會迴歸土地,重新成為登記在冊的人口。
所以,清朝在順治年間的絕對人口數量,根本不止5700萬!而從順治年間到康熙年間,隨著社會發展,人口只能增加,所以康熙年間人口根本不可能是1900萬人!
既然基數較大,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清朝前期我國人口能迅速膨脹了。靜夜史認為,影響我國清朝人口爆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安定
清朝前期雖然與蒙古、南明等不斷髮生戰爭,但漢地十八省區域在1661年消滅南明政權後就一直相對安定。
由於清朝完成了中原地區的基本統一,所以清朝的對外戰爭基本集中在長城之外的蒙古區域以及臺島等沿海區域。
因為長達200多年的社會安定,中原地區小農經濟得到充分發展,這使得人口出生率大大提升,為人口的爆炸式增長提供了可能。
2、政策得力
清朝前期為恢復生產力發展,統治者進行了一系列促進人口增加的措施。
比如1711年即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宣佈“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即此後不管人口多少,都以1711年的人口數量計算人口稅,此政策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人口數量增加開始加速。
到1723年,雍正皇帝開始推行“攤丁入畝”,將人丁稅和田稅合二為一,更加弱化了人口稅的存在,進一步的“減負”使得人口再度膨脹。
3、作物高產
明朝初年,玉米、紅薯、土豆等高產作物自美洲傳入我國東南沿海,自清朝前期推向北方。
相比於傳統農作物,這些高產作物不僅產量高,而且適應力極強,能夠在土地貧瘠的土地上生長,這使得大量在以往不適合耕作的土地被大量開墾出來。
清朝時期,我國的耕地保有量達到歷史巔峰,大量的土地提升了糧食產量,為供養大量人口提供了基礎。
4、控制加強
清朝是我國專制皇權登峰造極的時代,也是我國人身控制最嚴密的時代。
由於鄉里制度的發展,清朝最終打破“皇權止於縣政”的慣例,將統治力延伸到最基層的鄉村,這使得清朝的人口統計比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更為準確和全面。
由於人身控制的加強,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清朝前期社會的安定,這同樣為人口的增加打下堅實基礎。
5、風俗推動
清朝在很多方面繼承了前朝衣缽,但為加強皇權也進行了一系列逆潮流而動的政策,比如宵禁制度。
我國的宵禁制度在唐朝後期逐漸被打破,兩宋和元朝時期進一步被弱化。但是到明朝時期,宵禁制度死灰復燃,清朝時期則更加完善。
由於宵禁制度的盛行,清朝民眾的業餘生活被完全壓制,這在客觀上也促進了人口的不斷增加。
6、階級共識
和以往的少數民族王朝不同,清朝時期的各民族地主士紳階層,組成了牢不可破的聯盟,這使得清朝前期的統治結構空前穩定。
有清一朝,雖然內地相對安定,但朱三太子這樣反清復明的民間反抗始終此起彼伏。在這樣的條件下,漢族地主士紳階層和清朝統治者站在同一陣營。正是這種聯盟性質的統治集團,使得清朝自三藩之亂後,始終沒有出現更大規模的內亂,為清朝人口增加提供了良好的客觀環境。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說的不好聽點,人口增長就像細菌滋生,只要環境合適,溫度合適,那就是瘋長瘋傳,具體到清朝社會,把自然界的環境轉換為社會環境的話就是玉米、馬鈴薯這些高產農作物的出現;說到溫度的話,其實就是康乾盛世的出現。(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說到盛世,它不是大風颳來的,也不是誰運氣好碰上的,這與當時康熙、雍正及乾隆時期的一系列政策有關,最基礎的就是攤丁入畝,直白點講就是廢除人頭稅,這是人口增長的政策動因。
什麼叫人頭稅,攤丁入畝之後有什麼好處呢?也就是說原來是有人就得交稅,家裡人口多,數人頭,有幾個人交幾份稅,不管這個人可不可以有固定的產出,在古代什麼才能叫固定的產出呢,當然是有地了,有地種就可以安身立命。
但實行攤丁入畝之後就不一樣了,它不看你家裡有幾個人,只關心你有幾畝地,人多地少的也不吃虧,人少地多的反而多交稅,這不止是調動普通的老百姓生產積極性的問題,因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分配是更加合理化了。
同時還極大的提高了人們生娃兒的積極性,因為多一個勞動力,就意味著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更深入的精耕細作。人口增長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玉米、馬鈴薯這些高產農作物的出現,這些農作物不但高產,而且環境適應能力極強,中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大齡的山地丘陵得不到利用。
玉米、馬鈴薯的出現則使得佔國土面積最大的山地丘陵有了用武之地,極大地擴展了人們的生存空間,耕地面積也是極大增長,而開墾荒地本就需要大量勞動力,地多打的糧食才能多,這些都促使老百姓的生產生育積極性!
歷史三日談
我們都知道如今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截至2018年,中國大陸人口有13億9538萬人,佔據近五分之一的世界總人口數。實際上不只是現在中國是人口大國,可以說自古以來我國都是人口大國,早在西漢時中國人口已經突破了六千萬,到了宋朝總人口突破了一億大關,隨後由於戰亂人口減少,但到了清朝前中期人口總數又相繼突破2億、3億,到了清末更是達到了四億多人。從中不難發現中國人口大增長是在清朝中前期,要知道因為明末戰亂,加上天災不斷,中國人口銳減,《陶廬雜錄》中記載在康熙元年(1661年)時中國人口僅剩一千九百餘萬人,可僅僅過了一百零二年,到乾隆59年(1763)年時中國人口就已經達到了三億一千三百餘萬人了,為何這一時期人口會大爆發呢?
首先因為明末清初戰亂不斷,統計的人口數不可能是完全真實的,因為戰亂流離失所的百姓數不勝數,在冊的有一千九百多萬人,不在冊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等到社會穩定下來,百姓不再顛沛流離了,數據統計會更加的真實。
其次因為戰爭停止了,社會穩定了,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繁衍生息。清朝作為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起初是很受漢人抵制的,所以多爾袞當政期間多采取高壓政策。但到了康熙在位後形勢就不一樣了,一者清朝入關已經近二十年,很多百姓已經漸漸接受清政府的統治,二者康熙本就是個仁慈的皇帝,可以說是愛民如子。康熙年間清朝採取了比較寬鬆的政策,康熙帝本人也是整頓了吏治親近了百姓,並且下令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讓百姓能夠有田種,並且“地丁合一”,“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在這樣寬鬆的政策下,社會很快恢復了生產秩序,人口也穩步增加。
不過以上兩點原因只要是改朝換代後新王朝都會經歷的,為何清之前人口沒有這麼爆發的。由此就引出了最重要的一點原因,那就是引進了新的農作物,生產力水平得到提高。明末經歷了小冰河期,農作物減產,到了清初小冰河期過去了,農作物的產量也慢慢增加,促進人口增長。同期世界各地的人口也出現了相應的暴增。由於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初大航海時代的開啟,歐洲的貿易發展十分迅速,在美洲的一些農作物也因此傳到了歐洲,再由歐洲傳到中國,時間大概就是在明末,這些高產的農作物包括玉米、番薯、土豆等,又在清初得到推廣。糧食產量暴增了,人口自然也就暴增了。
隨著世界各地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一些高產的農作物遲早會傳入中國,只能說清朝趕上了好時候了,可惜清朝統治者在關鍵時刻閉關鎖國,錯失了發展的大好時機。
風塵講歷史
這是由於人口統計方式的錯誤,造成“清代人口激增到三億”的誤解。
事實上,清代前期的人口確實出現了一個較高的增長過程,但並沒有出現所謂的人口爆炸性增長。
康熙時期清朝並沒有直接統計過人口。
例如,康熙四十九年(1710)戶部統計:是歲,人丁、戶、口二千四百六十二萬三千五百二十四。
如果這裡說的“人丁、戶、口”三項,就是單純地指我們今天理解的人口數目,那麼康熙晚年的人口數無疑是2400多萬。
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例如,這三項中的“人丁”是指16-60歲之間能承擔“丁稅”的男子,在當時並不是一個人口單位。最簡單的反例是,當時有很多人逃稅,像是康熙就曾經意識到:
朕凡巡幸地方所至,詢問一戶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納錢糧。或有九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納錢糧。
因此,康熙時期的丁數其實是一個納稅單位,誰交稅誰就會被統計進去;此外在有些地區,丁數甚至還是土地單位,這也是統計方式的問題。
清朝早期的統計,並不能反應實際的人口數目。
這就是為什麼康熙要施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的原因。
既然丁數已經沒有任何統計意義,所以才要把丁銀固定下來,“其自後所生人丁,不必徵收錢糧”。
清朝有史以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其實是在乾隆六年(1741)。根據當時各地的上報:
各省通共大小男婦一萬四千三百四十一萬一千五百五十九名口。
換言之,乾隆初期人口數目是1.4億人,當然“番疆苗界不入編審者不在此例”。
總而言之,清朝並不存在所謂的人口爆炸。雖然出現了人口的高速增長,但所謂一千萬蹦到幾億式的人口增長,純屬是一個統計錯誤。
HuiNanHistory
清朝前期,從康熙到乾隆年間,人口出現爆發式增長,達到了中國歷史的一個人口峰值。人丁興旺、也成了康乾盛世的一大標誌。古代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一直奉行男耕女織的傳統,人地之間的矛盾一直貫穿著歷史。清朝的人口增加主要因為措施得當以及外來物種,解決好了人地矛盾。
第一,社會穩定。清軍入關後,迅速平定中原,結束動盪的社會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下,人民安居樂業,專心生產。康乾盛世的百餘年間,男丁不知兵革之患,不打仗就回家種地生孩子。
清朝前期,經過明末的社會動盪,已經人少地多,人均可耕種面積大。清朝鼓勵開發新的土地,發現農業。農業發展了,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
第二,清朝的稅收與人口政策,提高了生育率,推動人口峰增長。
康熙年間,政府推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固定了人頭稅,增加的人不用繳納人頭稅。到了雍正時期,推行攤丁入畝,直接廢除人頭稅,改徵地稅,不斷抑制了土地兼併控制了人地矛盾,還推動人口的自然增長。
第三,外來農作物的傳入。
歐洲的航海大發現,將整個世界連為一體,這就是全球化的萌芽,當時的中國也受到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玉米、番薯、土豆等高產農作物傳入中國,並迅速得到推廣,糧食產量增加。
第四,醫學技術的提升。清政府重視醫療衛生事業,西醫在本土也得到推廣|(金雞納霜等西藥傳入,救過身患瘧疾的康熙一命),人均壽命得到提升。
到了康乾年間,明朝末年的小冰期已經不存在了,氣候已經回暖,北方也能大面積種植糧食作物。
人口增加持續到乾隆晚年,人地之間的矛盾又重新出現,人多地少,人口就停止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