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遂寧兩處新晉“國保”

◎全媒體記者 楊俊

10月10日,經國務院核定,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式公佈。在四川32處入選的文物保護單位中,遂寧蓬溪金仙寺大殿、大英蓬基井榜上有名。加上此前入選的廣德寺、寶梵寺、鷲峰寺塔、陳子昂讀書檯、卓筒井、饒益寺、奎塔、慧嚴寺大殿、高峰山古建築群等9處“國保”單位,我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達11處。

新晉兩處“國保”有著怎樣的悠久歷史、文化內涵和特殊價值?1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對我市文旅融合,提振建設文化強市、旅遊強市的信心決心起到怎樣的積極作用?

探访遂宁两处新晋“国保”

金仙寺大殿

蓬溪金仙寺大殿:

遂寧唯一一處元代木結構建築

來到蓬溪縣赤城鎮周家店村,與一湖碧水毗鄰的坡地上,一幢普通如民居般的磚木建築於繁茂草木間若隱若現。這就是建於元代泰定年間(1324-1328年)、距今已有700年的古寺廟——金仙寺。

“金仙寺大殿梁、枋、椽的題記十分豐富,留存的文字明確記載了寺廟的修建時間。”蓬溪縣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任彬介紹說,這是迄今為止遂寧發現的唯一一處元代木結構建築。

眼前的大殿座西南、向東北,建築面積198平方米。素面臺基,木結構抬梁式粱架,簷下施斗拱,十架椽屋三椽栿剳牽,後剳牽用五柱,重簷九脊殿頂,上覆小青瓦……古樸的建築與青山綠水的周邊環境和諧一體,顯得寧靜清幽,超凡脫塵。

據介紹,由於金仙寺大殿曾長期放置一巨大的星辰車,所以又被當地人稱星辰殿。星辰車,是佛教寺廟中常見的一種祈求好運的轉筒。筒體呈圓柱形,中空安軸,表面刻滿各種星辰梵文,其上覆金箔,以供信眾誦經轉筒祈禱好運,於是星辰車又有轉經筒之稱。

在古人的心中,上天諸神掌控著人世間的一切,無論是國運的昌盛衰亡還是個人的顯達沒落,凡事皆有定數。運辰如何,又盡皆映射於滿天星辰中。

為了解並掌握自己的命運,春秋戰國時,甘德、石申、巫咸等便建立了各自的星官體系。到三國時代,吳國太史令陳卓綜合上述三家星官之著述成就,編撰成283官1464顆恆星的星表,並繪製成星圖。晉、隋、唐繼承並加以發展後,我國的星區劃分體系趨於成熟,歷代沿用長達千年。

對星辰的崇拜,對命運的敬畏,讓虔誠的赤城人奉獻出了這片靈山秀水之地,於元代泰定年間興建起了這座金仙寺,和這座面闊三間9.2米,進深四間15.7米,通高7.4米,建築面積198平方米的星辰殿。

“現存的金仙寺大殿是典型的元代木結構古建築實物資料,建築形制原始狀態保存良好,題記豐富完整,是研究四川乃至全國元代木結構古建築的珍貴資料,彌足珍貴。”省文物保護專家組的評估意見,為這處新晉“國保”的價值作出了客觀的評價。

探访遂宁两处新晋“国保”

蓬基井全貌

大英蓬基井:

中國現代工業的璀璨“功勳”

相對於有著700年曆史的金仙寺大殿,地處大英縣蓬萊鎮紅旗辦事處三村六社的蓬基井便“年輕”了許多。東西長100米、南北寬70米,佔地7000平方米的井場上,佇立的“蓬基井”紀念碑上銘刻著50年前這裡發生的一切……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新生的中國亟需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工業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又對石油能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於是,一場深入大漠戈壁、深山沼澤,“我為祖國找石油”的能源勘查在全國範圍內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1955年,一支頭戴安全帽,攜帶大型鑽探設備的石油大軍來到了曾創造過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世界石油鑽井之父”卓筒井的大英縣。他們,是為探明川中地區二疊系以上地層及含油氣情況,對蓬萊鎮構造及川中地區含油氣遠景作出評價的川中石油礦務局蓬萊鑽探大隊的技術工作人員。

經過緊張的前期準備,1956年3月9日,Y2—459型鑽機轟鳴著咆哮著破地而入——新中國第一口基準井,蓬萊基準井正式開鑽!

基準,就是在測量工作中用作起始尺度的標準;基準井,就是通過鑽探獲得某個地方的準確地質情況。科學家將通過對鑽探獲得的巖芯進行科學分析,以此判斷地下到底有沒有石油天然氣等寶藏,具體在哪個位置,擁有多少儲量等等。

1956年3月9日開鑽,至1958年1月18日完鑽,蓬基井歷時680天,井深3201.16米,至三疊系嘉陵江統Tc2止。可喜的是,在三疊系須家河組四段地層(井深2222.22米)處,鑽探意外獲得極高工業價值的天然滷水黃滷和天然氣,為此後蓬萊鹽廠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物資基礎。

50餘年的時間裡,這座全國第一口基準井的生產從未見斷。不僅生產了大量的鹽滷、混合油,以及1.7億立方米的優質天然氣,還有鋅、硼、砷、氟、碘、鐵、氨、鋰、鍶、溴、鈣、鎂、鉀、鈉、鋇等諸多其他元素,為國家的化工工業和大英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作為近現代工業遺址,蓬基井是新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產物和見證,是中國近代鑽井史上的一座豐碑,是新中國石油建設的奠基石之一,它為推動我國現代化工業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英縣文管所所長蔣銘自豪地說,由此,蓬鹽人又將其親切地稱之為“功勳井”。

11處“國保”的價值:

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7月2日,市委書記邵革軍在遂寧市2019年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上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信心決心、創新思路舉措,奮力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書寫文化和旅遊輝煌篇章。

旅遊是根,文化為魂。我市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文旅深度融合是重要突破口。而11處“國保”單位的評定,無疑為遂寧扎牢、茁壯文化之根增加了底氣。

“這次申報成功的兩處‘國保’單位,一是具有700年悠久歷史、全市唯一的元代木結構建築,二是雖然‘年輕’,但卻是我國現代工業奠基石之一的重要工業遺址,這不僅對我們文物保護、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豐富了我市‘國保’的種類和年代構成,使遂寧文化遺產的數量、規模得到了實質性提升,表明我市已進入文物大市的行列。”市博物館館長、市文物保護所所長何瀛中說,這些“國保”將成為我市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遂寧以綠色發展為城市本底,將文化和旅遊發展擺在了戰略高度進行謀劃推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擴大城市知名度、影響力當仁不讓的“明星”。

登金華山讀書檯,拜謁“一代文宗”陳子昂;攀蓬溪縣高峰山,賞“八卦迷宮”神奇建築;尤其是“皇家禪林”廣德寺,每年接待遊客逾百萬人次,已成為遂寧文旅的一塊金字招牌;大英縣卓筒井、蓬溪縣寶梵寺、射洪縣饒益寺等“國保”的開發建設規劃也正在積極地推進中……

“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總方針指引下,我們將針對文物本身的特性特點,加大對其文化內涵、尤其是旅遊屬性的挖掘力度,同時與各級政府一道,努力使這些‘國保’能夠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力爭成為遂寧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何瀛中說。

11處珍貴的歷史遺存,以恢弘的氣勢、完整的保存,以及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學術價值、研究價值,在展示著我市深厚文化底蘊的同時,也將極大提振遂寧建設文化強市、旅遊強市的信心和決心,為遂寧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作出積極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