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互聯網項目,目前活動資金兩百萬,做哪些好點,求大神推薦?

用戶4495459704361


未來支付方式將由刷臉來構建,這是大勢所趨,這也是一個億萬級的市場機會,前有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的巨頭爭奪,後有5G技術的賦能,這是一個毫無爭議的時代風口和市場商機,誰先知先覺,誰佈局更早,誰就將獲得更雄厚的時代紅利。

[紅包][紅包]刷臉支付對消費者、商家、代理商的好處

對於消費者的好處

①省錢,隨機立減,半價買單,甚至直接免單! C端消費者決定B端商家,商家肯定會用起來, 剛需!

②方便快捷、體驗感好!告別二維碼繁瑣操作,不用帶手機,照樣直接付款

③滿足消費者獵奇心態,有刷臉的門店生意會更好!

對於商家的好處

①引流:滿足消費者體驗需求,更好的引流,直接提升營業額

②鎖客:通過刷臉綁定消費者,成為會員,長期穩定消費節省人工成本,告別排隊,付款2-3秒,自助收銀,效果更佳,幫門店節約人力成本

④廣告營銷:8英寸大屏,直接全天候播放門店介紹及最新活動,擴大門店宣傳效果

對代理商的好處

① 市場空白:空白期,直接切入商戶,非常好鋪

②商家剛需:二維碼時代到刷臉時代,30億補貼普及線下商家,商家必須替換,C端決定B端

③盈利點高:不光賺機器差價,還可以賺長期穩定的流水分潤、廣告收益、粉絲變現以及招商收益

④前景好:支付寶剛剛發力30億補貼下來,微信自然不會示弱,很快100億補貼會跟上, 兩家巨頭競爭,最後消費者,商家和代理商都能獲利!


書王K


大家都在熱情的給創業的建議,但在這裡我要說一個我親身經歷失敗的例子。先說說我們的項目和團隊吧:

團隊:從2013年就開始籌建,我也是被創始人拉進來的。發展到2016年,團隊共有8個人。均是互聯網行業的,以已婚已育的普通人居多(這也是為後來散夥埋下伏筆)。

項目:項目是想做一個戶外垂直互聯網平臺,定位從2013年最初的門戶,後來逐漸改成戶外行業電商,戶外俱樂部自運營的這樣一個功能型平臺。起初,行業內除了8264和綠野以外,我們的思路其實還算是走在前列。然而行動太過緩慢,2014年之後,戶外行業層出不窮的平臺卻逐漸把我們的想法變成了現實。

進度:2013年夏天,初步討論項目籌建團隊,2013-2016年,所有人兼職做項目,2016年夏天,團隊解散。

最初,我們熱情高漲,

接著,我們走向迷茫,

最後,我們無奈散場。

…………………………………………………………………………………………

整體上是這樣一個情況,現在我具體來說一下好了。如果,有正在或即將創業的朋友,希望能避開我們的雷區。

一,團隊是創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

任何創業項目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高戰鬥力的團隊打拼。反觀我們的失敗,我總結了團隊中需要具備的三類人:魅力能力十足的創始人,“有理想的富二代”,專業過硬的骨幹人才。另外,關於年齡,如果不是企業家再創業,那麼團隊必須要年輕,年輕,年輕。趁著婚沒結,孩子沒生,還能奮不顧身拼一把。

很可惜,我們團隊幾乎都是還著房貸養著孩子,掙扎在各類公司中的普通職場人,少數幾個未婚的也是奔著結婚買房過日子去的窮光蛋(比如我)。

這樣的團隊,要錢沒錢,要時間沒時間。2013-2016期間,團隊全部都是兼職在做工作,效率很慢。2016年終於有三位辭職出資,帶著其他兼職的人開幹。然而,即便如此,過程中一個個陸陸續續提出提出,理由分別有照顧家庭,本職工作很重要……等到解散的那一刻,團隊就剩那三位。

總結:創業初期不要選擇生活經濟壓力巨大的人做合夥人,儘量選擇未婚年輕人或已婚有錢人。兼顧著能力,財力,精力,才能保障項目的有效推進。而團隊也是初期投資人最看重的。

二,搞清楚項目到底有什麼價值

互聯網創業浪潮一波接著一波,用戶驚訝於很多潛在的需求被挖掘被滿足。然而,幾番競爭後,僅有少數能夠存活下來。很多創始人其實沒有搞清楚項目到底有什麼價值,對於需求過度自信,對產品自嗨。用戶的偶爾的一聲嘟囔,並不代表他們真的需要此類的產品。

我們原先的定位是戶外行業門戶,非常傳統地想從戶外資訊門戶入手,從基本的SEO做起,奠定平臺流量第一步。後來逐漸發現UGC平臺發展迅速,而同類產品(西祠戶外版)體驗非常糟糕,竊以為找到了切入點。然而,單純的UGC累積用戶非常難,且盈利模式也不明朗,於是想到了做戶外行業B端的營銷運營平臺。希望戶外俱樂部能夠基於平臺進行活動運營和在線電商操作。

滿足用戶對戶外資訊的瞭解?8264已經很全面;

滿足用戶對於戶外社交的需求?在外,西祠,群組已經很多,且我們的體驗並未顛覆性改善;

滿足B端商戶在線運營的需求?行業尚不成熟,俱樂部大多未企業化運作,而我們無力承擔風險。

總結:尋找項目價值點不應是盲人摸象,不能管中窺豹。而應該深入瞭解行業痛點,並找到合適有力的方式把價值呈現出來。這一點在創業之初就應確定下來。踩著石頭過河,這是大企業才有的資本。

三,創業公司做事,保證效率最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爭先恐後的互聯網創業圈裡更是如此。可能慢了一步,就會被其他公司超越。而最可怕的是,創始人或者創業團隊人員,有些卻還端著大公司的姿態和清高。搞很多虛頭巴腦的形式會議和洗腦討論。

俗氣一點,創業項目的搭建類似於建房子。初期應該確定的是打地基,定框架,找建材。而不是整天陷入豪宅建成後的舒適幻想,討論裝修風格,甚至為起個宅名而爭執不下。回顧這幾年的工作參與,我們整體都陷入了太多的細節。除了創始人,其他人都悶頭做事,幾乎沒有人去考慮項目定位是否合理,市場危機是否存在等這些要命的問題。

總結:在創業之初,核心人員要充分討論項目的可行性,盈利模式,項目進度等核心問題。哪怕爭吵不休都沒關係,千萬不要一開始就陷入畫漂亮的原型圖,寫規整的文檔這些事情上。當前提都鋪墊好,這些成品都是順其自然的。

四,妥善處理團隊間微妙的人際關係

創業團隊的關係不僅是同事情,也不是歃血為盟的兄弟情,更不是職場中上下級。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項目最終是要靠團隊去執行,而充滿隔閡的人際關係將是團隊中的定時**。

很多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在之前可能是在某公司擔任主管/經理等管理職位,很容易將之前的工作習慣帶到創業團隊。頤指氣使或是固執強硬都是讓人不舒服的狀態。創業團隊的組建,創始人是核心,除了對項目的信心以外,更多看重的是創業人的個人魅力。(前瞻思維,眼界大,專業強,情商高)

總結:越是人少的團隊,越是應該推心置腹地為項目而努力,而不是三五成群抱怨。所有工作相關問題都要拿到檯面上來說,哪怕是對個人處事方式的不爽,也要讓對方知道。累積的怨氣比爆發的怒火更可怕。

五,至少有1個人是行業資深人士

“互聯網+”的意思是,至少會結合一個傳統行業,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互聯網的優勢,撬動更大的市場。沒有一個互聯網項目是能夠脫離傳統行業,傳統需求的。那麼,也就要求著團隊中至少要有對此行業深入瞭解的人士。

阿里巴巴發展得這麼大,產品經理還經常需要去走訪中小企業瞭解需求,對行業做深入的剖析才能做出切中痛點的完美產品。對創業公司更是如此了,如果沒有行業資深人士,那麼項目推進將會困難很多,甚至需要全員投入到調研工作。

有行業資深人士有什麼好處呢?第一,他會告訴團隊,這個行業目前的狀態,問題所在。第二,他可能會有一些行業人脈,資源,方便快速拓展市場。第三,在產品設計階段,也能夠更接地氣。

而我們當時,團隊清一色的互聯網人,沒有一個人對戶外,對旅遊行業有過深入瞭解。即便是不斷約談戶外俱樂部的人,參與活動也都僅是皮毛。

總結:深入瞭解你所要拓展的行業吧,這真的很重要。哪怕去調研,哪怕去請顧問,都比自己胡思亂想靠譜得多。最好是能將行業內專業人士請過來一起加入項目推進。

以上簡單總結了五點,回想起過去斷斷續續的創業嘗試,感覺自己踩爆了很多雷。痛心疾首又無可奈何。

還好在青春年少時嘗試過,還好自己有過一次奮不顧身的經驗。但這一切都太稚嫩,希望能夠積累能量,有機會再來過。



環球科技最前線


以我對互聯網經濟的理解,我認為本地生活服務是最好的一個切入點,對商家可以帶來引流,對消費者可以帶去實際優惠。所以這個模式在構架上只需要做好4個方面即可。

1、平臺架構

2、產品端

3、銷售端

4、客服端

平臺架構——現在有很多現成的分銷模塊可以直接使用,如果需要自己開發,幾個技術人員就可以完成。

產品端——只需要跟本地商家談好套餐合作,以一個遠低於美團的方式限量搶購

銷售端——利用自有粉絲以及分銷渠道進行搶購

成本分析

這種模式的唯一成本是服務器、模塊開發和人,人的費用佔大頭,但同樣人可以帶來流水和收益,舉例每個人每個月可以談15個產品,每個產品銷量500件,單件利潤3塊,則利潤22500元。(這個利潤是已經除去分銷佣金之後的毛利,純利則是再除去產品人員的提成即可)

所以前期投入是用不上200萬的。

另外如果只是憑感覺就入行物聯網結果會很慘,因為現如今粉絲成本太高,要達到高粉絲量再變現,前期投入會很多。所以生活服務類是非常好的一個切入點——產品0成本,解決行業痛點。


創業者辜文強


勸您再想想,不要做系統開發相關的任何東西,一個前端,一個後端,兩個原生,一個h5,一個ui,一個項目經理,這是開發團隊最低配置。因為你每個崗位只有一個人,那麼都需要中高級人員,7個人,每人工資至少兩萬。一個月14萬。我還沒算任何的其他的投入。你算算你的兩百萬夠燒幾個月。


MKevin


我現在是做互聯網加實體,VR全景拍攝的,隨著5G的到來,肯定會形成行業並且迎來爆發,我也是衝著商機和前景來的。因為選擇實體行業創業,不如選擇服務於實體也,VR全景就是給線下實體行業做宣傳,客戶面對工廠企業,景區,學校,醫院,餐飲,娛樂,住宿,家裝建材等等,進行VR全景的拍攝製作和引流宣傳,市場空間非常大,把線下實體行業內外實景真實立體的還原到互聯網,目前一個場景500-1000,每天單子不斷,一個人就可以操作,投資6萬左右就可以,只要肯努力,上天不會虧待任何人



VR全景找我


我說個項目,你的資金可能還不夠啟動,做起來要麼自己先死,要麼乾死阿里 。猶如當年的萬網boss預測 阿里會超過,慧聰一樣。慧聰boss笑的很甜,不知他現在又有何想法 ,只能說一個時代的開拓,需要一個新興的產業的祭奠支持。

近些年的電商平臺很起色,有人說下個十年是健康 醫療 領域的突破口,不可否認,隨著人類 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的渴望,遠勝於自己的慾望。醫療行業的信息整合由至今,我們仍然還沒“做到”被“莆田系”所提供參考,說白了 他們抓住了一個新的互聯網創業風口,

但是 互聯網 宗旨 還是 資源共享 ,免費 付費 之分,那麼一個新的領域即將出現。將會是什麼呢? 我的預測是 現如今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物品越來越多,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 一個很好的想法出現了 ,能不能做一個 類似產品庫的網站集合,現如今 雖有百科,,電商旗下眾多產品的集合,但在巨大利益大沖擊下,很少再去想下一步我們該如何優化一下自己的產品 ,比如 百度搜索引擎 是不是要做出一些 百度 2.0的版本升級呢?百科的信息蒐集不錯,但是卻沒做出一個類目庫,讓訪問者有更好的 搜索使用體驗。搜索動物 搜一個確實顯示一個,但是 能不能 做個庫 把全世界 已知動物 做一個 集合 ,動物的百科介紹包括 叫聲 ,種類 ,分佈等眾多屬性。好比 古人 四庫全書 ,永樂大典 ,現下,為人類做出貢獻可以開發一個 信息庫的網站,有了這個超全的信息庫,開網店 還需要 挨著拍照片上傳嗎,只需要 選擇自己經營什麼產品即可,或者作為收藏者角度 ,分享一些自己收藏的物品,,還有各種含有版權的東西 音樂 書籍 視頻 , 等 可以蒐集全部 免費的開放免費分享 ,收費的 開啟 收費模式。宗旨 開發一個 功能強大的集合眾多網站平臺為一身的一個綜合 產品庫平臺,可以 以各種身份註冊 學生 ,教師 ,作家, 收藏家, 攝影愛好者 等。(資源整合)這麼一說這不就是 搜索引擎嗎? 我想說 這種思路類似於 整合各種有效資源,在同一平臺發佈展示,取代 搜索引擎網絡爬蟲抓取數據,中國人自古喜歡 建功立業 ,名流千古。廢話不廢話 ,思路可能不是很清晰 ,但是這是未來一個互聯網的發展突破口。類似一個強大的SNS社交產品庫平臺 。不同用戶使用不同的資源 ,分享自己的收藏 ,音樂 作品, 寫作,強大的產品庫的蒐集 ,可以幹掉不少虛假的產品,


戴勝玩科技


做代理商吧。自己研發項目,兩百萬太少了。

比如你代理某個在線教育的學習卡,賣一張就賺一張的錢。不要覺得做代理沒有逼格,能賺到錢才有逼格。

再有逼格的互聯網項目,本質上也是買賣。喬布斯當年改變世界的夢想也是建立在賣Mac的基礎之上。

如果你認同做代理,那麼考察代理的對象最重要的事情了。怎麼考察了呢?

一,直指要害,問對方有什麼產品,產品賣給那些人,進貨價多少,零售價是多少?凡是不能清晰明瞭地提供這些信息的項目暫時可以排除了。

二,只談夢想,概念和技術這些因素,至少說明項目還沒有落地。這個情況風投可以玩,但不適合代理商玩。未來很美好,還隔著今天明天和後天。

三,查查企業信息。瞭解一下股東結構,有沒有官司,有沒有勞動仲裁。

四,儘可能找找裡面的員工聊聊,他們比外人更瞭解真實的情況了。

五,儘可能找虛擬產品。不用庫存,沒有發貨換貨退貨這種事。

找到一款好產品不容易,祝你發財。

我是那我拍,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歡迎評論,私信交流。


那我拍


單純做互聯網的項目,200萬還真不夠用,主要是人力資源燒不起。建議做互聯網+類項目。互聯網+項目裡個人感覺穩妥一點的是互聯網+私域會員電商。

最初起步可以考慮做城域網➕為主,互聯網➕為輔。這樣人力成本和辦公成本可控,滾動式發展,在三四線城市可以支撐三年左右,會員數量累計一個基礎量,接下來玩起來就簡單多了。在一個三四線城市,有一萬私域電商會員就會活得很好。

私域會員電商的幾個關鍵點。一是選品,造品。同樣是賣牛肉的為什麼你那麼優秀?(精分市場比如專盯廚房場景)同樣的牛肉為什麼經過你某個細節的改進就能形成鮮明的對比?(盯住牛肉消費過程中的衝突)二是模式,拼團➕年費會員。拼團是個好工具,是小成本創業啟動的好方法,解決傳播和引流。會費在引流過程中篩出來,對應精品。三是運營,不多說,和電商內容差不多。四是傳播,產品場景視頻化,分發。五是客服,包括會員線下活動。

總體說來,200萬不多,也不少。如果想做互聯網獨角獸,恐怕是不行。如果依託一地一品踏實做點剛需電商,成功的機會還是有的。這個數目適合滾動式發展,不適合賭博式投入。



沃草優品


哥,你有200萬,你搞啥其它項目啊,你就這樣首先來一場招聘“只招有特殊才藝的人,一定要有特點,會侃的,會演的,能唱的,能吃的,能做飯的”籤個合同,底薪1W+提成,工作內容就是拍抖音、搞直播,講段子,輸出內容,在找兩個牛逼點的製作,你只負責看著他們幹活,幾個月時間總有人能火起來,只要人火了,還怕沒錢賺的嗎?哥,就是一說.....一說....沒其他事兒我走了


創客站


可以投資電影。像暑期檔的哪吒魔童降世,1600位投資人平均投4萬,票房高達49億。出去一切,到手82萬左右。好電影份額不多,票房猛,分的自然多。我準備投第三部電影了 ,大製作公司,明星陣容實力強大到無可挑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