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人物绘画是明清瓷器图案装饰领域里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到淑女高士、神仙罗汉,以及传说演义里的各类人物等。在这些题材中,以隐士为主的“高士图”清新高雅,构图简练,对提升御厂瓷和民窑瓷器绘画的格调与品味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明成化 斗彩高士杯 故宫博物院


一.“高士”

汉语辞典中,“高士”解释为“志行高尚之士,古代多指隐士。”《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有“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这里的“高士”一般可以理解为志行高尚、目光高远、高雅博学的人。他们往往清高不仕、隐居山野,所以“高士”极易与“隐士”紧密联系。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明天顺 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 故宫博物院


二.历代高士图的主要内容

历来文人都向往志高博学,反映在他们书画中的高士题材也不少,最终影响到景德镇的瓷器绘画、制作。总体来看,明清官窑瓷中出现的高士图主要有以下几种: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明万历 青花四爱人物八方盖盒


1.王羲之爱鹅

王羲之的书法被历代大家推崇,其爱鹅的故事也家喻户晓,世间流传他曾“写字换鹅”,《晋书·王羲之传》记载:“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由于王羲之在书法界的知名度,他与鹅为中心题材的图案在明代官窑瓷中时常可见,称得上是当时高士图的主要代表之一。另外,因为他写过《兰亭序》,所以也有“王羲之爱兰”一说。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明万历 青花龙凤纹羲之爱鹅图盘


2.茂叔爱莲

茂叔即周敦颐,原名敦实,为避宋英宗之讳改名敦颐,字茂叔,道县久佳乡楼田村人,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家庭。后筑室于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取故乡营道的濂溪来命名,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的政绩、易学造诣都比较突出,他的散文名篇《爱莲说》脍炙人口,文中作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显示出他的高远志趣,在社会上流传深广,影响较大。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清乾隆 唐英爱莲说墨彩笔筒


4.孟浩然爱梅

古代爱梅的文人墨客很多,除了上述的林和靖之外,孟浩然也是其中之一。他曾头戴浩然巾,于风雪中骑驴过灞桥踏雪寻梅,后世经常绘画引用。“孟浩然爱梅”与“林和靖爱梅”比较类似,容易混淆,绘者多用驴、鹤来区分彼此。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明万历 御窑青花四爱图大罐


5.陶渊明爱菊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陶渊明的著名代表作之一,他一生深受老庄思想影响,企慕隐逸,放弃仕途,归隐田园,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同情农民疾苦,幻想平等幸福,创作了世人皆知的《桃花园记》寄托乌托邦式的幻想生活。“陶渊明爱菊”引申自其《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也写过“晋陶渊明独爱菊”,因此世人多将该人物并列为四爱之一。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清康熙 青花携琴访友图三足笔筒


6、伯牙携琴访友

俞伯牙是春秋时人,善弹琴,被后人推崇为“琴仙”,据传《高山》、《流水》、《水仙操》都是他的代表作。伯牙所奏《高山》、《流水》曲意皆被钟子期悟出,誉为“知音”。后来他携琴拜访子期,闻知已死,痛心之余摔琴绝弦以谢知音,并言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其实,喜欢弹琴的文人很多,自古都说“知音难求”,因此携琴访友也是墨客人生的一大幸事。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清顺治 青花幽居对弈图莲子罐


7.操琴吹萧与对弈图

“操琴吹萧”在成化官窑中经常使用,易与“携琴访友”联系在一起。历史上钟子期的最大特点是“擅听”,不曾闻过与俞伯牙合奏,所以该图人物与俞、钟无关,应是普通文人悠闲生活的写照。对弈也是古人消遣、娱乐的常见方式,明清瓷中使用也较多。设计者为烘托气氛,经常让对弈者端坐青松之下,构成“松下对弈图”。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清雍正 粉彩竹林七贤图大笔筒


8.其它

除了以上这些题材外,“竹林七贤”、“米芾拜石”等也比较有名。“竹林七贤”大多描写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放旷不羁,在竹林下酣歌纵酒的情景;“米芾拜石”源自《宋史·米芾传》中记载的:“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日:‘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明正统 青花梵文携琴访友图大罐


三.高士图在元代景德镇制瓷中的应用

湖北省武汉市文物管理处所藏一件元青花梅瓶(图1)使用了“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梅鹤”,即人们常说的“四爱图”。类似纹饰在明代成化、嘉靖、万历等时期都被御厂使用过,虽然“四爱”内容略有变化,但多少能够反映出元代高士图对明清两代御厂绘画的影响。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湖北省武汉市文物管理处藏


四.高士图在明代瓷器中的应用

明代永乐时期御厂最初使用人物图案,以侍女、婴戏为主,偶尔出现胡人舞蹈,高士题材暂时未见。宣德制品继承永乐遗风,最终形成常说的永宣朝“女多男少”装饰特点。高士图在天顺官窑中已经出现,因为资料太少,所以本文不去深入,估计正统、景泰、天顺三朝为明代高士图制作的初期阶段。成化朝的高士图出现较多,内容仍以“四爱”为主,加上携琴访友、合奏、对弈等,让人感觉当时的高士图创作已经相当成熟、活跃。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明成化 斗彩高士图杯 故宫博物院


高士图在成化朝的大量制作及迅速发展与统治者的思想意识有很大关系。宪宗朱见深是明英宗长子,不满两岁时,其父皇亲征瓦剌被俘,即“土木之变”。叔父(景泰帝)监国,见深随后被立为皇太子,但景泰三年(1452年),被叔父废为沂王,赶出太子东宫。后来“南宫复辟”,于天顺元年三月再次被立为皇太子。他幼时深受叔父排挤打击,早年受尽坎坷磨难,经历数次大起大落,这些世态炎凉无疑使他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产生无限向往,后来反映在官窑瓷绘画上,带动了御厂高士图的兴起。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明万历 青花“四爱图”连盖大梅瓶


四爱题材在嘉万时期制作也不少,因为道教意识浓,所以人物的衣着打扮经常带些道家色彩。比较明代各时期制品,让人明显感受到成化朝不论造型、绘画水准,还是制作工艺都很讲究,因此可以推举为明代高士图制作的黄金期与顶峰。

康、雍、乾三朝,御厂瓷制作更加讲究,官窑瓷在绘画水准、制胎精细等方面更加挑剔,于是制品表现出来的文人气息也更浓,促使高士图制作再次进步。与明代相比,清代高士图制品的发展主要突出在造型、绘画内容以及彩料等方面。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清雍正 斗彩四爱图方瓶


1.造型方面

明代高士图制品主要有梅瓶、罐、碗、杯等。相比之下,清代御厂因为发展创新,造型也比以往复杂许多,比如高士图在花盆、笔筒等中都被大量应用。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雍正仿成化斗彩高士杯


2.绘画内容方面

清代高士图的绘画内容与明代相差不大,仍以四爱、弹琴、对弈等题材为主。“竹林七贤”、“米芾拜石”出现较晚,算是较有清代特色的高士图代表。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清雍正 仿木纹釉墨彩山水高士访游图笔筒


3.彩料方面

明代高士图的官窑瓷代表作主要以青花、斗彩、五彩为主,清代彩瓷发展壮大后,粉彩、珐琅彩、又成为主流被大量制作。


(解读)明清瓷器纹饰“高士图”


王少维 浅绛彩携琴访友图瓷板


六.总结

从明清瓷器的纹饰发展看,高士图可以说是各时期人物画制作的突出代表,极具文气的绘画给御厂瓷增添了很多书卷气息。在这些制品中,成化朝最有作为,其绘画文饰被后世大量沿用、继承,为以后的高士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康、雍、乾三朝瓷的再次奋起又为高士图制作带来生机,不少隐士重现官窑瓷表面,用名人逸事来记录、描述那些动人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