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堆積如山,價格低至3毛錢1斤

甘肅禮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蘋果的主產地之一,全縣有三分之一的耕地都是種植蘋果,這個縣有一半人口,也都在從事與蘋果相關的產業。10月上旬,在甘肅省禮縣,一輛輛滿載蘋果的三輪車、大貨車在路上飛馳,售賣蘋果和討價還價的小販佔滿了公路兩邊,一些果子由於存放時間過久,已經開始腐爛。

蘋果堆積如山,價格低至3毛錢1斤

甘肅禮縣蘋果豐收卻堆積如山 過去每斤五元錢的蘋果現在低到1毛錢一斤!

據果農反映,今年蘋果價格突然一落千丈。去年能賣到五元錢的蘋果今年最低只能賣到三四毛錢,如果賣到果汁廠,價格更是低到1毛錢一斤。種了這麼多年蘋果,從來沒有碰到過這麼低的價格,現在像拳頭一樣大的蘋果依然堆了很多。

記者瞭解到,今年比起往年的蘋果產量大,是多年不遇的蘋果豐收年,豐收但是沒有價錢。農藥、化肥、運輸費,不算人工成本,現在賣的話也就是不賺不賠。禮縣某果業收購負責人表示:一開始收蘋果時,自己還是直接用現金支付給農戶。但果子越收越多,現在已經支付了三百萬元,還額外欠了銀行四百萬元,已經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給果農,只能不收或者以賒帳的形式來勉強收購。現在有十個冷庫,每個冷庫的容量是八百噸。往年,只收到300萬斤,今年估計總共要收超過一千萬斤的蘋果。但是以往每斤蘋果可以賺到5毛錢的淨利潤,現在每斤只有3毛錢的利潤。他目前的收購價是2元錢,眼看著蘋果價格在不斷下降,自己也有點不敢收了。

富士蘋果今年銷售情況也並不樂觀 高端市場潛力巨大 一公斤能賣30、40元!

小小的一個蘋果,價格翻轉的速度,是果農們難以預料的,上半年還做著發財的夢,秋天一到,迎來的卻是慘淡的行情。外地客商在持幣觀望,當地企業降低價格展開收購,一個豐收年,禮縣的蘋果為何就是賣不上價錢呢?

蘋果是禮縣的支柱產業,禮縣農業農村局提供的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蘋果種植面積為46.5萬畝,此後種植面積以每年1萬畝左右的發展規模遞增,2018年種植面積達到60萬畝,加上種植技術不斷提高,蘋果產量逐年增加。2019年預計全縣蘋果產量將超過34.6萬噸,同比增長超過了25%。不僅在禮縣,全國蘋果產量增長也十分迅速。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蘋果產量僅為2734萬多噸,2017年已經達到4139萬多噸,而國內蘋果每年需求量大約在3100萬噸左右。供求關係的轉變,直接影響了市場價格。

儘管蘋果銷售堪憂,但是甘肅省隴南市禮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春暉還是看好蘋果產業:線下銷售、網上銷售,還有做出口的兩三個龍頭企業,讓他們繼續出口,幫助農民銷售。當地政府也已經開始意識到蘋果市場供大於求的現狀,他們正在轉變思路,尋求高端果品的市場。

據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海升果業技術人員劉敬軍表示:影響不大,因為高端市場的消費水平都是比較高。前兩天我跟西安市場發的價格是一公斤20元。一旦進入超市,一公斤達到15、20元,甚至達到30、40元。

關注微信公眾號:水果觀察( ID:Fruit_observer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及行業深度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