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圈地大健康 双11前“剁手”民营体检市场

阿里圈地大健康 双11前“剁手”民营体检市场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见习记者 何青汉 北京报道

继年初对爱康国宾私有化完成后,另一家民营体检市场领军企业美年健康(002044.SZ)也与阿里巴巴联手。

10月27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年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以及其他股东于25日向阿里巴巴、杭州信投、上海麟均出让占总股本共计16.16%的公司股份。受此消息提振,28日美年健康股票开盘涨停,收盘价14.97元/股。本次股份转让后,阿里巴巴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美年健康10.82%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实际上,阿里巴巴近年来在“大健康”版块不断布局,其控股公司阿里健康(00241.HK)集中于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互联网医疗等业务;阿里巴巴一年之内又拿下民营体检市场两巨头,释放出阿里巴巴打通线上、线下,打造医疗健康产业生态链的信号。10月28日,《华夏时报》记者就收购一事联系阿里巴巴集团,对方则表示“以公告为准”。

接连出手民营体检市场

此次股权受让后,阿里巴巴一跃成为美年健康二股东。

根据美年健康股权转让公告,美年健康控股股东上海天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天亿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美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股东以总价72.65亿元的价格,将总计16.16%的公司股份转让给阿里网络、杭州信投、上海麒钧。本次股份转让后,阿里巴巴以及一致行动人将持有美年健康10.82%的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美年大健康集团董事长俞熔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占股份总数的22.88%,俞熔仍为美年健康的实际控制人。

实际上,在美年健康之前,阿里巴巴早已将触角伸向民营体检市场。

去年3月,爱康国宾宣布接受阿里系的私有化要约。今年1月份,爱康国兵宣布完成私有化,其买方团为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云锋基金、博裕资本。据了解,私有化完成后,阿里巴巴控制的淘宝中国控股和Treasure Cottage Limited间接持有爱康国宾股权23.8%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美年健康的收购以及早先对爱康国宾的私有化与阿里巴巴旗下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健康并无直接关系,但阿里健康去年起便开始涉足体检、医美等消费医疗场景。

切入线下市场背后深意

阿里巴巴对于医疗健康领域早有布局,但在此前布局中大多聚集于线上场景,并未实现与线下环节的打通。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便与云峰基金收购中信二十一世纪,后又将其更名为阿里健康,业务集中于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

据了解,阿里健康包含医药电商平台、医药自营、消费医疗等业务,其中医药电商自营业务为其核心营收来源。根据阿里健康今年5月发布的2019财年报告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健康营收50.96亿元,其中医药自营业务录入营收42.26亿,占比总营收超过八成。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健康消费医疗业务发展势头迅猛。据了解,其消费医疗业务布局与体检、医美、口腔、疫苗等大健康服务类领域。财报显示,2019财年阿里健康来自消费医疗业务的收入为1.28亿元,同比增长275.5%,全年GMV同比增长超过140%,但该业务在全部营收贡献中尚不足3%。

尽管就此次收购阿里巴巴集团并未做出回应,但不难看出其整合现有资源,打通消费医疗线上、线下场景的野心。阿里健康财报中也表示,“消费医疗业务已成为本集团下一步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又一个强劲引擎。”

中国健康体检为千亿级市场且前景巨大,根据易观发布的数据预测,2022男,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将达到4650.52亿元。即便公立医院体检占据着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民营体检仍具有超百亿市场空间。

在民营体检领域,美年健康、爱康国宾、慈铭体检原为国内民营体检市场的三大龙头企业,此前美年健康曾收购慈铭体检。在阿里持股爱康国宾与每年健康后,在民营体检领域话语权日益提升。

其实,也不难理解阿里巴巴积极布局线上市场的举动。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线上渠道获取的数据较为单一,难以形成有价值的健康档案,而体检作为线下健康数据和主要流量入口和数据来源,可以为形成较为完整的健康档案提供支持。

随着此次战略入股美年健康,阿里大健康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得以补全,其对于医疗健康产业链条的布局也更加完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