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領先世界的日本遺留技術——瓦軸 東北落寞輝煌一去不復返


新中國建國以來,各項高新技術從有到無,高速發展,許多技術都依靠自主研發達到了領先世界的水準。但有這樣一種技術,從抗戰時期日方建廠時技術就領先全球,到了當下依舊是中國第一,世界第十二的技術——瓦房店軸承製造技術。(圖為:瓦軸的編外生產車間。圖/文:白凱基。拍攝於:遼寧大連2019年。)

抗戰時期,,東北三省被佔,日本在這裡建造了許多工廠,為他們生產製造零件,瓦軸就是其中的一個知名工廠,抗戰結束後,瓦軸的技術留了下來,從1949年到現在為中國提供了大量的機械軸承。(圖為:正在做工的工人們。圖/文:白凱基。拍攝於:遼寧大連2019年。)

在多年的發展中,中國技術高速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瓦軸的軸承技術也從業界大哥大變長了眾多廠商的好兄弟。(圖為:剛生產出來的零部件。圖/文:白凱基。拍攝於:遼寧大連2019年。)

在發展中歷程中,瓦軸將老舊技術出讓,只保留高精尖技術,才保留了現在的技術地位。。(圖為:瓦軸曾經的正統生產車間。圖/文:白凱基。拍攝於:遼寧大連2019年。)

圖片中的車間曾經也隸屬於瓦軸,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變革,設備的淘汰,這樣的軸承製造設備早已被瓦軸淘汰,現在只能做一些低技術,低精度的零部件。(圖為:正在工作的工人。圖/文:白凱基。拍攝於:遼寧大連2019年。)

工人們還使用著老舊的生產技術,大多數都是手動“自動化”。(圖為:正在打磨零件的工人。圖/文:白凱基。拍攝於:遼寧大連2019年。)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重心南移,南方的機械製造技術發展很快,已經有了和瓦軸平起平坐之勢,這樣的老舊廠房南方是完全沒有的。(圖為:正在傾倒生產廢料的工人。圖/文:白凱基。拍攝於:遼寧大連2019年。)

圖中的工人正在打磨著零件,操作手法還很原始,置身這裡彷彿回到了80年代。(圖為:打磨工具的工人。圖/文:白凱基。拍攝於:遼寧大連2019年。)

工人們的照明還在依靠著白熾燈,光線不足,工人在這裡工作很是需要小心工作。(圖為:打磨工具的工人。圖/文:白凱基。拍攝於:遼寧大連2019年。)

和我們心中想的明亮 寬敞 整潔的高大上車間相比,這裡完全是反了過來,中午的時間這裡也很是昏暗。(圖為:生產車間整體環境。圖/文:白凱基。拍攝於:遼寧大連2019年。)

北方經濟蕭條,人才流失嚴重,來這裡的幾乎都是一些大專生。瓦軸曾今的編外部門都是大家擠破腦門想進的,如今真的是輝煌一去不返了。(圖為:正在工作的90後小哥。圖/文:白凱基。拍攝於:遼寧大連2019年。)

未來希望這裡也可以與時俱進,也可以成為國外那樣的高精尖技術產房。將如此老舊技術更新換代。(圖為:工作間環境。圖/文:白凱基。拍攝於:遼寧大連201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