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相奇怪、爱吃软饭的深海丑鱼——鮟鱇鱼

在环境险恶的海洋里生活,每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鮟鱇鱼常年居住在200~4000米的深海,自然得想办法练就一身震慑力十足的本事来防身。深色的皮肤是它的保护色,而肥大的体型和狰狞的一口尖牙利齿则让它树立了崇高的威严。它的体表没有鳞片,却遍布了粗糙起伏的皮质。这样的形象也难怪人类把它列为丑鱼的榜首。然而庞大的身躯作为累赘使鮟鱇鱼游泳相当困难。它大部分时间都栖息在海底,用鳍棘支撑着身体缓慢爬行。个别种类有时还伪装成岩石一动不动,伺机恐吓别的鱼一个措手不及。

揭秘长相奇怪、爱吃软饭的深海丑鱼——鮟鱇鱼

鮟鱇鱼虽然游泳技能值低,却是一种凶残的食肉动物。在猎物面前它可不会手软,伸缩自如的下颚和胃能够在捕食的关键性时刻迅速扩张。以至于一些体型比它大两倍的鱼类也难免沦为它的食物。而锐利且向内倾斜长牙一般不会让落入它口中的猎物有机会逃走。它凭借着强硬的武器在自己的海域里所向披靡。如果非得从它身上找些美感,那大概就是它背鳍上悬挂的一只发光“钓竿”了。这只“钓竿”其实是它的鳍状脊椎延伸出的发光器官,它像灯笼一样发出明亮的光。

揭秘长相奇怪、爱吃软饭的深海丑鱼——鮟鱇鱼

鮟鱇鱼的“灯笼”油纸是它皮肤上的囊状皮瓣,蜡烛则是上百万只会发光的共生细菌。它的皮瓣中存在着无数的发光腺细胞。共生细菌无法合成自身生存需要的化学物质,腺细胞恰好能满足它们的需求。于是发光菌自觉进入开放式的腺体中,与鮟鱇鱼共度此生。鮟鱇鱼会发光的脊椎不仅为它在阴森的海底探明方向。更重要的作用是作为诱饵吸引其他动物鱼。把异种鱼类吸引过来成为它捕食的猎物。而同种异性鱼类则被它色诱来完成繁殖需求。

揭秘长相奇怪、爱吃软饭的深海丑鱼——鮟鱇鱼

起初科学家们捕捉鮟鱇鱼进行生物研究,却发现无一例外的是雌性个体。而许多鮟鱇鱼身上常常有一条条的小鱼用嘴吸附着外表皮。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应该是幼鱼在吮吸母亲的营养。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都没有发现雄性鮟鱇鱼的踪迹,直到1924年,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好奇地解剖了附着在雌性鮟鱇鱼身上的小鱼。他惊奇地发现这并不是人们一直误以为的雌性鮟鱇鱼上的幼鱼。而是拥有完整性器官的成年雄性鮟鱇鱼。这实在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因为雌雄鱼的体型达到了少则几十倍,多则数百倍的巨大差异。然而在物种延续的重要任务下,体型悬殊的它们进化出了独特的繁殖方式:弱小的雄性鮟鱇鱼在体型上不占优势,在竞争激烈的深海中寻觅食物十分困难。它们自身能力达不到,就想办法从别人身上找依靠。雄性鮟鱇鱼为了生存,只好甘心于“吃软饭”。在生计面前,尊严和身体都已经不再重要,这“软饭”吃起来,它能不香吗?

揭秘长相奇怪、爱吃软饭的深海丑鱼——鮟鱇鱼

然而对于雌性鮟鱇鱼来说,蜂拥而至的雄鱼必然无法确保它对爱情的专一。一条雌鱼上附着多个雄鱼精囊也是常有的事。目前捕捞发现最“花心”的雌鱼身上就携带有8个异性。而追究雄性鮟鱇鱼拥有迷你身型的原因,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的进化结果。环境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原本体型较小的雄鱼只好尽可能地降低自身代谢成本。于是它选择了一种极端的自虐式方法——减小体型。娇小的身躯自然会对原本的器官造成挤压破坏。消化道无法完全发育,直接导致了其发育不良。而性腺也只有寄生于雌性身上才能发育成熟。于是在茫茫大海中寻找托付终身的交配对象,成了雄性鮟鱇鱼解决温饱的首要任务。

揭秘长相奇怪、爱吃软饭的深海丑鱼——鮟鱇鱼

鮟鱇鱼独特的繁殖方式与两性差异可谓突破了人类固有的认知。然而对于具体的融合机制却仍然是个笼罩着迷雾的谜团。人们惊奇于此的同时,正不断探索着未知的奥妙。也正是源于对自然界的强烈好奇,科学发展的触角才延伸得更加广泛和深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