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证凉州贤孝源于西夏

非遗文化 | 再证凉州贤孝源于西夏

赵大泰 凉州贤孝博览馆

(本文3808字,阅读需要约9分钟)

一、凉州贤孝简介与贤孝概念界定

凉州贤孝,是流布于武威市以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古老的叙事性民间说唱艺术,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唱凉州贤孝的一般为盲人,主要用三弦作为伴奏乐器,所以当地人称作“瞎弦”。盲艺人为了谋生,往往会兼做占卜算命的行当,所以也被称作“瞎仙”。在文盲遍地的时代,能说会唱的盲艺人也是难得的“文化人”,所以也被称作“瞎先生”。

凉州贤孝曲目丰富,有“二十四孝”,“三十六记”,“七十二案”之说,类别上可以分为国书和家书。国书一般讲述重大历史事件,演绎帝王将相、忠臣良将、英雄贤士的故事。家书一般讲述日常生活故事,演绎淑女烈妇、孝子贤孙、才子佳人的故事。无论是国书还是家书,都有很强的劝化属性,宗旨在于劝化听众“出世为贤,居家尽孝”,故名“贤孝”,也被称作“凉州劝善书”。

贤孝作为一种曲艺形式,在甘肃、青海都有流布。甘肃省内除了凉州贤孝,还有河州贤孝,流布于临夏回族自治州,还有永昌贤孝,流布于金昌市永昌县。在青海省东部西宁一带流布的则称作西宁贤孝,或称青海贤孝。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对“贤孝”这一概念进行定义,只有界定明确,才便于探讨其它问题。贤孝是流布于甘肃、青海地区的以劝化听众“出世为贤,居家尽孝”为宗旨的叙事性民间说唱艺术。贤孝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它有三大特点,一是流布于甘肃、青海两地,其它地方的民间说唱艺术不会使用“贤孝”的名称,如京韵大鼓、苏州评弹、陕北说书等;二是以劝化听众“出世为贤,居家尽孝”为宗旨,具有很强的教育属性;三是叙事性,贤孝是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劝化的教育目的。

二、再证凉州贤孝源于西夏

关于凉州贤孝的起源,众说纷纭。西夏学专家、武威人孙寿龄先生曾发表论文《凉州贤孝源于西夏》,该文有两大论点,一是凉州贤孝起源于西夏,二是三弦始创于西夏,是凉州人民的一大发明。

对于孙老本人,笔者满怀敬意,无意冒犯。对于孙老的两个论点,笔者赞同第一个,但认为其论据不足,需要或者可以补充更多的证据。第二个论点,笔者不敢苟同,文献资料显示,三弦的发明可以追溯到秦代。

(一)三弦的发明可以追溯到秦代

三弦,又称“弦子”,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其他少数民族也有类似三弦的乐器。三弦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三弦的音量较大,音色浑厚、粗犷、豪放,变化的幅度较大。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三弦分小三弦与大三弦两种。北方各种大鼓、单弦等曲艺,多用大三弦伴奏,南方的弹词类曲艺、昆曲等剧种和丝竹类器乐合奏,多用小三弦。

三弦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秦代。

一种观点,认为三弦是汉族人民的创造,“非胡乐也”,三弦的前身“弦鼗”,最早在秦代北方边疆的军队中使用。

秦始皇消灭六国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年)之后,征发黎民百姓去边疆修筑万里长城。为了调剂繁重的劳役,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以改造,在上面栓了丝弦,制成了圆形、皮面、长柄、可以弹拨的乐器,当时称为“弦鼗”,这就是三弦的前身。

清代毛奇龄《西河词话》中记载:“三弦起于秦时,本三代鼗鼓之制而改形易响,谓之弦鼗,唐时乐人多习之,世以为胡乐,非也。”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三弦来源于波斯,“真胡乐也”。

牛龙非在《古乐发引》一书中认为,三弦来自于波斯的长颈琵琶“pandoura”,而波斯正是与秦朝同时代的帝国。“pandoura”音译为“枇杷”,后来演变为“琵琶”。三弦原是“pandoura”的意译,所谓“弦鼗”正是从中国固有乐器——“鼓”之观念去认识西域东渐之便携式单弦乐器——“pandoura”的产物。

“弦鼗”在唐代又被称作“秦琵琶”、“秦汉子”。《唐书∙音乐志》所谓之“秦琵琶”者:“俗谓之秦汉子,圆休修颈而小,疑是弦鼗之遗制。”清代陈澧《声律通考》中也记述:“三弦即古之秦琵琶。”

最早出现“三弦”名称的文献是唐朝崔令钦的《教坊记》(762年),但其形制却记载不明,唐代十部伎中皆无三弦。

元朝时,三弦盛传于中原,是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当时曾称“弦索”。元代王实甫作词,清代沈远谱曲之《北西厢弦索谱》即以三弦为伴奏乐器。

到了宋元时期,三弦已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四川、河南、辽宁等地的墓葬中均发现了三弦的相关伎乐石雕、乐俑、壁画。

明代万历年间,徐会赢编辑的《天下通行文林聚宝万卷星罗》第十七卷中记载有三弦谱。明朝王圻《三才图》中之三弦图画,已如今制。

大量的证据证明,三弦这种乐器起源于秦代,唐朝以来就已经非常成熟,广泛流传于大江南北,并不是始创于西夏,也不是凉州人民的发明。孙先生提出的,在西夏辞书中有关于三弦的记载,将“三弦”用西夏音注为“桑冷讹”,汉字注曰“三弦”,只能证明三弦在西夏国内被广泛使用。

(二)凉州贤孝起源于西夏

凉州贤孝起源于西夏,有以下七大证据。

一是乐器方面。如前所述,到了宋元时期,三弦已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在西夏辞书中有关于“桑冷讹”(三弦)的记载,证明三弦在西夏国内被广泛使用。

二是曲牌方面,凉州贤孝使用的曲牌联套音乐结构在宋西夏时期已经非常成熟。凉州贤孝有数十种曲牌,每一个凉州贤孝艺人都掌握了若干种曲牌,在演唱时,根据结构、内容、情感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曲牌连缀成套曲以演唱故事。1907年至1908年间,俄国科兹洛夫探险队发掘西夏黑水故城,出土了一本《刘知远诸宫调》残卷。根据对残卷的研究成果,诸宫调在北方宋、辽、金、西夏广为流传,十分盛行,而曲牌联缀成套的音乐结构组织形式正是始于诸宫调。凉州贤孝中的曲目《李三娘碾磨》讲述的正是五代后汉皇帝刘知远和其妻子李三娘的故事。

三是在宋代,盲艺人说唱的艺术形式非常流行,当时的名称是“陶真”。南宋诗人陆游曾写《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其中第四首为:“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一般认为写的即是当时农村唱陶真的情况。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西夏与北宋、南宋征战不断,但文化上深受影响,所以“陶真”这样的民间说唱艺术传入西夏也是理所当然。

四是贤孝的地域分布与西夏的疆域吻合。前面提到贤孝分成凉州贤孝、永昌贤孝、临夏贤孝、青海贤孝,跨越甘肃、青海两省,这些贤孝种类各有特色,但有诸多类似之处,可以说同源异流。李元昊建立西夏时,已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 、凉 、瓜、沙、肃等十余州之地,即现今的宁夏北部,甘肃小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夏疆域与贤孝的分布范围基本吻合。但西夏的都城兴庆府(今天的银川)所在的宁夏为什么没有贤孝呢?这可能是因为蒙古人消灭西夏时,对兴庆府屠城,毁灭了西夏王族和西夏文化。但是,作为西夏陪都的凉州府,1226年被蒙古人和平占领,免于战火洗礼,所以贤孝文化就被较好地保存下来。

五是西宁贤孝的史实证明,教习盲人唱曲有着官方传统。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公元1400年(明代建文二年),西宁兵备道按察副使柯忠在城内北街创建慈善机构养济院,内有盲人教习唱曲。

西宁历史上存在的养济院,启发我们猜想,在西夏历史上应该也存在专门的官方机构,用来供养盲艺人,并为他们传授贤孝技艺。西夏党项族是一个战斗的民族,连年和宋、辽、金、蒙古作战,产生大量的残疾伤兵不可避免。如何供养这些伤兵,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而设立类似于养济院这样的机构,无疑是明智之举。当然,这仅仅是猜想,还需要求证。

六是河州平弦的存在,说明以三弦为主要乐器的说唱艺术曾经也是宫廷音乐。在河州,说唱艺术除了河州贤孝,还有河州平弦。在平弦艺人眼中,平弦为“细货”、“绸缎”,而贤孝为“粗货”。据艺人们传说,河州平弦最早是在古长安皇宫中演唱的,曾受到皇帝的钟爱,后来由丝绸之路向西传播。解放前后存在的行帮组织“三皇会”中,平弦艺人具有较高的地位,不受演出区域的限制,负责创新教授曲目。

河州平弦因为旋律音调平稳舒缓而得名,其唱词秀丽、曲调婉转、演唱形式文雅,明显属于三弦说唱艺术中的高档品种。而河州贤孝调少,唱词通俗,倍受大众喜爱,属于大众产品。

河州平弦的特点启发我们猜想,在西夏推广贤孝的过程中,或许也有分层次的安排。宫廷乐师们音乐文学造诣高深,负责为贵族表演,负责曲牌、唱词的创作与传授,大量的普通盲艺人则在学艺后为普通老百姓演唱。当然,这也仅仅是猜想,还需要求证。

七是西夏朝廷的大力推行是凉州贤孝产生的直接原因。盲人说唱艺术历史悠久,在中国有春秋时期的祖师爷师旷,在古希腊则有荷马。但直至西夏,盲人说唱艺术才产生了其分支“贤孝”,这是西夏朝廷动用国家力量大力推行的结果。

西夏乾顺与仁孝励精图治,使得西夏国力达到鼎盛,成就了两朝盛世。正是在这一盛世,文化事业昌盛,贤孝这一曲艺形式应运而生。在仁孝一朝,通过尊孔崇儒,办汉学,立唱名法,大量出版《孝经》等儒家书籍,使汉家的儒文化,在西夏政权的官僚阶层和普通大众中影响更加深入,全境内上下阶层都形成了讲贤孝、办贤务、说贤德、唱名法、立忠孝、敬老人的良好风气。因此在这个时期唱贤孝之风非常盛行,说贤唱孝已成为全社会一种最崇高,最受人欢迎的时尚,西夏大地到处传播着这种民间说唱艺术,教育感化人们树立忠孝、养贤敬老的高尚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凉州贤孝起源于西夏。这一结论,对于丰富西夏学的体系,更好地研究西夏的教育与艺术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凉州贤孝的后续研究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赵大泰,武威人,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硕士,致力于凉州贤孝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