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最動盪的週期!教練頻繁換,把“好運氣”也換沒了

2009年——2012年倫敦奧運週期,中國女排四年期間換了三任主教練,甚至前兩年就由三個不同的教練執教女排國家隊,每一個人的執教思路不同,也就在選材和陣容打法上面有著自己的思想。每一個教練上臺後,還沒來得及對自己的執教計劃充分施展,就因為成績不佳而告別女排。

中國女排最動盪的週期!教練頻繁換,把“好運氣”也換沒了

2009年新一屆中國女排組建,北京奧運會結束後,陳忠和沒有連任,排協對中國女排還有更高的成績期待,選擇了更為年輕的蔡斌。蔡斌有著“小諸葛”之稱,執教理念在國內教練中非常與國際潮流接軌,上任之初就提出了“梅楚變革”,把王一梅從大主攻拉到接應位置上,楚金玲來打大主攻,看中了楚金玲的進攻和網上高度。可惜短短五個月蔡斌的美好計劃破產,楚金玲的一傳始終沒練出來,王一梅二號位進攻也不習慣,打著真主攻假接應的位置。亞錦賽王一梅因傷缺席,決賽1比3不敵泰國,蔡斌未能繼續留在女排完成陣容改革計劃。

中國女排最動盪的週期!教練頻繁換,把“好運氣”也換沒了

2010年女排冠軍教頭王寶泉由於在天津女排帶隊有方,成就多年的霸主地位,從而接過了中國女排這塊燙手山芋。上任之初王寶泉便發出了豪言壯語,為了女排可以不惜犧牲生命。對人員的使用方面,提拔了年輕的楊捷、陳麗怡等人,並且繼續對王一梅進行接應改造。只不過伴隨著大獎賽成績不佳,惠若琪肩部脫臼以及王一梅對接應位置的諸多不適,王寶泉在大獎賽結束後宣佈辭去女排主教練一職,僅僅三個半月就辭職,成為女排在位最短的主教練。

中國女排最動盪的週期!教練頻繁換,把“好運氣”也換沒了

2010年世錦賽迫在眉睫,助理教練俞覺敏臨危受命,接過了女排教鞭。由於前任主教練王寶泉剛辭職,惠若琪又不能參賽,俞覺敏想到了老鄉周蘇紅,已經退役兩年的周蘇紅不顧困難欣然復出。只不過當時女排的主攻位置一傳薄弱,周蘇紅不復當年之勇,最終世錦賽僅獲第十名。眼見倫敦奧運會還有不到兩年時間,排協再去更換主教練恐對中國女排備戰不利,俞覺敏便成為倫敦奧運週期最長的主教練,直到奧運會結束 。

中國女排最動盪的週期!教練頻繁換,把“好運氣”也換沒了

在俞覺敏繼續留任的時間裡,2011年身體暫無大礙的惠若琪保障能力突出,王一梅進攻火力全開,副攻提拔了新人楊珺箐這樣的暴力副攻,網上長城徐雲麗日漸成熟,再加上週蘇紅接班人張磊的出色發揮,成功奪得一塊世界盃的銅牌,第一時間拿到了倫敦奧運會入場券。隨著2012年奧運會無緣四強,中國女排再次跌入低谷,俞覺敏結束了自己的國家隊使命。

中國女排最動盪的週期!教練頻繁換,把“好運氣”也換沒了

三個主教練都有自己的一套執教思路,只不過女排是一個集體項目,需要長期的訓練和磨合,想要取得好成績,更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倫敦週期的中國女排,國家隊主教練的頻繁更換,似乎讓這一支中國女排沒有了什麼好的運氣可言。

中國女排最動盪的週期!教練頻繁換,把“好運氣”也換沒了

從隊員來說,這一屆女排的隊員們還是相當有自己的技術特點的,只不過最後的時候運氣差了一點,輸給了幾乎沒有怎麼輸過的日本,真的是應了那句話,時也運也命也啊!所以不是所有人都像今天的郎平主教練有這般幸運,所有對的人湊到了一起,上下一心,成就了今天的中國女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