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特級教師:批評“國學經典”弟子規大火,勸各位家長要冷靜

本文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轉載請註明出處。全文一共1611字,閱讀大約需要13分鐘。

文 | 名師講學習方法

最近一段時間,《弟子規》這本古代兒童讀物,可謂十分火熱。

據有人統計,該書目前在市場上的版本已有數以百計,不僅被許多中小學、幼兒園,指定為孩子的“國學經典”讀物,還被改編為歌曲、舞蹈、動畫片;許多地區,甚至已開始要求孩子能夠對其全文背誦。

然而在不久前,北京市第四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李家聲在接受採訪時卻表示:

“有的書本絕大部分是糟粕,有的整體是糟粕,還是拋棄為好。比如《弟子規》,絕大部分是糟粕,全書充滿了封建奴化思想。”

在這位特級退休一線教師看來,如今有人一味提倡閱讀量,卻不予學生思考的時間,是一種走偏了的形式主義。他直言“偽教育”會把學生的才氣、興趣、創造力磨掉。

語文特級教師:批評“國學經典”弟子規大火,勸各位家長要冷靜

01 《弟子規》算不上是一本好的兒童讀物

作為北京市語文學科的帶頭人,中學語文教育學界的名師,李家聲老師的這番話,對於我們的家長老師來說,其實非常具有借鑑性意義。

以《弟子規》的內容為例,其與成書於宋朝、側重於自然知識的《三字經》不同,前者更趨向於以成人的口吻,向孩子灌輸、訓誡——各種倫理綱常、處世之道,並且在很多地方的表述,存在相互衝突的地方。

比如,書中一方面強調孩子要“言不諱”,另一方面又對孩子教導“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這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精神分裂式的教導。

還有書中“騎下馬,乘下車,過尤待,百步餘”,這樣的禮儀規範的教導,也早與我們的現代生活所脫節。

讓孩子這樣“囫圇吞棗”式地學習“古代文學”,而沒有做好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讓孩子形成一種僵化的東西,這其實妨礙了她的思考、思維,妨礙了她去接受新的東西。

語文特級教師:批評“國學經典”弟子規大火,勸各位家長要冷靜

02 對於語文新教改,大量背誦絕不是最後目的

高考古詩文背誦量大幅增加會傷害語文的“魂”!在澎湃新聞的採訪視頻中,李家聲老師談到,對於語文課改,李家聲表示,自己有“一千種焦慮”。

熟悉最近高考改革動向的人都知道,最近語文新教改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古詩詞背誦內容的增加。

“學習語文,絕不能僅僅是簡單粗暴地強調背誦,這是一種灌輸教育,是很落後的。”他希望大家重視語文,是要通過“語文學習”,能夠真正的明事理,而不是僅僅是為了考高分、上名校。學習語文,要培養實際的能力。

許多執迷於讓孩子背誦像“弟子規”這類內容的家長、機構,其實往往本身不瞭解“傳統文化”和“國學”,但是一聽這2個詞,知道最近這些內容比較火,就願意把孩子搞來去學、去背。

其實,孩子不是越背誦就能越“聰明”,或者有知識的。在我看來,背下來的知識,永遠都是死的——只有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和內涵,懂得如何去運用它,甚至能夠創造出新事物來,這樣的知識才是活的。

語文特級教師:批評“國學經典”弟子規大火,勸各位家長要冷靜

03 對於學習,我們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學會這幾件事

首先,對學習的內容要學會甄別。學習往往在於精而不在多,這是我們許多的學生、家長所忽略的。

不管是從小給孩子報名的培訓班、特長班,還是孩子衝刺中高考時大量的刷題、補習、試卷,很多人忽略了學習的特點,其實是特別需要做好“精力的分配”的這件事的。

一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七八個補習班,孩子學不過來,家長也接送不過來,最後導致半途而廢,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只會百害而無一利。而中學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認識到自己學習上的“短處”,進行大量的無用功的訓練,其實也造成了白努力的後果。

其次,對於學習的方法要注重理解和思考。記憶只是學習的第一步,比如:我們1+1=2能夠記得住,9乘9以內的運算可以記得住,但是不代表我們可以記得住所有的計算。

語文也是一樣,我們模仿寫作,是要從理解“明月、秋風”這樣的意象開始,思考出那些名人名作中,寫作中所運用的精妙之處,然後才最終能真化為自己所學的知識。像央視有個節目叫《經典傳唱》,其邀請了許多專業的作曲人,將一些古代的詩詞重新譜曲。

語文特級教師:批評“國學經典”弟子規大火,勸各位家長要冷靜

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現代人能夠更好的理解古代詩詞中的美感。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習太過於追求“肉眼可見的效果”,這其實是學習的一種誤解。

真正良好的學習,需要記憶、理解、總結、練習等等好幾個步驟。每一步都急不得來,而且還真的需要講究方法。

大家好,我是@名師講學習方法 ,關注我!大家一起探討孩子的教育學習成長問題!

如果你是家長,我建議你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