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攀登者》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式大片與觀眾共情共鳴共振

由光明日報社文藝部和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電影《攀登者》專家研討會”27日下午在京召開,來自電影界的專家學者圍繞《攀登者》的文化內涵、藝術特色和社會意義展開深入研討。

電影《攀登者》以1960年、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從北坡登頂珠峰,測量珠峰的中國高度為題材,塑造了感人的“攀登者”群像,高揚了“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的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影片自上映以來,票房已突破10億元大關,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沈衛星在致辭時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就為電影創作提供了無比廣闊的空間和源源不斷的素材。電影《攀登者》就是站在時代的高度,緊緊抓住中國運動員兩次登峰這一獨特而重大的歷史事件,重新思考、醞釀、加工,用豐富的電影語言,開掘出其間蘊含的精神高度和文化內涵,這也為今後國產影片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諸多啟示。

《攀登者》出品人、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任仲倫說,影片拍攝前,主創們就在思索如何解決一部年代戲與現代觀眾的審美距離和審美隔閡。隨著對題材認識的加深,這些共和國英雄身上體現出的精神,跟主創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主創團隊以創新精神和奮鬥精神,以“攀登者”的精神拍攝出了《攀登者》。

與會專家表示,《攀登者》是一部融愛國與情感為一體的新主流大片,成功塑造了為國登頂、永不放棄的方五洲,為完成國家任務、英勇犧牲的氣象學家徐纓,為堅守重託、不辱使命的曲松林等一系列英雄形象,傳播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主旋律。同時,影片有效地克服了創作的難度、攀登了藝術的高度、積澱了精神的厚度、拓展了視野的廣度,是一部能與觀眾共情共鳴共振的中國式大片。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賈磊磊,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袁新文,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網絡信息處處長何美,中國電影報總編輯張晉鋒等專家以及《攀登者》總策劃徐春萍、汪天雲等電影出品方代表參與研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