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清單》:一部電影,五條經驗,讓你不再浪費時間

文 | 魚雁

今天想給大家推薦一部由兩位影帝級演員,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里曼共同演繹的一部電影《遺願清單》。

《遺願清單》:一部電影,五條經驗,讓你不再浪費時間

電影《遺願清單》

這部電影於2008年在美國上映,看完有這樣五條感想分享給大家:

1.這是一部越早看到越好的電影,它能讓你更珍惜生命,想做的事就趕緊去做。

2.“向死而生”其實是面對生命最積極的心態。

3.做個精神世界豐富的人,即便面對死亡也是從容淡定的。

4.死亡,是生命最偉大的發明。

5.人這一生有兩個標準衡量是否圓滿:一是是否讓自己快樂;二是是否給別人帶來快樂。

接下來,我們正式聊聊電影。

請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生命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你會怎麼辦?

我會先列下一張單子,列下我一生中那些最想做,可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去做的事情。

然後盡全力去在離開之前,一一實現它們。

這個想法就來自這部電影:兩位癌症晚期老人,一起擬下一張遺願清單,去完成生命中那些曾經不敢做、沒來得及做的事。

這份清單的內容是這樣的:

出於善意,幫助陌生人;笑到流眼淚;開一次野馬跑車;親吻世上最美的女孩;文身;跳傘;登上珠穆朗瑪峰……
《遺願清單》:一部電影,五條經驗,讓你不再浪費時間

患癌老人完成清單上的跳傘願望

兩位老人一條條完成自己的遺願,電影也逐步走向尾聲。

攀登珠峰成了老人們永遠的遺憾,可骨灰卻埋在了珠峰頂端。

這樣看來,你不覺得他們這一生,足夠完滿了嗎?

想做的事沒有留在生前,遺留的願望不曾帶去死後,不留遺憾的一生,不正是每個人生而為人最偉大的成就嗎?

1.一部動畫短片告訴你:何為向死而生?

德國有一個經典動畫短片叫做《一分鐘蒼蠅》,說的是,世界上存在一種蒼蠅,他們在成蟲之後只能存活一分鐘,頭頂上的計數器也開始了一分鐘倒計時。

《遺願清單》:一部電影,五條經驗,讓你不再浪費時間

《一分鐘蒼蠅》

在明白了自己的宿命之後,一張死去前輩曾用過的清單飄到它手上——“在我死之前要做的事”,於是小蒼蠅沒有猶豫片刻,開始一件件去完成:

叮一口長鼻浣熊 0:58;大醉 0:55;開一場party 0:50;飛上一顆最高的樹 0:40;戀愛 0:34;衝破蜘蛛網 0:24;蹦極 0:22......

在小蒼蠅生命的最後十秒鐘,正值中午,可是有兩個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看星星和出名。

在小蒼蠅絕望時,卻意外地被一滴樹脂滴中,變成了琥珀。

在觀賞過無數次夜空星星後,被世人發現收藏,這一次,它終於變得有名了。

一分鐘蒼蠅知道自己只能活一分鐘,於是來不及猶豫,只得拼命去做,去經歷,活的短暫而絢爛。

一分鐘的生命看似短得不可思議,但是誰又能確保自己的人生足夠長,長到我們可以肆意而為、無所顧忌呢?

我們生來就是在慢慢死去,總是忽略頭上的倒計時。

海德格爾說:“向死而生 ,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

我們可以發現,珍惜生命的每一秒,就是讓我們更好地死去。

就像電影《勇者行動》裡所說的那樣:

“當你生命將盡的那一刻,不要像那些內心對死亡充滿恐懼的人們一樣,在臨終之前哭泣著,祈求著生命,能重來一次好做出不同的抉擇,活出不同的方式,你應吟著死亡之歌迎接終結,要像個勇士,歸家的勇士。”

《遺願清單》:一部電影,五條經驗,讓你不再浪費時間

《遺願清單》劇照

2.中國,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

日本江戶時代,一個名叫田代陣基的武士,用七年的時間,寫了一本叫《葉隱聞書》的論語集。

切腹、復仇和獨特的死亡觀念,是這本冊子的核心內容。

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對死亡之美的強烈崇拜。在日本,它還有另一個名稱,叫“武士道”。

日本人對死亡審美的態度,作為鄰邦的我們,始終是難以理解的。

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死亡的態度充滿著極度的恐懼,認為死亡即是絕望、無盡的苦痛,於是世俗生活中往往表現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

一部分人安分守己,寄希望於塵世“積德”,以免死後去陰曹地府受苦;

另一部分人則驕奢淫逸,極力填補自己無盡的慾望,甚至動用一切手段來延長自己的“陽壽”,如帝王求不老仙丹,這種不同生活態度的人們往往有著明顯的階層劃分,但對死亡的終極恐懼則是兩者共通的源頭。

文化的差異,孰優孰劣則無可厚非,恐懼死亡,並非一個民族的特性,而是全人類的本性。

關於死亡,我們就是一個毫無準備的民族,我們從未有過真正的思考,有時候,比無知更可怕的是一個人靈魂的落後。

《遺願清單》:一部電影,五條經驗,讓你不再浪費時間

《遺願清單》劇照

《西藏生死書》也說: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

而這,也正是我們需要去對死亡有一個正確認識的原因。

通過正確認識死亡,我們也就接受了我們將會死亡的觀念,同時在有限的生命中,儘可能完成我們的願望,達成可以達成的成就。

顧隨先生曾說:要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態過樂觀之生活。

以悲觀之心態過樂觀之生活,其實正是最積極的人生態度。

3.死亡,是生命最偉大的發明

我們都知道蘋果教父喬布斯。他一生顛覆了四大行業:

用iMAc顛覆了電腦,用PixAr顛覆了電影, 用IPod顛覆了音樂, 用iPhone顛覆了手機。

正如iPhone開啟智能手機時代一樣,這四大顛覆,各自都開創了一個時代。

有些人不禁好奇,喬布斯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在我看來,正是死亡教育讓他明白了生命的意義

2005年,他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說:

從17歲開始,往後的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會不會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遺願清單》:一部電影,五條經驗,讓你不再浪費時間

青年時的喬布斯

於是,他決定“向死而生”:即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去生活,如此才有了震驚世界的四大顛覆。

所以喬布斯說:“死亡是生命的最偉大發明。”

你想做一個能改變世界的人,首先要正確認識死亡,因為這種態度,會讓你更珍惜生命每分每秒。

即使你沒有如此大的野心,也要相信向死而生,能讓你這一生,少些遺憾,多些滿足。

4.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帶著末日心態去生活

羅振宇的《羅輯思維》中第一期叫「向死而生」,在2012年12月21日開播,對,就是當時我們所猜測的世界末日。他選在那天開始他的節目,也正好應證著這個選題。

記得他在節目裡說,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應該帶著末日心態去生活。

就像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講的,叫作向死而生。

亡是一種狀態,而我們活著就是去死,不斷地逼近那個亡的狀態。

我們假設,每一個人的生命是無遠弗屆的,可以永遠活下去。那你想你這輩子一定會極其糟糕,因為你什麼時候努力都來得及。

而我們現代人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有的時候忘了人是要死的。

比如說我們為什麼不今天晚上回家陪父母吃一頓飯,因為我們覺得我現在在掙錢,我忙,等我掙完錢之後,我有機會再來孝敬父母。

但是你有沒有想到,生命是何等脆弱。

人如螻蟻,天地以萬物為芻狗,天地不仁。

羅振宇在節目的最後告訴我們,為了人類的向死而生,我們今天要像王寶強說的那句臺詞一樣:“好好活,做有意義的事。

《遺願清單》:一部電影,五條經驗,讓你不再浪費時間

《遺願清單》劇照

5.幾條建議,送給接下來的每一天

  1. 把每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後一天,想做的事不要一拖再拖。
  2. 帶著末日心態去把每一件事盡力做好。
  3. 如果你現在無所事事刷著手機,放下它去讀幾本書。書本能擴大生命的寬度,愛讀書的人能經歷一千次人生。
  4. 做有意義的事。

如果你問:何為有意義?

於我而言,就是在你行將就木時,離開這世界的前一秒,還能想到這件事,覺得這幾分鐘,花的真值得。


作者簡介:魚雁,十點邀約作者,用文字讓生活更有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