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批准英國延期三個月脫歐,約翰遜聖誕節提前大選?

距離10月31日的英國脫歐最後期限僅餘三天,歐盟批准英國第二次推遲脫歐。

當地時間10月28日,歐盟同意將英國的脫歐日期推遲至2020年1月31日,這意味著英國再次避免“無協議”脫歐的險情。與此同時,英國首相約翰遜再次試圖發起提前大選,但由於工黨的不合作,英國在聖誕前大選的願景可能要通過其他路徑才能實現。

上週早些時候,議會投票原則性贊成約翰遜的脫歐協議法案,但拒絕了英國政府就審議法案和最後表決提出的時間表,這意味著約翰遜無法兌現其在10月31日帶領英國按時脫歐的承諾。因此,約翰遜根據議會9月的緊急立法被迫向歐盟提交延遲脫歐申請。

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英國政府對於延期脫歐並未作出任何回應。而對於英國的未來,歐洲開放智庫政策分析師多米尼克·維爾士告訴第一財經:“歐盟給了英國三個月的延期,英國要麼用這段時間來通過脫歐協議,要麼進行提前大選,當然也可能二者兼行。”

欧盟批准英国延期三个月脱欧,约翰逊圣诞节提前大选?

極具靈活性的延遲脫歐

根據歐盟方面的提議,英國將於明年1月底退出歐盟,並有權在英國議會通過協議後下個月的第一天提前結束延期。換言之,如果英國能夠在11月內批准脫歐協議,即可以在今年12月1日正式離開歐盟,同理2020年1月1日也將成為另一個潛在的脫歐時間點。

根據英媒報道的歐盟文件內容,歐盟領導人“堅決地”排除任何重啟約翰遜版本脫歐協議談判的計劃。此外,歐盟還強調稱,英國在其作為歐盟成員國的剩餘時間內必須以“建設性”的方式行事,並“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危害到歐盟目標實現的措施”。在此框架下,歐盟要求英國提名歐盟委員會委員人選。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約翰遜一直對此表示拒絕。

但此次歐盟內部協商也並非一帆風順。前歐盟委員會官員、諮詢公司歐亞集團歐洲部主任穆塔巴·拉曼透露道:“法國方面贊同約翰遜希望短期延期兩週或三週的想法,這段時間足以讓脫歐協議法案在下議院通過。如果法案和大選都被否,法國才認為應該考慮更長的延期。”

最終結果顯示,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說服了法國總統馬克龍。拉曼解釋稱:“由於法國剛剛否決了北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加入歐盟的決議,因此馬克龍不希望短時間內與歐盟領導人陷入另一次爭吵,更何況他已經完全厭倦了英國的脫歐。”

同時,法國官員稱,現在馬克龍認可當前的延期長度是由於其確信英國提前大選已經被擺在桌面上了。此前巴黎方面始終堅持,如果要批准長期推遲脫歐,其目的不僅僅是允許進一步的討論和協商,還必須是為了進行大選或公投等新任務。

難以成行的聖誕前臨時大選

在上週四(10月24日)的議會辯論中,約翰遜承認未能兌現其在10月31日前將英國帶離歐盟的承諾,同時提出“支離破碎的議會”是英國脫歐陷入僵局的原因。為此,他期望議員贊同他在12月12日舉行提前大選的決定,並定於10月28日投票。

歐洲開放智庫政策分析師伊根(Anthony Ega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根據英國《固定任期議會法案》,提前大選的動議必須獲得三分之二議員支持才能通過,也就是434票。” 然而,即使得到全部保守黨議員288票和聯合執政的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的10票支持,約翰遜也還差136票的巨大票數鴻溝需要彌補,因此必須依賴工黨的支持。

約翰遜為此“與虎謀皮”道,如果工黨同意在12月中旬舉行大選,則願意在議會提供更長的時間對脫歐協議進行仔細審查,允許議員們在11月6日之前批准協議;否則,他將凍結英國脫歐的立法程序,將威斯敏斯特變成“殭屍議會”。

但根據英國奧皮尼姆民調機構調查結果,目前保守黨以40%的支持率大幅領先工黨(16%)24個百分點。此外,約翰遜受公眾支持度(39%)為工黨領袖科爾賓(16%)的兩倍以上。因此,若大選如約翰遜所願在年底前舉行,保守黨將大概率席捲多數席位,而工黨顯然不願意冒這樣的風險。

拉曼對此表示,儘管28日對提前大選的議會投票大概率失敗,但在脫歐前舉行選舉的可能性仍然有55%。他解釋稱:“要麼是由反對黨對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要麼是由約翰遜政府自己提出不信任投票,要麼是在《固定任期議會法案》外立法並提出確切的選舉日期。”

脫歐後談自由貿易協定並不容易

雖然即將迎來第二次延期脫歐,但英國薩里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阿什伍德(Simon Usherwood)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投入如此巨大的政治成本下,英國遲早都是要脫歐的。” 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貝克(Martin Beck)也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英國將實現有序脫歐。

那麼,英國脫歐後將對其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位置和態度產生何種影響?換言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歐洲與歐亞系主任瓊斯(Erik Jone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英國脫離歐盟的關稅同盟後,可以自行與全球其他貿易伙伴就關稅和份額進行磋商,享受自由貿易的好處。但問題是,由於英國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它的自貿協議談判能順利進行嗎?

“變動歐洲下的英國(UKCE)”智庫認為,以脫歐對英國和中國經貿聯繫的影響為例,相較之下,中國可能更願意與歐盟而不是英國進行自貿談判,除非英國提供更加優惠的待遇。

對此,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學會主任尼布萊特(Robin Niblett)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就像歐盟一樣,英國也需要增長,而英國選擇脫離歐盟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與其他國家達成自貿協定。中國是其中之一,英國想要把握住這樣的機會。但現在的關鍵在於,英國擁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是服務,在貿易中沒有太多商品形式的東西可以售賣給對方。”

尼布萊特認為,正是英國的這個特點,可能會給英國自貿協議的談判增加挑戰。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補充稱:“英國政府可能自己都忽視的東西是,歐盟至今沒有單一服務市場,是因為服務是最難進入市場的。所以,雖然我認為英國會想要和中國達成自貿協議,但會對協議中的內容非常小心。別忘了,雖然英國是中國在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但英國也是歐盟對中國貿易逆差中絕大部分的貢獻者。因此,當英國期待利潤的同時,中國也會獲得很多。”

那麼,英國與美國的貿易協議會順利達成嗎?此前,約翰遜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之際,曾就“在2020年7月前達成雙邊貿易協定”這一時間表做出承諾。但尼布萊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新的《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中添加的‘毒丸條款’是一個前車之鑑,這可能會將(希望和各大貿易伙伴達成自貿協議的)英國置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

此外,如果出現“無協議”脫歐,情況則又有不同。德國ifo經濟研究所貿易專家布拉默(Martin Braml)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英國政府多次宣佈將在無協議的情況下將其最惠國待遇關稅降至零。這意味著,無論是歐盟、中國還是美國都將在英國獲得自由市場準入。實打實的關稅降低將促進中國對英國的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