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刻書:四川蜀刻本領一代風騷

宋朝刻書:四川蜀刻本領一代風騷

兩宋時期,刻板印刷業迎來了黃金時代。開封、杭州、福建建陽相繼成為印刷重鎮,而四川始終居於全國的中心地位。五千多卷的《大藏經》、一千卷的《太平御覽》、《冊府元龜》和一千卷詞章總集《文苑英華》,五百卷小說總集《太平廣記》,是宋朝規模最宏大,影響極深遠的巨著,四川就刻印了其中三部。

《太平御覽》 宋太宗開卷有益

兩宋時期,刻板印刷業迎來了一個黃金時代。北宋的京都開封、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陽也相繼成為刻板印刷的重鎮,而四川始終居於全國的中心地位。家刻、坊刻、官刻遍佈全川。家刻,一般多指讀書人和藏書家以個人或家庭的名義參與的刻板印書;坊刻即書鋪經營的刻板印書。官刻,即官府或官員操辦的刻板印書。

宋朝刻书:四川蜀刻本领一代风骚

宋初,成都承辦了我國出版史上首次規模宏大的官刻出版工作。開寶四年(971年),宋太祖趙匡胤詔令四川雕刻《大藏經》,又稱《開寶藏》,共5048卷,刻版13萬塊,歷時十三年,至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竣工,運往開封印刷。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佛經總集,此後歷世所刊印《大藏經》多為宋蜀刻本的復版。宋朝中央政府還先後把蜀刻《大藏經》贈送給朝鮮、越南、日本等國,對亞洲雕版印刷和文化交流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僧人奝(diao一聲)然986年從中國帶回《大藏經》以後,傳到日本已兩百多年的刻板印刷術,這時才真正流行起來。

宋朝刻书:四川蜀刻本领一代风骚

四川有不少官員所主持的官刻同中央政府主持的官刻一樣,規模宏大。晁公武在為南宋四川轉運使井度的《會解楞嚴經》作序時說:井度特別喜好蒐羅古今圖書,常以一半薪水用於收集書籍。“時巴蜀獨不被兵,人聞多異本,”井度只要聽說後,“必得而後已。歷二十餘年,所得甚豐。”井度主持校刻了《宋書》《魏書》《梁書》《南齊書》《北齊書》《周書》和《陳書》。即歷史上著名的《南北朝七史》,因在四川眉山刻印,又稱《眉山七史》。靖康之變後,宋政府官藏的書板、圖籍全被金人掠去。1143年,南宋政府在杭州重建國子監,詔令各地方政府收集經、史、子、集,以及書板。井度將《眉山七史》版片移送到南宋都城杭州,由國子監主持再版,世稱“南宋監本”。井度還把所有的藏書贈給晁公武。晁公武得以撰寫《郡齋讀書志》這部我國現存最早的宋代私刻書目。

四川官刻對後世產生過深遠影響的,還有成都府路轉運判官兼提舉學事蒲叔獻,在慶元五年(1199年)刻印百科知識全書《太平御覽》。這部在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下詔開修,到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完成的1000卷大書,宋人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說:《太平御覽》成書後,宋太宗趙光義愛不釋手,曾說:“此書千卷,朕欲一年讀遍”,因而命人日進三卷,備“乙夜之覽”。如“因事有缺,暇日追補之。”愛學習的宋太宗趙光義感嘆道:“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成語“開卷有益”由此而來。這次蒲叔獻重新刻印的《太平御覽》,質量上乘,被歷代學者視為宋刻精品。

東坡詩文 各路書商爭相刻印

四川的家刻有不少名人在我國出版史上名聲顯赫。成都人彭乘縣就是北宋有名的藏書家、刻書家,有“蜀中所傳書多出於乘”之說。還有毋昭裔的子孫、成都辛氏、臨邛韓醇、李叔僅、蒲江魏了翁也都是著名的刻書家。魏了翁是南宋思想界的領軍人物之一,在家鄉蒲江任官時,築鶴山書院,開門授徒,刻書教學,培養了不少治國人才。毋昭裔的孫子毋克勤不為己利,將所刻《文選》《初學記》《白氏六帖》獻給宋王朝,以豐富宋政府的書庫。

宋朝刻书:四川蜀刻本领一代风骚

北宋神宗元豐元年(1068年),成都呂大防出於對家鄉的熱愛,刻印了我國“歷史地理文化”的開山之作《華陽國志》。南宋時,著名史學家李燾之子李坖(ji 四聲)在臨邛根據呂本再次校刻了《華陽國志》。後來,明清時諸多名流所刻的《華陽國志》均源自李坖刻本。

四川的“廣都(成都)費氏進修堂”、“裴宅”、“西蜀崔氏書舍”等坊刻也是聲名遠播,極具影響力。坊刻一般帶有盈利目的,因而,其效率也很高。朱弁《曲洧(wei 三聲)舊聞》說:“東坡詩文,落筆輒為人傳誦……士大夫不能誦坡詩者,便自覺氣索,人或謂之不韻”,聚會時很沒面子。當蘇軾、歐陽修這些文化明星每出一篇作品,各路書商搶著刻印,“不日傳於都下,紙為之貴”。四川的坊刻,不僅刻印極為賺錢的民間讀物,也熱衷刻印經、史、子、集。南宋中葉,眉山的坊刻協調一致,在短時間內就刻印了政治歷史類的彙編《冊府元龜》1000卷。

五千多卷的《大藏經》、一千卷的《太平御覽》、一千卷的《冊府元龜》和一千卷詞章總集《文苑英華》,五百卷小說總集《太平廣記》,是宋朝規模最宏大,影響極深遠的巨著,四川就刻印了其中三部,對宋朝的文化盛世貢獻最大。

四川刻本 繁榮兩宋文化科技

政府倡導“以文治國”,造就了圖書出版的繁榮。一般情況下,圖書出版內容也不受任何管制。甚至有刻印詩詞只為洩私憤。周密《癸辛雜識》別集記載:詩人方回因二婢女被豪客挾去,氣不過,遂作二詩,將其刻印後,貼在大街小巷,以鳴心中不平。還有一些官員將公文刻印出售,賺取外快。王明清《玉照新志》記載:宋英宗(1064-1066年在位)時,有官員將訟案文書刻板印售。

宋朝刻书:四川蜀刻本领一代风骚

各種雜記、墓表也有市場。文瑩《湘山野錄》記載:歐陽修撰寫“石介(曼卿)墓表”,請四川詩人蘇舜欽抄寫,邵餗(su 四聲)刻板刊印,詩僧秘演以每篇五百錢價格出售。歐陽修責怪秘演說:“吾之文,反與庸人半千鬻(yu 四聲,即”賣“之意)之,何無識之甚!”。歐陽修嫌秘演價格賣得太低了。好在秘演善於搞笑,逗得歐陽修一樂,此事才不了了之。

一些落魄書生、失寵官員也以刻書餬口。魏泰《東軒筆錄》記載:官場失意的穆修,晚年得柳宗元集,募工刻板,印了幾百份,拿到京城書店出售。

宋朝刻书:四川蜀刻本领一代风骚

在四川,無論是家刻,還是坊刻大多熱衷刻印唐宋文人的專集,不僅種類多,而且很有系統。《駱賓王》《李太白》《王摩詰》《孟浩然》《李長吉》《鄭守愚》《孟東野》《元微之》……唐宋的文化名流被“一網打盡”,傳至今日的各類復刻本也多達六十多種。可以說成都為保存、傳承代表中國文化的唐宋詩詞立下了汗馬功勞。

四川刻本印書業的繁榮,直接推動西蜀文化科學在宋代達到全新的高度。文學、藝術、經史、醫學各領域,精英輩出。以蘇軾為代表主張自由議論的蜀學、以參加編修《資治通鑑》的範祖禹和《續資治通鑑長篇》作者李燾為代表的史論家、以編著《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的唐慎微和撰寫《海藥本草》的李珣為代表的醫藥學家,各領一代風騷。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