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送教促進成長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教研活動 | 名師送教促進成長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福建省“十三五”第一批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送培下鄉”活動

10月18日-19日,集美大學誠毅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文輝,集美大學誠毅學院教授、福建省“十三五”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培養項目負責人施茂枝及福建省“十三五”第一批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一行專家名師走進永定區實驗小學、城關中心小學開展“送教送培”活動。區委常委、副區長潘登,區人大副主任熊明,區教育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區教師進修學校有關負責人、專家和全區兩百多名語文教師參加活動。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送教活動前舉行了簡短的開幕式,施茂枝教授介紹了福建省“十三五”項目和此次教學活動開展的指導思想和規劃。開幕式後,施茂枝教授及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向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講座和課堂教學。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在永定區實驗小學

福州融僑賽德伯學校的陳敏老師帶來看圖寫話課《貓和老鼠》。陳老師從動畫片《貓和老鼠》引入課題,著力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對學生的思維引導有張有弛,收放自如。再讓學生將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完整地表達出來。生動的語言打開了孩子們想象的大門。課堂上,孩子們興趣盎然,樂於表達,妙語連珠。

漳州市通北中心小學的鐘素麗老師帶來二年級繪本閱讀課《我也可以飛》。鍾老師繪聲繪色、聲情並茂地講述牢牢地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她富有童趣、充滿鼓勵性的激勵語言,妙趣橫生的課堂氛圍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了起來。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氣氛融洽。學生輕鬆地收穫了寫話方法,課堂效果相當好。

永定區實驗小學鄭寶珠老師執教《小猴子又下山》故事續編,鄭老師運用填表格的方法,同時藉助圖畫引導抓關鍵詞回憶《小猴子下山》的課文內容,巧妙過渡到小猴子又下山時走不同的路線會有哪些收穫,鄭老師藉助場景幫助學生打開思維的大門,訓練學生多元思維,學生充分想象,愛說、樂寫。整節課行雲如水,體現了“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習得說話、寫話的方法。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南平市松溪縣實驗小學黃愛英老師執教《我的植物朋友》,課堂伊始,黃老師出示雞冠花的圖片指導學生進行多方位觀察,並要求學生運用學過的詞語描述花和葉子的特徵,黃老師循循善誘地引導促進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然後通過範文引路,介紹習作方法,學生的寫作興趣被迅速調動起來。黃老師精巧的課堂教學設計,精湛的教學技能,給聽課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寧德市蕉城區實驗小學的關喜鵲老師帶來了統編教材四年級下冊寫作《我的動物朋友》。課前,關老師採用猜謎的方式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激起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她從“看、聽、想”三方面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並在視頻觀看中不斷引導學生關注小動物的神態、動作,發揮想象,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有話說,有話寫,讓寫作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寧德市屏南縣光華小學葉兆芬老師帶來的統編教材六年級上冊《多彩的活動》習作講評,葉老師重溫國慶70週年大閱兵,引出生活中多彩的活動,以孩子們的習作為主線,分析作品中存在的問題,指導描寫場面活動時,要關注點面結合,孩子們在葉老師的點撥下受益匪淺,寫作水平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

習作課堂教學展示的盛宴已然接近尾聲,但卻迎來了深入心靈的對話。泉州晉江市紫帽鎮中心小學的林仁忠老師給六(2)班的孩子帶來了六年級上冊“筆尖流出的故事”的習作指導。林老師首先引導學生回憶課文統整提升,然後續寫體驗,最後喚醒生活,藝術化提煉生活來展開教學,別開生面。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小說寫作方法的感知和理解,並讓學生將人物塑造的習作感知經驗和理解,遷移到真實的生活積累中,充分讓學生體驗到體現意義的寫作,建立想象和表達的樂趣。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10月19日,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的施茂枝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題為《用新寫作教學模式教統編本教材》的講座。講座以課程標準中的三個學段習作目標為依據,靈活地使用並改造教材,提出“基於小學生心理特徵的寫作教學序列與模式”,設計了三種寫作教學系列:第一學段是童話體寫話,第二學段是寫觀察習作,第三學段寫紀實習作。並提倡用這種新作文教學模式教統編教材。他以七節習作課為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這樣的寫作教學模式是一種教學結構形式,每一種模式都包含了先進的教學指導理念、清晰的教學目標、明確的評價標準、穩定的教學程序、可操作的教學措施等若干要素,詮釋了新作文教學模式教思維的理念。他為教師提供了能夠直接效仿參照的教學程序,讓老師們積累於心的教學疑惑,突然豁然開朗得以明晰,倍感幸焉!

在永定區城關中心小學

永定區教師進修學校馬建瑛帶來了第一節展示課。馬老師靈動、豐富、飽滿的數學教學風格在本節課中揮灑的淋漓盡致。在馬老師的帶領下,學生經過操作和思考等活動,感受了周長的度量本質,體驗到了“化曲為直”“變中不變”的數學思想,展現了周長的無限魅力。

第二節展示課是由廈門實驗小學張香老師執教六年級數學《鴿巢原理》。簡練的問題,思考的課堂,點燃了孩子們的思維火花。整節課張香老師的課堂以問題為導向,讓孩子們的思維動起來,從具體到抽象的探究推理過程中,建構了抽屜原理的模型,並完善模型。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兩節展示課結束後,福州市長樂區小學教研室主任黃朝峰給我們帶來了《把握評價導向 改進教學策略》的講座。黃老師以檢測命題為背景,從以下三點出發——指向認知難點,關注本質辨析;指向問題視點,關注過程體驗;指向思維支點,關注能力發展和我們分享質量監測背景下的智慧教學策略。

18日下午,福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林琳老師執教的三年級數學《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立足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通過喚醒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創設問題情境,留給學生交互的時間和空間,啟發學生自主說理,辯理,激發學生層次思考,理解知識的本質,讓我們體驗到了“說理”的無窮魅力。她的課堂就像一扇窗戶,她打開了這扇窗,孩子們紛紛洞察著數學中的奧秘,獲得對數學這門學科更多的憧憬與嚮往。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信息技術在現代課堂中顯得尤其重要,如何將它融入在課堂教學中呢?來自廈門市海滄區芸美小學校長林宏濱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信息技術與優質微課的深度融合》的專題講座。講座主要從微課熱潮的冷思考、什麼是優質微課資源、怎麼開發優質微課資源、微課與教學的智慧融合四個方面,讓與會教師明確信息技術如何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19日上午,集美大學陳文勝教授用三個小時的時間,給大家分析了海峽兩岸三地小學數學教材編排的比較。他從三地課程文件、課程內容結構的比較及三套小學數學教材特色的分析和典型課例編寫比較,打開了與會教師的視野,啟發老師們從更寬廣的視角去審視教學,讓所有與會教師受益匪淺。

“為學須覺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長進。”此次活動雖已結束,但學無止境,專家、領導們給我們帶來的先進教育理念,我們還要細細品味、不斷學習,學習他們的紮實知識底蘊,學習他們嫻熟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更要學習他們迴歸生本、迴歸規律、迴歸數學本真的探索之道。(城關中心小學 實驗小學)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編輯:賴福香 主編:沈盛斌 監製:盧海強

教研活动 | 名师送教促进成长 千里助力提升教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