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安慶市:民國時期安徽的省會,被稱為“文化之邦、戲劇之鄉”

安慶市,安徽省轄地級市,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處,;西接湖北,南鄰江西,西北靠大別山主峰,東南倚黃山餘脈;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轄區總面積1359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30.5萬人,常住人口464.3萬人(2017年末)。

探訪安慶市:民國時期安徽的省會,被稱為“文化之邦、戲劇之鄉”

安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素有中國“ 黃梅戲鄉”之稱,國粹京劇的起源地。有著“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會、戲劇之鄉”之稱,是皖西南區域中心城市,皖贛鄂三省交界處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軍事戰略要地。 著名景點有:天柱山、迎江寺、振風塔、菱湖公園等。

探訪安慶市:民國時期安徽的省會,被稱為“文化之邦、戲劇之鄉”

安慶之名始於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德慶軍為安慶軍”作軍號名稱出現,由“ 同安郡”(隋代大業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慶軍”(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懷寧,今 潛山縣梅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慶”意。

探訪安慶市:民國時期安徽的省會,被稱為“文化之邦、戲劇之鄉”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安慶同時又是安徽省布政使司和安徽省會(皖省省治)所在之地。

探訪安慶市:民國時期安徽的省會,被稱為“文化之邦、戲劇之鄉”

安慶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的美譽,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的發源地和傳承地。清乾隆年間,發源於皖鄂交界處的 採茶調傳至安慶地區,後與本地方言相結合,經 嚴鳳英等老一輩藝術家的繼承與發揚,逐漸成為蜚聲海內外的劇種——黃梅戲。其中《 天仙配》、《 女駙馬》等著名曲目膾炙人口,深受海內外廣大戲曲愛好者的喜愛。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