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升級,攝像頭技術隨之不斷進化

自動駕駛技術正逐步為駕駛員提供越來越多的輔助,其未來目標在於讓車輛完全接管控制權。這要求

,技術必須比人更可靠。當然,這是一項重大的挑戰,尤其是在全方位的環境感知方面。

只有當自動駕駛車輛能夠隨時隨地精準探測周圍環境,才能做出正確選擇,並選擇安全的駕駛策略。自动驾驶升级,摄像头技术随之不断进化

在環境感知方面,當前有不同的技術,包括超聲波傳感器、雷達傳感器和攝像頭等。其中,攝像頭在結構和功能性方面最接近於人眼,因此成為了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元素並在輔助駕駛功能上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伴隨自動駕駛的演進,攝像頭技術也在不斷進化。筆者以博世與大陸集團發佈的最新攝像頭技術為例,前瞻未來趨勢與走向。

博世攝像頭融合算法與人工智能

具備駕駛員輔助系統、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必須能夠精準探測其周圍環境中的所有物體。最重要的是,車輛必須能夠快速探測到該物體是否會對行車策略造成影響。同樣,也需要快速確定車輛對相關物體應該作何反應,制動,轉彎還是繼續行駛?與人眼不同,博世全新多功能單目攝像頭已經優化升級至能夠處理這些路況。對於人來說,用眼睛看是一回事,識別所看到的東西則是另一回事。許多曾經遭遇交通事故的司機表示,其視線方向雖然正確,但卻沒能看到其他路況。在這方面,博世全新攝像頭比人眼的性能更出色。

自动驾驶升级,摄像头技术随之不断进化

博世多路徑識別算法和人工智能的運用,賦予這項新技術強大的目標識別能力。例如,工程師們讓攝像頭在沒有路標的情況下,也能夠精準探測道路邊緣是否能夠通過。這款攝像頭的智能源於博世專有技術,並集成到日本瑞薩公司生產的V3H的芯片中。它優化了傳統的駕駛員輔助系統,並拓展了其應用範圍。例如,攝像頭優化了自動緊急制動系統,以防車輛撞到各類動物。即使行人沒有完全出現在攝像頭的範圍內,攝像頭也能準確識別,從而提高緊急制動的可靠性。此外,還提高了攝像頭的路標識別能力,其搭載的光學字符識別功能,能夠準確讀取路標上的文字和數字,並在儀表板上向駕駛員提供相關信息。

博世這項新技術將在2019年首次搭載應用於車輛當中,使環境感知的結果更加精準可靠。

大陸集團提供整合前置和內置攝像頭

為了實現從自動駕駛到手動駕駛的安全過渡,系統必須全面掌握車輛內外的情況。這就必須有一個駕駛環境的整體模型,其中包含交通狀況,其他道路使用者的行為和駕駛員的情況。只有當來自周圍環境的信息與來自內部的信息一致時,才能安全地轉移駕駛責任。

大陸集團創新解決方案採用整合式攝像頭系統,包含一個對內紅外攝像頭和一個對外攝像頭。這個系統可以監測駕駛員的情況,持續監控駕駛員是否在執行駕駛操作,以及車輛前方的交通狀況。相關軟件會持續評估攝像頭的數據,顯示駕駛員是在專心駕車還是處於分神狀態,是否將臉朝向後座的兒童,是否盯著智能手機屏幕,或者駕駛員的手是放在轉向盤上還是放在後腦上。通過這個新攝像頭系統,車輛和駕駛員可以持續關注彼此的情況。這最終有助於人們建立對自動駕駛的信任感。

自动驾驶升级,摄像头技术随之不断进化

對於安裝的空間,可以使用現成的安裝空間。這個道路與駕駛員攝像頭設置於車輛擋風玻璃之後,位於後視鏡上方。它安裝在與現有攝像頭相同的位置,其鏡頭瞄準前方道路,以此為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提供數據。攝像頭在現代駕駛員輔助系統的實施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它是自動駕駛傳感器的組成部分。新一代攝像頭的特點是卓越的夜視特性和高圖像分辨率,它的分辨率範圍介於100萬~800萬像素,它還有高達125度的光圈,能夠更早地檢測到交叉車流中的物體。除了傳統的計算機視覺流程之外,它還可以匹配可用硬件的神經網絡。

大陸集團這一創新技術將於2021年量產,那時,首批自動駕駛汽車很可能也已經上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