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以漢人和中原地區為主導的時代佔據了極大比重,而魏晉南北朝時期漢人卻幾乎斷絕傳承,最後由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才算撥亂反正。楊堅如何在混亂的南北朝建立隋朝並統一中國?如何調和胡人和漢人的民族關係?今天我們從當時的一個募兵制度出發看楊堅如何一步步建立大一統王朝。

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隋文帝楊堅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身份背景

楊堅的成長和家族背景

楊堅的父親名為楊忠,自稱是弘農楊氏後人,實打實的北周開國元勳,從北周開國皇帝宇文泰武川起義就一直追隨,是以鮮卑族政權為主導的北周“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中的十二大將軍之一。母親是呂氏,胡人部族出身,所以楊堅是身具胡人和漢人血液的混血官二代

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楊堅父親——楊忠

楊堅家族的漢人背景

《隋書》記載楊堅的祖上是弘農楊氏,祖上家族定居在華陰縣,弘農楊氏自東漢楊震之後,就被天下當做文人風骨和門閥世家的代表,三國的楊修和後來西晉的兩位皇后,都出自楊家。

《隋書》:高祖文皇帝,姓楊氏,諱堅,弘農郡華陰人也。漢太尉震八代孫鉉,仕燕為北平太守。鉉生元壽,後魏代為武川鎮司馬,子孫因家焉。

楊堅父親楊忠是胡、漢通婚,本身在北周的胡人當中很有威望,再加上弘農楊氏這層身份,漢人無疑也會認可楊堅家族。楊堅家族強調自己是弘農楊氏後人是為了同時豎立在胡人和漢人中的威望,成為胡人和漢人都能認可和接受的對象。

楊堅身世與佛教、百姓的關係

《隋書》記載,楊堅是母親呂氏在寺廟生下的,楊堅一生都和佛教聯繫緊密,

復旦大學的歷史系教授韓昇在他的《隋文帝書》當中,提到楊堅的父親楊忠是個忠實的佛教徒,把家裡作為“家廟”,楊堅從小耳濡目染下也成為虔誠的佛教徒,在當時佛教盛行的背景下,禮佛虔誠的楊家自然被百姓所認可和接納

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南北朝時期蓬勃發展的佛教

楊堅家族從父親楊忠開始,就深得漢、胡民心,不過如果僅僅是這樣,楊堅依然不會有後來奪權的機會,真正的根源,反而要追溯到北周開國皇帝宇文泰的推行的一個徵兵制度。

北周府兵制的建立背景和意義

北周府兵制的建立背景和定義

府兵制並不是北周首創,有明確記載的可以追溯到北魏,其核心定義是為所有士兵制定戶籍由各府統一管理,稱為兵戶,作為兵戶,世代的男性只能從軍,且自己負責兵器、軍糧,根據軍功晉升的制度。

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影視形象中的宇文泰

在當時的中國北方,漢人是不具有成為兵戶的資格的,所有漢人負責生產和種植,供給兵戶和統治階層,所以在北周的府兵制實行之前,漢人完全是被當做生產工具,胡、漢矛盾持續尖銳。

《後魏書》:“西魏大統八年,宇文泰仿周典置六軍,合為百府。每府一郎將統之,分屬二十四軍,開府各領一軍。大將軍凡十二人,每一大將軍統二府,一柱國統二大將軍......

北周府兵制建立的原因

府兵制在北周乃至後來的隋朝有多重要呢?可以說北周建立和隋朝建立的立足之本都在這項制度上。北周皇帝宇文泰在平定關西后,實力大為增強,北齊皇帝高歡意識到宇文泰的威脅,於是從這時候開始先後多次征討宇文泰,北齊和宇文泰之間開啟了漫長而殘酷的戰爭。

《周書》:齊神武聞秦隴克捷,乃遣使於太祖,甘言厚禮,深相倚結。太祖拒而不納...八月,齊神武襲陷潼關,侵華陰。

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影視形象中的北齊皇帝高歡

北齊和北周主要士兵都是鮮卑族,北齊的實力在當時來說明顯強於北周,僅在雙方的“玉璧之戰”,北齊一方戰死十萬人,北周慘勝,戰事一長北周宇文泰兵源供應不上,為了生存抵禦北齊的進攻宇文泰不得不想辦法增加兵員,於是在北周推行的府兵制裡首次規定漢人可以當兵。

府兵制建立的歷史性意義

北周府兵制的重要意義在於打破了漢人生產胡人享有的固定階級生存模式,讓漢人看到亂世中的希望,緩和了民族矛盾。第二由於漢、胡混編的軍制,兩個民族開始交融,這批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民族仇恨,胡、漢兩族有了和諧並存的基礎。

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府兵制下胡、漢兩族並肩作戰

府兵制的另一層意義,在於其“戰時為兵,閒時作農”的機制讓北方漢族的農耕文明和北方胡族的遊牧文明開始融合,不僅大大發展了生產力,文化的融合也為後來統一中國提供了便利。

楊堅奪權建隋的背景

楊堅的身世和成功奪權的關聯

在上面簡單介紹的楊堅家族背景裡,我們知道楊堅家族自稱是“弘農楊氏”的後人。在南北朝時期,世家大族的身份背景是十分重要的,自三國曹操之後,整個中國的權力更迭的方式漸漸控制在以士族為主導的門閥手中。

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魏晉開始門閥士族崛起

僅僅北周的門閥中就有未來兩朝的開國家族——建立隋朝的楊家和建立盛唐的李家。隋朝未來的覆滅又是因為北周原來的皇族宇文家,所以成為世家大族是獲得最高等級權力鬥爭的基礎,而弘農楊氏的身份就滿足這個條件。

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弘農楊氏的關西孔子——楊震

“弘農楊氏”還是漢人心中仁德和儒家的代表,在百姓心中享有極高的威望,前有被譽為“關西孔子”的楊震,後有三國時期的天才文人楊修,楊堅父親楊忠是胡、漢通婚,本身在北周的胡人當中很有威望,如果再加上弘農楊氏這層身份,漢人也會認可楊堅家族。楊堅強調自己是弘農楊氏後人不僅獲得躋身權力鬥爭一線圈子的資格,也獲得胡、漢兩族認可,這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

楊堅奪權的導火索

我們常說:任何的歷史事件都有其偶然性,這句話同樣應驗在楊堅身上。楊堅在前半生,一直是生活在父親楊忠的羽翼之下的,沒怎麼上過戰場仕途一帆風順,按照正常的發展軌跡,楊堅最高的成就就是接楊忠的班,迫使他奪取北周政權的,是一個人——北周宣帝。宣帝是個怎樣的人呢?從史書記載可見一二。

《周書》:或幸天興宮,或遊道會苑,陪侍之官,皆不堪命。散樂雜戲魚龍爛漫之伎,常在目前。好令京城少年為婦人服飾,入殿歌舞,與後宮觀之,以為喜樂。

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北周宣帝宇文贇

北周宣帝是史上出了名的荒唐皇帝,一人有五個皇后,其中之一就是楊堅的女兒。北周宣帝喜歡半夜出遊,楊堅的女兒經常勸諫他要以國事為重,宣帝不聽反而厭煩對其拳打腳踢,連帶著對楊堅也極為反感,多次動了殺心,楊堅奪權,更直接的原因是出於自保。

《隋書.卷一》高祖位望益隆,帝頗以為忌。帝有四幸姬,併為皇后,諸家爭寵,數相毀譖。帝每忿怒,謂後曰:"必族滅爾家!"因召高祖,命左右曰:"若色動,即殺之。"高祖既至,容色自若,乃止。

北周政權背景:楊堅奪權的機會所在

前面我們已經知道北周的核心制度就是府兵制,府兵制是一個靠軍功為依託的政治權力體系,北周的皇族宇文家和楊家(到楊堅這一代)都是八柱國之一,在這個層面來說宇文家和楊家是平等的,所以北周很容易出現“功高震主”的現象,而且沒有有效的方法遏制這一現象。

《隋書.高祖上》:內史王軌驟言於帝曰:"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堅貌有反相。"帝不悅,曰:"必天命有在,將若之何!"高祖甚懼,深自晦匿。

北周的政權另一塊背景,是北周建立的本身“得之不正”,北周的開國皇帝宇文泰原是西魏的臣子,正是由於府兵制的推行,讓宇文家漸漸掌控中央大權,最後其後人宇文覺才能逼迫西魏皇帝退位,這和後來楊堅的“禪讓”戲碼如出一轍,

楊堅距離奪權篡位到這一步,只差最後一個恰當的時機。

楊堅奪權建立隋朝

楊堅奪權的經過概況

楊堅奪權,今天看來有些“天命”的味道,在北周的宣帝即位沒有多久,楊堅奪權的唯一機會毫無徵兆的出現在楊堅的面前。北周宣帝即位時年僅十幾歲,按理楊堅一生可能就要戰戰噤噤了此餘生,不想宣帝一次半夜出遊之後開始高燒不退,自此居然說不了話臥病不起,楊堅的妻子獨孤氏建議他趁機奪權,楊堅聽從建議入宮,以國丈身份輔政,後被任命為相國,總覽大權。

《隋書.高祖上》:大象二年五月,以高祖為揚州總管,將發,暴有足疾,不果行。乙未,帝崩。時靜帝幼衝,未能親理政事。內史上大夫鄭譯、御正大夫劉昉以高祖皇后之父,眾望所歸,遂矯詔引高祖入總朝政,都督內外諸軍事。

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影視形象中的楊堅和獨孤皇后

楊堅奪權的關鍵:入宮輔政

我們通過上面的記載發現楊堅在奪權的過程裡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入宮輔政!北周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政治勢力錯綜複雜,而在北周宣帝病倒之後,誰先入宮佔據“輔政”這樣的大義,無疑就贏得了先機。

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楊堅女兒楊麗華(北周皇后)

這關鍵的一步,有兩個很重要的人幫了楊堅,就是代替宣帝下詔的內史上大夫鄭譯、御正大夫劉昉,我們看到史書記載給的理由是楊堅是國丈,說“眾望所歸”,可我們之前提到過宣帝光皇后就有五個,那是不是代表五個皇后的父親都能入宮輔政呢?顯然國丈身份只是錦上添花,真正對楊堅入宮幫助巨大的,還是“府兵制”。

楊堅入宮輔政,府兵制起到了什麼作用

我們對府兵制的概念已經比較清楚了,府兵制除了讓楊堅帶著“八柱國,十二大將軍”這樣的光環,更為重要的是府兵制的軍功制度讓北周上下都服楊堅,換句話說當時在北周皇室身邊,能震的住場子的只有楊堅在內的幾個人。

從北周“府兵制”角度,淺析為何楊堅能建立隋朝

北周皇帝並無制度制約八柱國等人

那為何偏偏是楊堅呢?因為上面提到的內史上大夫鄭譯、御正大夫劉昉,就是楊堅在府兵制度下的同僚,一起長大還是戰友!所以府兵制帶給楊堅的,除了身份外還有更重要的靠軍功和履歷積攢起來的人脈關係。於是,楊堅入宮輔政,就變成了內有接應,那麼也就順理成章了。

總結:府兵制的推行為楊堅奪權鋪平了道路

楊堅能夠成功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有少部分偶然的因素,但是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府兵制”帶來的民族融合環境,讓胡、漢化解了民族仇恨,減少了楊堅奪權的阻力。總的來說,楊堅能夠建立隋朝就是:一個生下來帶有民族融合特性的人,遇到了一個民族融合的政權(府兵制下的北周),恰好碰上送上門的機會,這才有了後來大一統的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