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馬尾試行生活垃圾“公交化”收運 18輛轉運車投用,覆蓋50個小區

N海都記者 陳恭璋/文 包華/圖

目前,福州市正在全力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除了居民分類投放外,垃圾清運環節也是市民關注的焦點。昨日,海都記者從福州市城管委獲悉,福州市正在馬尾區試行生活垃圾“公交化”收運,該區域開通了兩條轉運線路,覆蓋50個小區、23個收運點。

馬尾區相關人士介紹,根據小區的具體情況,他們共投入了18輛生活垃圾轉運車,每天早晚各收運一次,做到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分類收運。

福州馬尾試行生活垃圾“公交化”收運 18輛轉運車投用,覆蓋50個小區

垃圾清運車定時定點到達各小區

不同的垃圾收集車 有不同的發車時間

昨日上午,福州市在馬尾區召開“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現場會”,海都記者從會上獲悉,福州市首條生活垃圾“公交化”收運線路已經在馬尾誕生。

馬尾區相關人士介紹,所謂“公交化”收運,即按照實際每個垃圾收集站點的輻射範圍和收集時長,串聯起一條固定線路,由不同種類的垃圾運輸車像公交車一樣準點(誤差在15分鐘內)到站分類收運垃圾,然後運至垃圾中轉站或直運紅廟嶺終端處理。

據介紹,馬尾區根據實際垃圾運輸量情況,優化路線和時間,專門制定了清運時刻表、收運“公交站點”和收運“公交牌”,精準設定各區域、小區的垃圾收運時間。按照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分類收運的要求,馬尾區各中標保潔公司提前增配好各類垃圾專用運輸車,為“公交化”收運做好硬件準備。為此,不同的垃圾收集車輛有不同的發車時間。

福州馬尾試行生活垃圾“公交化”收運 18輛轉運車投用,覆蓋50個小區

目前,在試點的馬尾鎮有23個生活垃圾集中收運點,已全部安裝類似公交站臺的站點牌,並明確標明垃圾收集的點位和時間,共投入8輛大型轉運車和10輛小型轉運車,這些垃圾車按照站點順序,每天早晚兩個時段收運垃圾,形成一條其他垃圾運輸車、廚餘(溼)垃圾運輸車“公交化”清運線路,做到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分類收運。

五城區分類屋 已建成4458座

海都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5月1日,福州市五城區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工作,8月起開展全國首創的垃圾分類前端、中端、後端“四定”模式。目前,五城區共建成分類屋(亭)4458座(其中屋2321座,亭2137座),完成建設任務的99%;已配備分類管理員3019名,配備率達68%,安裝監控探頭2712個。

福州馬尾試行生活垃圾“公交化”收運 18輛轉運車投用,覆蓋50個小區

清運點還設置了意見箱,蒐集市民的意見

相關人士介紹,實行“四定”分類法後的小區,垃圾桶在收運點停留時間從兩三小時縮短到15分鐘左右;居民人均分類出的廚餘垃圾產生量佔比從之前的20%左右上升到45%左右,分類覆蓋率達到85%左右。

□相關新聞

馬尾垃圾分類推行“八有八無兩增”建設

海都訊(記者 朱麗萍 通訊員 許琳晶) 昨日,記者從福州市馬尾區獲悉,截至目前,馬尾區已完成建設分類屋(亭)337座,佔市任務數250座的134.8%,超額完成87座。同時,馬尾區在分類屋(亭)推行“八有八無兩增”建設。

“八有”:有分類管理員的分類屋(亭)202座,有監控探頭的分類屋(亭)39座,有各類標識的分類屋(亭)242座,有洗手池的分類屋(亭)123座,有照明設施的分類屋(亭)202座,有除臭(消殺)液的分類屋(亭)209座,有加鎖的分類屋(亭)119座,有臺賬的分類屋(亭)192座。

“八無”:地面無積水、無垃圾、無汙漬,門窗牆壁無灰塵、無亂張貼,分類桶無亂投放、無滿溢,屋(亭)及周邊無臭味。截至目前,馬尾鎮和羅星街道共202座垃圾屋(亭)達到八無要求。

“兩增”:增設意見箱34個,增設滅火器27個。

連日來,馬尾區垃圾分類辦繼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集中督導,最多時一天督導百餘個小區逾萬戶,小區居民自覺接受督導員現場對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講解和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