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马尾试行生活垃圾“公交化”收运 18辆转运车投用,覆盖50个小区

N海都记者 陈恭璋/文 包华/图

目前,福州市正在全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除了居民分类投放外,垃圾清运环节也是市民关注的焦点。昨日,海都记者从福州市城管委获悉,福州市正在马尾区试行生活垃圾“公交化”收运,该区域开通了两条转运线路,覆盖50个小区、23个收运点。

马尾区相关人士介绍,根据小区的具体情况,他们共投入了18辆生活垃圾转运车,每天早晚各收运一次,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分类收运。

福州马尾试行生活垃圾“公交化”收运 18辆转运车投用,覆盖50个小区

垃圾清运车定时定点到达各小区

不同的垃圾收集车 有不同的发车时间

昨日上午,福州市在马尾区召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现场会”,海都记者从会上获悉,福州市首条生活垃圾“公交化”收运线路已经在马尾诞生。

马尾区相关人士介绍,所谓“公交化”收运,即按照实际每个垃圾收集站点的辐射范围和收集时长,串联起一条固定线路,由不同种类的垃圾运输车像公交车一样准点(误差在15分钟内)到站分类收运垃圾,然后运至垃圾中转站或直运红庙岭终端处理。

据介绍,马尾区根据实际垃圾运输量情况,优化路线和时间,专门制定了清运时刻表、收运“公交站点”和收运“公交牌”,精准设定各区域、小区的垃圾收运时间。按照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分类收运的要求,马尾区各中标保洁公司提前增配好各类垃圾专用运输车,为“公交化”收运做好硬件准备。为此,不同的垃圾收集车辆有不同的发车时间。

福州马尾试行生活垃圾“公交化”收运 18辆转运车投用,覆盖50个小区

目前,在试点的马尾镇有23个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点,已全部安装类似公交站台的站点牌,并明确标明垃圾收集的点位和时间,共投入8辆大型转运车和10辆小型转运车,这些垃圾车按照站点顺序,每天早晚两个时段收运垃圾,形成一条其他垃圾运输车、厨余(湿)垃圾运输车“公交化”清运线路,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分类收运。

五城区分类屋 已建成4458座

海都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5月1日,福州市五城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8月起开展全国首创的垃圾分类前端、中端、后端“四定”模式。目前,五城区共建成分类屋(亭)4458座(其中屋2321座,亭2137座),完成建设任务的99%;已配备分类管理员3019名,配备率达68%,安装监控探头2712个。

福州马尾试行生活垃圾“公交化”收运 18辆转运车投用,覆盖50个小区

清运点还设置了意见箱,搜集市民的意见

相关人士介绍,实行“四定”分类法后的小区,垃圾桶在收运点停留时间从两三小时缩短到15分钟左右;居民人均分类出的厨余垃圾产生量占比从之前的20%左右上升到45%左右,分类覆盖率达到85%左右。

□相关新闻

马尾垃圾分类推行“八有八无两增”建设

海都讯(记者 朱丽萍 通讯员 许琳晶) 昨日,记者从福州市马尾区获悉,截至目前,马尾区已完成建设分类屋(亭)337座,占市任务数250座的134.8%,超额完成87座。同时,马尾区在分类屋(亭)推行“八有八无两增”建设。

“八有”:有分类管理员的分类屋(亭)202座,有监控探头的分类屋(亭)39座,有各类标识的分类屋(亭)242座,有洗手池的分类屋(亭)123座,有照明设施的分类屋(亭)202座,有除臭(消杀)液的分类屋(亭)209座,有加锁的分类屋(亭)119座,有台账的分类屋(亭)192座。

“八无”:地面无积水、无垃圾、无污渍,门窗墙壁无灰尘、无乱张贴,分类桶无乱投放、无满溢,屋(亭)及周边无臭味。截至目前,马尾镇和罗星街道共202座垃圾屋(亭)达到八无要求。

“两增”:增设意见箱34个,增设灭火器27个。

连日来,马尾区垃圾分类办继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集中督导,最多时一天督导百余个小区逾万户,小区居民自觉接受督导员现场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讲解和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