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海”等船到说走就走,佛山人做到了

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佛山是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贯穿全境。

这里自古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如今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70年·佛山的这些第一 | 从“过海”等船到说走就走,佛山人做到了

▲在佛山三水思贤滘一带,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

在溪流密布,水网交错的佛山,桥有着特别的意义。改革开放前,坊间常见的石拱桥、石梁桥星罗棋布,但街坊们期待的,是一座能让生活更便利的跨江大桥。

这其中有段古。

珠三角地区的人习惯称 " 江 " 为 " 海 "。旧时的南海西樵,街坊们称西江为 " 西海 ",乘坐渡船过江,自然叫作 " 过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过海 " 从来都是一件辛苦又麻烦的事。水陆兼程的劳累不说,有时稍晚半步,便要辗转几个渡口,才能找到一搜未停运的摆渡船。

70年·佛山的这些第一 | 从“过海”等船到说走就走,佛山人做到了

▲佛山一渡口。图/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渔艇悠悠穿水岸,蓬舟泛泛驶河川。岭南水乡景色虽美,却也让不少人望“江”兴叹。别急,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桥梁,即将改写历史

那 些 桥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佛山在城市交通建设上势如破竹,多项工程取得全省、全国、全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第一的称号。

1984年,亚洲第一座采用竖琴式索型斜拉大桥——西樵大桥开始动工,这也是广东省内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拉索桥。3年后,西樵大桥如巨龙一样跨越滔滔北江,飞架两岸,将西樵、南庄、佛山中心城区连为一体。

70年·佛山的这些第一 | 从“过海”等船到说走就走,佛山人做到了

1988年,距离西樵大桥通车仅一年时间,横跨中国西江的九江大桥也建成了。大桥总长1682米,位于佛山南海区九江镇与江门鹤山市杰洲之间,是亚太区第一座大跨径独塔双面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也是当时国内最长的独塔斜拉桥。

还有这些佛山桥

打破了当时的记录

70年·佛山的这些第一 | 从“过海”等船到说走就走,佛山人做到了

这些桥梁见证了佛山城市融合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

经过几代佛山人的努力,“过江全靠船”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佛山,已是国内地级市中桥梁较多的城市之一。据海事部门不完全统计,佛山境内水域拥有桥梁多达200~300座,其中东平水道上的桥梁就至少有23座。

另外,佛山也是地级市中斜拉桥和悬索桥较多的城市之一。2016年,奇龙大桥合龙后,佛山单是斜拉桥就多达7座,分别是西樵大桥、九江大桥、龙湾大桥、石湾特大桥、三水大桥、南二环顺德段斜拉桥和奇龙大桥。

70年·佛山的这些第一 | 从“过海”等船到说走就走,佛山人做到了

今年,佛山斜拉桥家族又将添三位新丁,分别是同济路西延线项目中的同济大桥、南庄大道东延项目中的石南二桥和富龙西江特大桥。

其中,富龙西江特大桥已于9月4日正式开建。它的开工,标志着“佛山一环西拓”工程已经全面进入建设阶段,未来将形成佛山市又一个完整的“快速环路”。这座主跨度为580米的斜拉桥将超越佛山一环平胜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佛山第一大桥,并力争获评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


70年·佛山的这些第一 | 从“过海”等船到说走就走,佛山人做到了

▲富龙西江特大桥效果图。

那 些 路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桥通则路通,路通则财通。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同时也是提高经济发展、加速城乡融合、促进文化往来、输送知识人才的重要催化剂。在佛山,就有这么一条高速公路见证了路通财通的腾飞史。

1989年,广佛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是广东省第一条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条中外合作建设、经营、管理的高速公路。它创造了诸多历史与经验,曾被誉为广东省高速公路的摇篮。

70年·佛山的这些第一 | 从“过海”等船到说走就走,佛山人做到了

▲1989年,广佛高速公路。图/佛山日报资料图片

此路开通, 消除了佛山至广州公路塞车现象。原本要堵上2小时的路程,只需15分钟即可到达,极大方便了两市交通来往。这也为日后广佛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

70年·佛山的这些第一 | 从“过海”等船到说走就走,佛山人做到了

▲1989年8月1日,广佛高速公路试通车。图/佛山日报资料图片

从1989年全面运营通车不到10年,巨大的车流量让交通出现负荷过重的情况,广佛高速公路扩建势在必行。

1997年,广佛高速公路开始经历第一次扩建。2004年至2007年进行两次扩建。值得一提的是,广佛高速公路在2003年3月至2004年9月进行大修期间并没有封路,而是正常通车。成为全国第一条在特大车流量情况下边通车边大修的高速公路。

70年·佛山的这些第一 | 从“过海”等船到说走就走,佛山人做到了

▲如今的广佛高速公路。图/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在道路交通建设上

佛山的“第一”远不止这一例

70年·佛山的这些第一 | 从“过海”等船到说走就走,佛山人做到了

路桥飞架,高铁入城。70年来,交通的腾飞为佛山城市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改变着市民的出行、生活、生产方式。

今天的佛山,有着“两环四纵五横”的高速公路网络,“五纵六横”的中心城区公交骨干线网;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3号线、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建设顺利,广佛地铁全线开通;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前期工作启动……

在水运方面,佛山将着手提升佛山港功能定位,加强佛山港与南沙港、深圳港、香港港的联运功能,实现佛山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运联系,共同打造湾区世界级港口群体系。

空、铁、公、水各领域交通建设并驾齐驱,佛山人真正有了说走就走的底气和自信。

心有所向,未来可期

佛山70年的发展变化

只是新中国七十载沧桑巨变的缩影

未来

佛山将继续朝着

高质量发展方向昂首前行

开启下一个70年的新征程

下期预告


黄飞鸿、康有为、陈启沅、詹天佑......

这些佛山人曾在中国历史上

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

更多佛山人在各行各业

做出一番骄人的成绩

他们都是谁?都做了什么?

敬请期待下一期:

70年·佛山的这些“第一”

第六期:人 物


统筹 | 沈煜、何涛

策划 | 汪慧琴

资料整理 | 徐嘉楣、实习生龙芷琼

佛山日报社全媒体整理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