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币者狂欢,区块链变味,人民日报一天连发两文警示

随着区块链的重要性被高度肯定,各个概念股水涨船高,比特币大火,飙升势头迅猛,就连去年在香港上市失败的比特币采矿机制造商也重新开始了在美国IPO的申请。

炒币者狂欢,区块链变味,人民日报一天连发两文警示

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区块链的代表作便是比特币,这可能跟区块链真正走入公众视野是因为比特币的传播有关,更大的原因在于炒币者为了哄抬市场,而制造的各种虚张声势信息,形成了对受众的意识洗脑。

实际上,就区块链本身具备的科技功能而言,它的价值更多在于信息处理和储存的真实性和共享性,这对市场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满足具有助推作用。

但是,和其他风口形成的初期一样,总是会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概念炒作,将一个科技+金融的产品硬生生炒成了纯金融概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混水摸鱼,趁乱收割。

对此,人民日报在一天只能连发两篇文章进行警示。

10月28日上午8点多,人民日报在发表一篇关于区块链的科普文章中,特别提醒比特币只是区块链的一种应用,并不等同于区块链,不要对此产生误解。

炒币者狂欢,区块链变味,人民日报一天连发两文警示

10月28日晚上十点多,人民日报又再一次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区块链技术创新不等于炒作虚拟货币》,阐述了区块链真正的功能和应用场景,而且着重警示要预防利用区块链发行虚拟货币和炒作空气币的行为。

炒币者狂欢,区块链变味,人民日报一天连发两文警示

这是及时而又必要的提醒。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当一个金融风口被推向高潮的时候,往往是三教九流集中发力阶段,这一阶段短暂而迅猛,但破坏力却异常强大,当初的P2P便是最好的例子。

如今,区块链正值初期,在炒币者企图将其变味之前,正确的引导有助于保证巨轮的发展方向。

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交易流通的载体,要么靠的是本身稀有价值(如金银),要么需要强大的公信力作为载体。很显然,任何非官方发布和认可的虚拟货币都不具备这两种特质,也就是说散失了其应有的作用。

那么,炒作这样的虚拟货币,就如同进行一次击鼓传花式的“赌博”,当赌局破灭的时候,留下的只是一堆毫无价值的数字代码。

炒币者狂欢,区块链变味,人民日报一天连发两文警示

更大的风险在于,普通的炒币者永远不知道结局何时到来,可以肯定的是,价格越高的时候,离剧终越接近,但是往往在这个时候入局者会更加疯狂和更受迷惑。

请记住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将货币的发行权交给一个私人企业,而且价格越高的虚拟货币越不可能成为交易的载体,因为这样根本无法满足日常消费需求。

所以,炒币者请抑制激动的情绪,让区块链回归到它本来的价值,潜心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才是硬道理。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