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高價辦理百兆寬帶,實際使用依舊卡頓?又是運營商的文字遊戲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現在大家所辦理的寬帶也越來越大,從一開始的50M演變成了100M、200M等等。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不管你辦理了多大的寬帶,在使用時的實際速度最快也就只有其十分之一,如果是100M的那就只有慘兮兮10M/s的下載速度,難道又是運營商坑了消費者?

花高價辦理百兆寬帶,實際使用依舊卡頓?又是運營商的文字遊戲

這個時候就要說句公道話了,運營商們其實並沒有對消費者說謊,它們只是沒有對消費者詳細解釋其中的概念。運營商提供給消費者的100M帶寬其實和大眾具體所感受到的網絡下載速度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運營商的100M實際單位是Mbps,而大眾所體會到的下載速度單位是MBps,兩者雖然只差了一個字母,但是其中的含義卻大大不同。

運營商所提供的帶寬速度是每秒傳輸的位數量,而大眾所感受到的下載速度指的是指每秒傳輸的字節數量。這兩者之間存在著8倍的轉換關係,也就說大家在運營商所辦理的100 Mbps的寬帶,在使用時滿打滿算下載速度也只有 100/8 Mbps= 12.5M/s。如果沒有什麼計算機理論基礎,一般大眾肯定是無法意識到這種單位數據轉換的。

花高價辦理百兆寬帶,實際使用依舊卡頓?又是運營商的文字遊戲

雖然不知道運營商是不是故意而為之,畢竟類似的主單位省去後面的小字母,看上去幾乎就是一樣的,並且能讓表面的數字看起來更大更快一些,而這種宣傳方式的確讓吸引到了不少消費者。在實際傳輸中網速還會有額外的損耗,例如網線質量、無線連接、使用人數過多造成的網絡堵塞等等,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如果最終大眾辦理百兆的寬帶下載速度能有10M/s還是幸運的,至少能夠證明家中的各項網絡設備質量過硬。

花高價辦理百兆寬帶,實際使用依舊卡頓?又是運營商的文字遊戲

除了運營商們對消費者玩“文字遊戲”之外,許多服務器也會有一定的限制。有些服務器的上行寬帶大小甚至只有1M,最終帶來的結果就是即便是消費者在運營商那邊辦理了1000M的寬帶,在這個服務器上的下載速度最高也只能有125kb/s,甚至更低。這一點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些網盤的下載速度,即便是消費者使用的是5G的超高網速,網盤的下載速度還會依舊停留在原來的水平。

花高價辦理百兆寬帶,實際使用依舊卡頓?又是運營商的文字遊戲

看了以上的科普和解釋之後,大家是不是對寬帶網速有了新的理解呢?雖然新聞上宣傳著5G網絡傳輸速度提升非常高,但是轉換到家用網絡寬帶上也必須遵循這樣的規則,因此,大家可以對5G的發展抱有期望,但也不要太過相信前期的宣傳,畢竟當初4G的宣傳也是同樣鋪天蓋地,最終使用效果也不就是這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