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在中国的接班人下卷: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中国的故事

加长版的“再加长版”的BAe146-100,就是BAe146-300,读着有点拗口,但事实就是如此

“三叉戟”在中国的接班人下卷: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中国的故事

BAe146-300在中国的用户(从上至下):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

在BAe146-100投产后,英国航宇公司深感其虽然适用性极佳,但因为载客量不足(最大载客量只有90人左右)并没有获得航空公司的青睐(量产也只生产了37架后就草草的结束了)。所以决心对其进行(加大载客量方面的)改进。

嫌装人装得少吗?最为简单粗暴的对应方法就是加长机身,增加载客量,因此,BAe146家族中第一个“拉长版”BAe146-200诞生。1982年8月1日首飞第一架原型机,1983年2月4日获得欧洲空域适航证,第一架生产型于1983年6月交付运营。相比BAe146-100,BAe146-200加长了2.40米,载客量82~109人。最大起飞重量和零燃油重量有所增加。地板下货舱容积增加35%。不过付出的代价是只能在硬质跑道上起降,对机场硬件条件得要求较BAe146-100提高不少,但在当年基础设施普遍完备的欧洲不是什么大问题。因此BAe146-200获得了欧洲支线航空公司的认可,前后获得了113架的订单。

小有斩获的英国航宇公司自然是喜不自胜,于是乎预见到将来支线航空必将蓬勃发展,毕竟你总不能让人家老百姓呼哧呼哧的跑去大城市的机场去赶飞机。小城市、小机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新型号的名称就是本篇主角BAe146-300,改动的方面继续十分简单粗暴,继续加长机身,继续增加载客量,油箱么继续再适当扩大,其余的部件一切照搬。简直就是抠唆到了极致,哪怕是支线客机,也不能这么抠唆吧?

“三叉戟”在中国的接班人下卷: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中国的故事

BAe146-300支线客机

BAe146-300保留了BAe146-200型上使用的发动机和相同的机翼。机身在BAe146-200的基础上继续加长2.39米,载客量提高到108~128人。第一架原型机于1987年5月1日首飞,1988年9月6日获得型号合格证。随即第一架生产型机交付用户投入运营。不过其客户反响一般,载客量虽然增加、但其对机场的保障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并且由于机体重量以及航油装载量的增大而动力却没有本质的提升,直接导致BAe146-300相比200最高飞行时速降低、最大载重航程缩短,这两点尤其不讨客户的喜欢,最终总共生产了71架。其中有13架最终落户中国的海峡两岸。

“三叉戟”在中国的接班人下卷: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中国的故事

BAE146-300的座舱布置,照片拍摄:建德验客

1989年由中国民航西安管理局改制而成的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从原西安管理局继承了3架BAe146-100型后在满意于这型支线客机惊人的适应性和安静性的同时痛感其载客量实在低得不像话。啥?不是说在1986年购买BAe146-100的时候无所谓其载客量吗?

此一时彼一时了,90年代是中国民航市场化改制的特殊时期,中国对民用航空的运能需求呈井喷式、爆炸式同时也是野蛮式的发展。计划经济“大锅饭”时期可以不在乎运能的需求,但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一切以市场需求出发。中国西北航空公司根据自己自身的实际情况,干线客机由图154M顶着,支线客机当时仅有3架BAe146-100和4架运7,运能明显不足。

“三叉戟”在中国的接班人下卷: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中国的故事

中国西北航空公司涂装的B-2717号机,照片拍摄:随风海鸥

1992年,中国西北航空公司提经民航总局批准,和英国航宇公司签订了购买8架BAe146-300支线客机的合同,当年全部交付完毕,使得西北航空公司的BAe146机队规模达到了11架,成为亚洲国家中第一大BAe146机队,风光一时。这8架飞机的注册编号分别为B-2711、B-2712、B-2713、B-2714、B-2715、B-2716、B-2717和B-2718。成为中国西北航空公司支线客机的绝对主力机型,奔波在国内各条支线航线上运送着一批又一批的旅客。

“人上齐了没有?上齐了我们就起飞走了。”机长从驾驶舱探出脑袋这样问空姐,类似这一幕场景相信当年很多乘坐支线航空的人们都有印象。形同城郊长途中巴一般的感觉,这就是当年的中国支线民航的写照。

“三叉戟”在中国的接班人下卷: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中国的故事

本厂长绘制的中国西北航空公司涂装的BAE146-300型支线客机二视图

不过由于在90年代中国民航混乱式的大发展的大环境下,西北航空公司的管理存在不小的隐患,BAe146-300支线客机刚进入中国不久就流下了第一滴血:

1993年7月23日下午14时20分,B-2716号机在执飞从银川西花园机场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WH2119航班,在西花园机场跑道起飞时因襟翼系统故障无法升空,最终以高速滑跑的状态冲出跑道尽头一头扎入水塘后爆炸起火并解体,全机5名机组成员和108名乘客中55人遇难(包括机组1人),58人受伤,这场被称为“7.23银川空难”的事故成为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东亚最惨重的一级空难事故。具体详情请看 一文。当时,B-2716号机的总飞行时数只有500多小时。

剩下的7架BAe146-300继续在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中运营,直至2002年,中国西北航空公司并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因此原西北航空执管的BAe146-300和BAe146-100一起并入东方航空公司机队,加上东方航空原本就拥有3架BAe146-100,因此东方航空公司(东方航空西北分公司)名义下拥有13架BAe146,其中7架是BAe146-300。

“三叉戟”在中国的接班人下卷: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中国的故事

本厂长绘制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涂装的BAE146-300型支线客机二视图

在财大气粗、以美制客机为主的东航,BAe146-300这种英制支线客机显得十分异类,相比四台发动机的BAe146,东方航空更习惯于用双发的ERJ系列支线客机。因此,在合并西北航空公司不久后的2003年,东方航空率先退营了6架BAe146-100,又过了两年,也就是2005年,全部剩下的7架BAe146-300也集体退营停场。自此,BAe146-300型支线客机彻底告别了中国大陆民航的舞台。

“三叉戟”在中国的接班人下卷: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中国的故事

退营后停场的B-2718号和B-2719号机(东方航空涂装),照片拍摄:冰雪鱼

“三叉戟”在中国的接班人下卷: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中国的故事

退营后停场的B-2715号机,身后还停有2架同型机

“三叉戟”在中国的接班人下卷: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中国的故事

B-2720号机退役后运往寿昌镇被改造成一家主题餐厅,比起同伴,它算比较幸运的,照片拍摄:建德验客

BAe146-300的短距离起降性能和优异适航性也被中国台湾省的马公航空公司(先为长荣集团下属的子公司立荣航空)看中,在马公航空看来:这款支线客机简直就是为跑道短且条件简陋的马公机场“量身定制”的,因此在1990年,马公航空公司向航宇集团购买了5架BAe146-300型支线客机投入台湾省岛内航线运营。但这批飞机明显不能适应台湾岛内的潮湿海盐气候,仅仅只运营了9年后就在1999年黯然退场。

“三叉戟”在中国的接班人下卷: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中国的故事

中国台湾省马公航空公司B-18711号BAE146-300型支线客机

“三叉戟”在中国的接班人下卷:BAe146-300支线客机在中国的故事

本厂长绘制的台湾省马公航空公司涂装的BAE146-300型支线客机二视图

性能数据:

机型:BAe146-300

设计商:霍克·西德利飞机公司/英国航宇公司

乘员:2人+载员108人(一排五座)、128人(一排六座)

长度:30.99米

翼展:26.21米

高度:8.61米

空重:24878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4225千克

发动机:四台联信ALF502R-5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43.1千牛

最大飞行速度:790千米每小时

实用升限:9449米

最大载重航程:2817千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