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我們在中國地圖上找到12個地點,用經濟地理紀錄片《地標70年》呈現它們與這個國家的生動關係,每週五20:00在西瓜視頻更新,目前第三集《中關村》已上線,播放量已達881萬,歡迎觀看。

某種意義上,中關村不是順產的嬰兒。

文 / 巴九靈

1984年,陝西人牛文文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經常要走一條四車道、有著兩排白楊的林蔭路,路的周邊,都是過去的那種民房,有古鎮,還有書店。

大學幾年,他在這裡還感受不到太多的科技氣息。等到他本科畢業讀碩,“中關村”這個詞開始走進他的生活,成為他腦海中的印象。讀完碩士沒多久,他突然發現黃莊的街口,冒出了一座雙螺旋的雕塑。


其高9.9米,通體金黃,以雙螺旋的造型交錯向上,像極了人類的DNA基因。在花崗石基座上,鐫刻著雕塑的標題:《生命——獻給新技術開拓者》。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這座帶有點超前色彩的雕塑,吸引著牛文文等人的眼球,也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這塊土地正在產生著某種積極的變化。

伴隨著這種變化,那條喚作白頤路的林蔭路,在1997年的大規模改造之後,從鄉村公路變成了一條寬闊的城市主幹道。與此同時,白楊讓路給了此起彼伏的大廈,而它這略帶詩意的名字,也正式被中關村大街所取代。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悄然之間,此前還有些不為人知的“中關村”,開始憑藉著科技的手段,強勢切入這塊區域、這個時代,宣示自己的存在。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中關村孕育史


一個屯,一條街,一塊地,一座城。

如果說科技是中關村大街的底色,那麼,白頤路的底色更接近學術。它位於京城西北的海淀區,因東南起自白石橋,西北至頤和園而名。

由於路兩側有著北大、人大、北理工等著名高校,以及首都體育館、國家圖書館、海淀影劇院、大慧寺、圓明園等場所,所以它也素有“文化大道”之稱。

1951年11月,中科院的第一棟大樓——現代物理研究所大樓開始在白頤路以東建設。此地原是太監(中官)養老、歸葬之地,所以稱為“中官屯”。大家覺得不好聽,遂改名中關村。

這不只是名稱的更換,更是氣質的徹底轉換。中關村因中科院的建設而改善了生活設施,更重要的是,自此和科技息息相關。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吳老師站在當年柳傳志創業的小屋門前


更大利好來自於改革開放初期的政策調整。在1978年,除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外,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會議就是全國科學大會。也正是在會上,鄧小平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等著名論斷。此後,“在中國的科技領域裡面出現了一批要把科技力量轉化為生產力的實驗者”。

來自中科院物理所研究院的陳春先奮勇當先,於1980年帶著紀世瀛、崔文棟等科研人員走出象牙塔,在物理所一間十幾平方米平房倉庫裡,成立了“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率先拉開中國科技改革、科技人員下海創新創業的序幕。

2019年,為拍攝《地標70年》,吳老師特意找到海淀區博物館裡的陳春先紀念室,面對著故人那只有兩室一廳的生活格局,不禁感慨萬千。雖說他的創業以失敗而告終,連他的名字也一度不為外人知曉,但今天中關村那浩瀚如江河的高新產業經濟,其濫觴所出,正是來自他的努力。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海淀檔案館陳春先紀念室


相比之下,緊隨其後的段永基、柳傳志等人要好很多。和陳春先一樣,柳傳志的創業條件也很寒磣,年齡更已奔四,但春天的氣息卻在此時變得更濃。

當壓抑多年的創業熱潮在中關村井噴,白頤路有了一個更新的稱呼:電子一條街。

1987年,電子一條街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企業已達148家。

當年5月,國務院批准在中關村地區成立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中關村”正式誕生。它也是中國第一個高新區。

某種意義上,中關村不是順產的嬰兒,更像是從“規矩”之外,斜刺殺出的猛將。但國家對它的默許和追認,還是讓它成為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先試的試驗地。

問題也很快凸顯。由於中關村區域有限、房價高漲,各家公司在租來的房子中搞搞貿易什麼的還行,但要產業化、規模化,就需要一個有效的產業基地。由於交通便利,緊鄰中關村的上地在1991年成為那個寵兒。同年,豐臺區、昌平縣兩個科技園區開建。

與此同時,中關村電子城也在中國IT啟蒙時代強勢崛起。1999年,太平洋數碼大廈、硅谷、海龍電子城相繼開業。2003年,與海龍同在中關村大街西側的鼎好開業,更是將中關村的電子賣場推向了頂峰。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儘管在相當長時間內,中關村這個概念還是有些模糊不清,但是,熱鬧的電子一條街、借勢而起的上地,以及“南有華強北,北有中關村”,還是拼湊出了一個具象的中關村。

自此,一個不是太監歸葬地也不是鄉土村落,而是有著科技含量有著無盡發展慾望的中關村,開始烘托而出。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急速狂奔

1996年,位於白石橋西側,出現了兩個巨型廣告牌,一個寫著“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一個則寫著“中國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

站在這個原點,吳老師彷彿又看到了當年那個傳奇女性——張樹新風光一時的場景。向北1500米,正是她一手創辦的瀛海威公司。因為是中國互聯網最早的試水者,她也就此成為了“中國互聯網教母”。

和陳春先一樣,兩者最終的命運都不算好,但正是他們的前赴後繼,讓中關村在組裝電腦、倒賣軟件之外,又駛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王小川在1993年第一次到中關村時,特受打擊,因為看到的就是幾棟樓,算不上特別宏偉,剩下的就是賣光盤、攢電腦,但等到他在1996年開始到清華讀書時,卻再也沒有從這裡“走出去”——他從ChinaRen兼職開始,到進入搜狐,職業生涯大部分都在搜狐體系和五道口,也因此被外界戲稱為“五道口守門員”。

他的經歷,無疑為中關村的興起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註解:周邊林立的高校,為它源源不斷地提供了人才。

與此同時,中關村的興起,也撩撥著各位學子的心絃——以前,畢業等待分配還是正解,但隨著清華大學舉辦起創業大賽,創業這個一開始看上去很奇怪很不可理喻的詞,很快就變得再正常不過。

如果說在陳、柳創業的時代,白頤路是舞臺上的中心,那麼,等到搜狐等一批互聯網企業出現時,知春路取代了白頤路,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這是一條為了迎接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而特意修建的,橫在北三環與北四環之間的次幹道,西頭正與中關村大街相連。過去便是蘇州街。由於房租相對便宜,所以它集中了後起的一批互聯網創業者。新浪、金山、暴風影音,都在這裡摸爬滾打過。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王興、張一鳴也在這裡聚集人氣。

當然,還少不了這樣一位主角——雷軍,他投資凡客、UC、YY,甚至成立小米……所有一切據說都發生在知春路的某個咖啡館裡。

中關村火熱的創業激情,也讓牛文文在2008年離開了服務九年的《中國企業家》,創辦《創業家》。日後又轉型做“創業黑馬”。但他自始至終都將自己溫和的眼光,投向中關村這群創業群體。

2012年,他從中關村管委會那邊接到了一個獎,叫創新型孵化器。這讓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只是在做媒體,也是在做創業孵化。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與此同時,他對中關村的運作有了更深的認識,那就是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科研人員可以盡情折騰。他們不僅實現自己創業,帶出來的徒弟還會出來創業,或者通過投資來扶持創業……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環。

也正是這些高科技公司的崛起,讓中關村在電子賣場日益萎縮的當下,依舊不負自己的盛名,並四處開疆拓土。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不僅是地理空間,更是精神圖騰

上地成為中關村第一組團才十年,中關村便由當初的一區二園,逐漸膨大到一區十六園,園區遍及北京16個區縣。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中關村十六園區範圍(黃色區域)


這種擴展無疑跟中關村入駐企業迅速壯大、產業佈局急速擴大,導致土地資源十分緊張有關。與各個區縣共建開發區,便成了中關村繼續發展的變通之道。

在此期間,國務院正式批覆北京市和科技部《關於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2005年8月,國務院又做出了關於支持做強中關村科技園區的8條決定。

2009年3月,國務院批覆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要求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13年,“科技創新中心”被確定為北京新的城市戰略定位之一。

這些作為讓中關村跳出了一個“試驗區”的範疇,蛻變為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基地,同時,它也不侷限在狹小的那塊叫中關村的地域,而把科創的種子播向了各地。

後廠村也搖身一變,成為中關村在新時期內的網紅。2015年之前,這個位於海淀區西北旺鎮的小村,一直默默無聞,但隨著中關村軟件園二期的陸續投用,騰訊、滴滴、百度、新浪、網易這些互聯網巨頭搬遷而至,後廠村聲譽鵲起,成為中國互聯網“宇宙中心”。在這些知名公司的鄰居中,還有甲骨文和微軟。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2018年,在這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平方公里的產值高達969.1億元,園區單位密度產出居於全國領先地位。

在互聯網產業之外,新型科技企業也藉著中關村的拓張而遍地開花。從人工智能、芯片再到機器人……不論PC時代還是人工智能時代,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潮流都由此發端。

就連攢機聖地,也是劉強東京東商城夢想起飛的海龍,也開始向智能硬件創業中心邁進。

今天的中關村,不再只是北京的中關村,而是世界的中關村。它不同於硅谷的現代化,也不同於深圳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重新描繪,而是在一步步的拓展中,左擁右抱、兼容幷蓄,融合了科學與商業、京味與現代、白領與車庫、校園與農村……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它以三十餘年的時光,證明了“科技+人才+資金”可以改變一座城乃至一個國家的命運,塑造了大家對創業創新的認知,同時也將自己打造成了中國新經濟生態群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國多元文化生態的典型代表。

在這裡,依舊有著天南地北的人群,他們身份變化多端,一會兒學生,一會兒員工,一會兒失業住地下室,一會兒西裝革履當商務精英;而創業的路徑也四通八達,從事互聯網,賣吉他,做高考衝刺輔導,或者跑腿類的O2O……相比較柳傳志、段永基,他們面對的時代更開放,而創業之初更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019年9月6日凌晨,當吳老師一路轉場,從中關村大街,到知春路,再到此時的中關村某處天橋……儘管有不少公司搬離了這塊大樓密集的區域,但是他依舊看到了,周邊的那些窗口在這個時段依舊在亮著。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想必在那些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地方,有著無數的創業者焚膏繼晷、夜以繼日。

儘管有很多人是沒有辦法看到第二天的太陽,但創業永不眠。


第三集 北京中關村

已在西瓜視頻上線 歡迎收看

中關村:這裡很多人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本篇作者 | 王千馬 | 當值編輯 | 李夢清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 | 圖源 | VCG


點擊觀看▼《地標70年》中關村預告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