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一故事:与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先生留影(图)

对于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先生来说,不仅在音乐创作上是个高产作家,而且在音乐理论研究上更是硕果累累。吴祖强先生从小学和中学时代就在音乐家盛家伦、张定和的影响下立志学习音乐。1947年入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师从江定仙。195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赴苏联留学,入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1958年毕业归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78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1982年任院长。他曾作为中国音乐家的代表,赴苏联、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国家访问,并多次担任国际音乐比赛评委。1979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起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一图一故事:与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先生留影(图)

吴祖强、张百发与乔羽在首次审听会现场(摄影:冯赣勇)

吴祖强先生创作的音乐类型可谓丰富多彩,其中有管弦乐、协奏曲、舞剧、大合唱、室内乐、独奏曲等各种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较重要的有:弦乐四重奏、交响音画《在祖国的大地上》、清唱剧《与洪水搏斗》,以及与杜鸣心合作的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和与刘德海合作的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此外,他曾将著名的传统乐曲《二泉映月》、《听松》改编为弦乐合奏曲,《江河水》改编为二胡与管弦乐队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改编为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很受观众欢迎。他还创作过一些独奏、独唱曲;并为电影《12次列车》、话剧《费加洛的婚姻》、《杨开慧》、《风雪夜归》、《复活》、《詹天佑》等话剧写过音乐。

一图一故事:与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先生留影(图)

吴祖强与伍绍祖参观中央台录音室(摄影:冯赣勇)

吴祖强先生的创作风格严谨,善于从音乐艺术的规律中展开乐思,他一面吸收西欧和俄罗斯古典音乐作曲手法的优秀传统,一面在民族风格、民族特点上进行有益的探索,力求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创作出富有民族气派的音乐作品。他还通过以民族乐器和交响乐队协奏或合奏的形式,把中国民族民间的音乐构思和交响音乐的手法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除音乐创作外,吴祖强还著有《曲式与作品分析》。获1987年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数年来撰写音乐评论等文章数十万字。

一图一故事:与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先生留影(图)

吴祖强与伍绍祖参观中央台录音室(摄影:冯赣勇)

吴祖强先生历任七、八、九、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1991年起任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曾任和现任的其它社会职务有:国家教委艺术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及留苏分会副会长、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马思聪音乐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会长、中国交响乐团顾问、中国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等。曾多次担任国际、国内重要音乐比赛的评委和组织者。1986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及作曲理论研究专业博士生导师。

一图一故事:与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先生留影(图)

乔羽、吴祖强与伍绍祖在二次审听会上(摄影:冯赣勇)

和吴祖强先生首次见面是在1989年的夏天,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担任了第11届亚运会歌曲的组织录制工作。8月28日上午,在位于当时广播电影电视部广播大楼内一层的中央台126审听室举行审听活动。由第11届亚运会组委会张百发主任、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著名词作家乔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时乐蒙与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正泉等领导和专家同志组成的专家审听组,对已录制完成的《亚洲雄风》 、《高举起亚运会的火炬》、《亚洲的太阳》、《不要说再见》等十几首作曲经过认真的审听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修改意见。

一图一故事:与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先生留影(图)

吴祖强参观中央台出版社展台(摄影:冯赣勇)

1989年12月21日,经过汲取专家们的意见重新录制的歌曲,又进行了第二次审听会,原班人马的11届亚运会歌曲评审专家组再次来到中央台进行审听工作,并一直推荐徐沛东作曲、张藜作词的《亚洲雄风》为第11届亚运会会歌。

一图一故事:与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先生留影(图)

与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先生留影(摄影:王炬)

我和吴祖强先生真是有缘分,就在审听会后不久,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音乐音像制品博览会上,吴祖强先生来到中央台出版社展台前参观。说来也是,两次在中央台举行的审听会上我净顾忙着拍工作照了,都没和吴祖强先生留个影,于是,刚好趁这个机会,在我们的展台前拍下了这张与吴祖强先生的宝贵留影。(撰文:冯赣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