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視頻到處“串場” 擦亮眼睛防止謠言傳播

災難視頻到處“串場” 擦亮眼睛防止謠言傳播

無錫高架橋側翻,河北發生重大車禍......近來,朋友圈持續被一些重大事故刷屏。在泥沙俱下的消息中,我們總能找到似曾相識的現場畫面,“移花接木”式造謠屢見不鮮。“有視頻”如何“有真相”,值得我們思考。

1 一起車禍如何成了“全國性”事故現場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10月16日,一段交通事故視頻在朋友圈傳播,配發的文字內容是“緊急擴散!緊急尋找:陝E54576車主家屬,看到的幫忙轉發!都是去洛川包蘋果的人啊”。慘烈的現場畫面,激發了網民的同情心,紛紛轉發。

然而,就在人們積極尋找“遇難者家屬”的同時,@渭南交警支隊發佈闢謠信息稱,該視頻系10月11日發生在河北省某地的交通事故,並非渭南籍車號。

這是一起典型的“移花接木”式網絡造謠。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網警發佈闢謠信息

不僅如此,通過網絡檢索可以發現,短短半個月時間,這起原本發生在河北的惡性交通事故視頻已多次“客串”,化身為“山西定襄(靜樂)摘辣椒的人發生車禍”“去陝西洛川包蘋果的人發生車禍”等朋友圈和各類群組裡的“重大事故”。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網傳消息截圖

隨著“無錫高架橋側翻事件”網絡關注度的攀升,這則視頻還被配上“無錫梅村去面試車被大巴壓死5名女孩”等內容,以#無錫最近怎麼了#為話題,蹭足了熱點,也迷惑了網民。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網民求證“無錫梅村去面試車被大巴壓死5名女孩”

將這些“事故”視頻與原新聞對比發現,熱傳的短視頻,或是剪輯原新聞中抓人眼球的內容,或是直接使用網民手機拍攝的慘烈畫面,因地制宜配上“聽說”的文字或解說,在各大社群以及一對一私聊中頗為活躍。內容的突發性、畫面的真實性以及較為封閉的傳播模式,極易引發受眾的情感共鳴,病毒式裂變的能力驚人。於是,一場車禍借互聯網,很快“跑遍”各地,成了“全國性”的事故現場。

2 到處“串場”的慘禍視頻 你中招了嗎

無獨有偶,近年來,在很多網傳突發事故、自然災害新聞中,視頻“嫁接”時有發生。

其一:穿越時空的“災情”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這則“2017年西藏昌都因暴雨引發樓房倒塌”的視頻,多次被“移花接木”到洪水、颱風等災難現場,如2017年,該視頻被傳為“桂林靈川縣九屋鎮的河景酒店被洪水沖垮,整棟樓倒入江中”;2018年瑪莉亞颱風登陸福建、2019年利奇馬臺風過境寧波,該視頻均被當作颱風現場再次傳播。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2017年網傳消息稱,桂林靈川縣九屋鎮的河景酒店被洪水沖垮,整棟樓倒入江中。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2019年臺風利奇馬過境,網傳消息稱“寧波柴橋某醫院樓房因颱風倒塌。”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這則“發生在玻利維亞山體滑坡”的視頻,2019年2月被傳為“廣昆高速玉林山心段發生塌方,致嚴重擁堵”,@玉林交警隨即闢謠稱,“並非發生在山心路段,未出現嚴重擁堵”。6月,廣東河源龍川發生山體滑坡事件,該視頻再次被“拿來”充當現場視頻,進行傳播。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網傳廣昆高速玉林山心段塌方致嚴重擁堵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網傳消息截圖

其二:反覆出現的“事故”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這則“發生在2018年12月10日晚吉林榆樹的車禍現場後尋找家屬”的視頻,先後被“拿來”充當格爾木機場高速、瀋陽機場高速、哈爾濱機場高速等地發生嚴重交通事故的現場,視頻中的男孩也被冠以各種姓名,一度引發全國性網絡接力尋人。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多地網警發佈闢謠信息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這一2010年8月19日發生於石亭江鐵路大橋的事故消息,時隔九年,以“車廂墜入江中,西安到昆明的168次車發生重大事故”的題目再次傳播。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網警闢謠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這則“2017年4月巴西發生汽車爆炸事件”的視頻,長期以來被作為“加油時玩手機致汽車爆炸”的現場教材。實際上,該事故因天然氣瓶異常導致,不僅與手機無關,也沒有謠言中 “父母把小孩留在車裡”等細節。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2019年2月網傳消息稱“加油站玩手機導致汽車爆炸”

灾难视频到处“串场” 擦亮眼睛防止谣言传播

早在2017年媒體就對相關消息進行闢謠

除此之外,諸如“客機相撞”“索橋(纜車)斷裂”等話題視頻以及國內外地震、颱風、山體滑坡等災難現場等都是“移花接木”的常用素材,而且畫面、言語越具衝擊力,情緒感越強,地域信息越模糊,越易被多次翻炒形成謠言。對於此類視頻謠言,我們需要保持“檢索”的好習慣,真相立現。

3 短視頻時代,守住“屏幕裡的真相”

當短視頻盛行成為大趨勢,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網民傾向“隨手拍”記錄現場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多角度還原現場,使得真相更容易彰顯出來;另一方面,依託各類社交APP,視頻復錄、剪輯等技術得到普及,“移花接木”造謠幾乎“唾手可得”。

站在風口上,我們將如何守護真相?

強化平臺審核,提升網民的鑑別力。短視頻傳播鏈條中,第一落點是平臺,終端是網民。對平臺而言,加強內容管理和審核是極為重要的環節

,包括技術建設、人工審核等多種舉措,可以有效減少“串場”視頻謠言的出現;對網民而言,面對不確定信息,不妨等等事實、搜搜相關內容,避免盲目站隊,更不要輕易轉發。

深耕正向內容,對沖謠言的蠱惑力。專業機構、科普組織、專家團隊、媒體等應當積極製作闢謠內容,針對網絡翻炒老謠、熱傳新謠等及時作出闢謠回應,包括圖文、音視頻、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通過社交網絡、新聞網站等觸及更多網民,進一步提升網民的媒介素養和判斷能力。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張智萍)

監製:荊克

校對:殷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