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實現全年增產,年末生豬能否重回“大眾餐桌”?

農產品實現全年增產,年末生豬能否重回“大眾餐桌”?

眼看著2019年即將步入尾聲,同時也伴隨著好消息。農業部25日消息,今年農業產量將會實現增產,總產額會保持再1.3億斤以上。高質量的農業發展也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糧食產業發展大邁步,農業收入可觀

農業發展的好與不好,直接聯繫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在舊社會,要想吃一口細膩的麵粉或者大米,真的是一種奢求。而現在,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也在穩中求進。今年農業再獲豐收,將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這將是一個重大的實踐。

今年我國非優勢地區的水稻、玉米麵積持續調減,但是大豆、穀物的面積大量增加,同時以湖南為主的多個省份也大力推動優質水稻的發展,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而目前也進入到了秋冬種植高峰,冬小麥和冬油菜的播種也要接近尾聲,預計在2020年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會在1.12元/斤,不會有太大的調整。

農產品實現全年增產,年末生豬能否重回“大眾餐桌”?

對於如何進行高質量的農業發展,從3方面進行。

1:提高供給,這裡不代表大幅度的讓糧食進入市場,達到供過於求,而是提高進入市場的糧食質量,做到優質糧食進入大眾廚房;

2:資源配置和投入,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高質量的投入,提高勞動生產力、提高資源利用率全面提升生產率。

3:高質量的區域聯動以及合理的收入分配,加強區域聯動,進行良性互動,取長補短,塑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在收入分配上,要體現高質量、效率和公平,進行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推動糧食發展是一個偉大的戰略佈局,雖然目前在糧食產業的發展上還是出現不平衡以及供給不足的問題,但是相信未來糧食產業將會迎來大格局,完成戰略創新。

生豬得到“關愛”,禽肉事態將好轉

豬肉算是今年最“火”的一個話題,而在發佈農業再豐收之後,農業農村部負責人也表示,後期將會相繼出臺17條有針對性的政策,來促進生豬生產的措施,現已有24個省發佈。目前已有明顯的效果,從9月份起,生豬的存欄量環比增長0.6%,在今年年底有望回升,同時明年豬肉基本有望恢復正常。

農產品實現全年增產,年末生豬能否重回“大眾餐桌”?

10月25日,據相關人士指出,豬肉產能正在隨著全國24省促進生豬生產措施的實行穩步提升,可見生產措施的實行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成效。那麼到今年春節前夕,生豬產能以及豬肉價格會是否會迴歸正常狀態?

“盈利高,政策好,豬瘟防控有措施,豬肉供應偏緊緩和”專業人士分析。現在的生豬盈利水平要遠高於以往,再加上政策的大力扶持,豬瘟的有效防控,多管齊下,調節市場供需關係,更有利於豬肉價格的穩定。

此外,豬肉的恢復,有望帶動其他禽肉產量的加快,“天價豬肉”也將告別市場。相信不久後,豬肉不再是大眾眼中“買不起”的商品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