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進攻一向很穩,可為何當年雷霆3:1領先勇士,卻連丟3局呢?

2016年當雷霆在西部半決賽幹掉馬刺之後,他們就已經釋放了要搞個大新聞出來的信號。而西部決賽3比1的比分,看起來雷霆幹掉73勝的勇士已經手拿把攥,但實際上在3比1時,雷霆就已經把很多問題給暴露出來了。

雷霆的體能扛不住了!

kd進攻一向很穩,可為何當年雷霆3:1領先勇士,卻連丟3局呢?

其實論天賦,16年的雷霆絕對不在勇士之下,特別是身體天賦,他們要比勇士出色的多。論內線,坎特、亞當斯、伊巴卡,還有個擁有內線身高的杜蘭特,可以說他們在三秒區的優勢很明顯;論外線運動能力,威少、維特斯、羅伯森、莫羅、杜蘭特也要遠遠好於勇士的水花+一哥+巴恩斯。。。簡而言之,當年的雷霆無論是擺大陣容,還是擺小陣容都是有優勢的;因此當年雷霆打勇士的系列賽在防守中,採取了逢擋拆無限換防的策略,即便是亞當斯和坎特換出去防庫裡,也拒絕夾擊。

但是雷霆當年的陣容也有絕對的短板,那就是他們的進攻,完全交給威少和杜蘭特兩人單打。而在那個系列賽,多諾萬僅僅選擇8人輪換,甚至一度採取6人輪轉時,他們基本上把二少的休息時間壓縮的已經不能再少了。

kd進攻一向很穩,可為何當年雷霆3:1領先勇士,卻連丟3局呢?

前4場比賽,多諾萬的戰術很成功;特別是他用羅伯森在小球陣容上提,不僅完美的解決了防守勇士擋拆後延誤庫裡的空當問題;而在進攻端,讓伊巴卡在外線當投手,二少輪番幹,羅伯森除了空切籃下就是瘋狂的和亞當斯一起衝搶前場籃板,就是憑藉著這麼一套打法,他們一度把勇士的五小陣容一起登場效率值打到了-71。而威少在那個系列賽前4場比賽,打出了他這輩子打的最合理的4場比賽;在打轉換的時候,他每一次要麼造成殺傷,要麼減速給後面上來的隊友完成上籃。憑藉著二少的巨大牽制力,加上其他角色球員在防守和籃板球上的全勤投入,他們一度取得了3比1的優勢。

kd進攻一向很穩,可為何當年雷霆3:1領先勇士,卻連丟3局呢?

那個系列賽,多諾萬對羅伯森的使用是種創新

然而在第四場比賽的下半場,其實就已經體現出多諾萬把主力用的太狠的後果,那就是他們的體能出現了問題。最明顯的就是杜蘭特,他在防守中追庫裡已經追不上了。也正是因為體能出現了問題,在第五場比賽,明知勇士回到主場,一定會殊死一搏時,他們就非常急切的想趕緊解決戰鬥。但是當雷霆想提速,想繼續去衝勇士,卻已經衝不起來時,打轉換,即便威少有意識的慢下來,他也會發展勇士的防守球員會比自己的隊友上來更快時,二少都多了一些胡打。而勇士也終於做出了調整,他們把博古特長時間放在了場上,去跟亞當斯、坎特肉搏時,雷霆也失去了籃板球優勢。

到了第六場,當雷霆一路領先,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雷霆會晉級。可是到了最要勁的時候,多諾萬選擇讓二少一路打到底;而科爾則敢在最焦灼的時候把水花輪番換下來休息,哪怕只是一兩分鐘,但至少給了水花導口氣的機會。多諾萬和科爾用人方式的不同最直觀的體現,正是第六戰二少瘋狂打鐵,而湯普森打出了職業生涯季後賽最完美的一戰,強勢把比賽帶回灣區。

kd進攻一向很穩,可為何當年雷霆3:1領先勇士,卻連丟3局呢?

佛祖頂著杜蘭特的反超三分,可以看得出杜蘭特已經跟不上了

到了第7戰,雖然二少展現出了決心;但是他們的體能已經不足以用無限換防去鎖死勇士,反而外線漏了很多的空當,給勇士輕鬆出手的機會;進攻中隨著體能的下滑,他們失去了籃板球的優勢。而勇士也正是等到雷霆體能下滑再開始發力,可以說雷霆是被累死的。

雷霆缺少第三個得分點

kd進攻一向很穩,可為何當年雷霆3:1領先勇士,卻連丟3局呢?

體能不支是被逆轉的重要原因,但雷霆被逆轉也不完全是體能不支造成的,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於,雷霆的進攻只有二少這兩個點。伊巴卡在那個系列賽充當了定點投手,他們的所有進攻都是依賴二少的個人能力發動,看起來像是2.5打5。

你說雷霆的進攻戰術好防吧,那談不上,畢竟威少和杜蘭特的攻擊火力太猛了;但你要說不好防吧,既然明知道雷霆每個球都要從二少這裡發起,兩個人也都有太多不合理的單打,勇士的防守針對性也非常的明確,那就是所有防守的回合都對著二少。整個系列賽,雷霆就在賭自己的超級球星頂著巨大的防守壓力打進,勇士就在賭二少單打效率低下。從那個系列賽前四場的表現來看,毫無疑問,雷霆賭贏了;但是後三場,賭贏的成了勇士。

kd進攻一向很穩,可為何當年雷霆3:1領先勇士,卻連丟3局呢?

那個系列賽,杜蘭特也在亂打

看看二少後三場的數據吧,第五戰杜蘭特雖然拿下40分7籃4助攻,但31投只有12中,其中三分球11中3;而威少拿下31分7板8助攻,28投只有11中,其中三分球8中3。再看看第六戰,杜蘭特拿下29分7板,但31投只有10中,其中三分球8中1,拿了29分;威少27中10,三分球5中0,拿了28分9板11助攻。第7戰,杜蘭特19中10,三分球7中3,拿了27分7板,威少21中7,三分球6中2,拿了19分7板13助攻。從命中率就可以看出,不光威少的手感低迷,就是就視作進攻無解的杜蘭特,也只有第7戰手感湊合,而在第五戰和第六戰,他的手感比威少還萎靡。

當二少已經被對方防的效率大幅下滑,按理說雷霆應該換一個攻擊點。坎特和亞當斯在內線是有優勢的,他們也有低位能力,維特斯在外線也可以拉開單打;但是在那個系列賽,亞當斯被用成了純粹的藍領,坎特更多的被放在底角當投手用,維特斯基本就沒什麼單打機會,多諾萬一直在賭二少的手感。

kd進攻一向很穩,可為何當年雷霆3:1領先勇士,卻連丟3局呢?

那個系列賽,雷霆並沒有用好亞當斯

也正是因為其他人根本沒辦法站出來,在那個系列賽的後三場,二少都有很多不管不顧,拿起來就投的情況。如果是一個處於滿血狀態,或者說二少的體能如果要好與對方,他們依舊可以贏下勇士;可是當多諾萬把主力往死裡用,連威少這種鋼筋鐵骨在第六場第三節就已經開始喘的不行,而杜蘭特的體能早已透支時,多諾萬依舊選擇讓二少單打時,他們已經沒有辦法打進那些高難度的進球。反觀勇士,除了在需要玩命的第六場,科爾把水花+格林的時間加到了40分鐘以上,其他比賽,科爾依舊在做正常輪換,水花得到了充足的休息。在最要勁的時刻,當體能更好的勇士,在防守中對二少採取瘋狂的纏繞;而雷霆隨著體能槽一點點耗盡,對水花的防守壓力在減輕時,水花在最重要的時候找回了手感。

杜蘭特的決心還不夠

kd進攻一向很穩,可為何當年雷霆3:1領先勇士,卻連丟3局呢?

過去在談到雷霆輸球或系列賽出局的原因,很多人都會說,是威少“防死”了杜蘭特。但是在那個系列賽,除了第五場,二少的腦子都有點亂外,其他六場,威少的頭腦都要比杜蘭特顯得更為清醒。而在那個系列賽,可以說威少已經對得起雷霆,對得起杜蘭特了。即便第六戰最後時刻,威少出現了致命失誤;但為什麼那個時候會把球交給威少打呢?因為杜蘭特打不動了,他不僅運球被伊戈達拉掏掉了不止一次,甚至連三不沾都投出來了;當杜蘭特疲態盡顯,甚至都不再去主動要球,角色球員也站不出來時,那就只能威少自己幹了。

kd進攻一向很穩,可為何當年雷霆3:1領先勇士,卻連丟3局呢?

換做是科比或者是詹姆斯,在頻頻打鐵,體能下降時,一定會堅決的往籃下殺傷造犯規;但很遺憾,在那個系列賽,勇士的防守策略完全對著二少,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兩的強突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杜蘭特本人最大的問題在於,在那個系列賽的第五場和第六場,他根本沒有體現出要扛著球隊把勇士打掉的決心。

當然從1比3到被逆轉的鍋,終究不應該是杜蘭特的,也不是威少的,同樣不是那些角色球員的,而是多諾萬的。其實以那支雷霆的上限和天賦,即便在減掉了哈登之後,他們也是NBA最強的球隊之一;只可惜那支雷霆一直沒有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教練。而隨著四少先後離開,亞當斯成為了俄克拉荷馬孤獨的守望者,曾經的美好只能留在記憶中,前方則是看不見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