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一次介入、兩次大會診、三次轉科,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近日,我院多學科協作模式再次發揮優勢,成功救治了一名子宮內膜癌合併心臟病、腦梗的患者。救治期間,患者經歷了兩次大出血、一次介入治療、兩次全院大會診、三次轉科,經多個學科多名醫護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歷時2個月,她終於重獲新生,如今順利出院,恢復良好。

1

多種疾病纏身,她該何去何從?

時間回到7月的一箇中午,醫院急診來了一名陰道大出血、重度貧血的患者小語(化名)。婦科醫生立即詢問病史,患者合併多個基礎性疾病,曾因“風溼性心臟病”於外院行二尖瓣、主動脈瓣機械瓣置換術,又因腦梗於我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現正服用多種藥物控制病情。

刻不容緩,我們立刻給患者備血、輸血,急查血常規、凝血功能、電解質等相關檢查,請心臟大血管外科緊急會診。在婦科和心臟大血管外科的共同治療下,患者陰道流血明顯減少,並順利實施了宮腔鏡檢查+診斷性刮宮術,術後病理竟然是子宮內膜癌!


新生!一次介入、兩次大會診、三次轉科,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又一個難題擺在醫生們面前,一旦確診子宮內膜癌,患者又將面臨一場大手術,身體如此虛弱的小語能耐受嗎?醫生們跟患者及家屬交代了病情,因為經濟原因他們決定出院回老家進行治療。

2

再度來院,卻暫不宜手術?

然而,8月下旬,婦一科新收病人的白板上又出現了“小語”這個名字。原來,老家的醫院評估了她的病情,覺得手術風險大,建議她放化療,但是從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治規範來說,手術是最佳選擇。出於對我們的信任,他們決定再次回到我院。

經術前評估,小語除了原發基礎疾病及子宮內膜癌,還患有二尖瓣、三尖瓣大量返流、心房顫動、低鉀血癥、低鈉血癥等。醫院醫務科為其組織了婦科、心臟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放射科、麻醉科、ICU等多個科室的多學科聯合會診。

經過各個學科專家的討論,一致認為患者正患有嚴重的右心功能衰竭,肝大、脾大、下肢水腫、腹水,暫時不宜手術,應先將患者轉至心臟大血管外科進行心臟功能調節。


新生!一次介入、兩次大會診、三次轉科,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3

多學科聯合解難,迎來手術機會

可就在轉科的前一晚,患者再次出現陰道大出血,短短兩小時,失血近500ml,再次出現重度貧血。一座大山再次擺在我們的面前,患者暫不能手術,那應該怎麼治療?婦一科團隊緊急討論,郭雪箐主任決定實施子宮動脈栓塞術介入治療!在介入科實施了急診的雙側子宮動脈栓塞術,術後患者陰道流血明顯減少並轉心臟大血管外科。

在心臟大血管外科經強心、利尿、補鉀、抗凝藥物橋接治療等專業治療下,患者心臟功能明顯改善並再次轉入婦一科。

醫院再次組織多學科聯合會診,經再次查體及胸片、心臟彩超對比,專家們一致認為:患者心功能明顯改善、凝血功能控制理想,可以手術。小語終於等來了手術的機會!

4

連聲感謝:手術成功,不需放化療

9月21日,由婦一科曾燕主任醫師、葉桂娥副主任主刀,患者小語的手術順利完成。幸運的是,患者腫瘤病灶小,僅僅侷限於子宮粘膜層,不需要進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術後患者轉ICU進行病情監測,並於術後第二天轉入婦一科病房。慢慢的,小語逐漸康復,術後無陰道出血,病情控制良好。最終病理結果提示為子宮內膜中分化腺癌IA期,無需補充放化療,這對於小語而言無疑是最大的好消息!

出院時,小語拉著我們的手連聲感謝!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得到了患者和家屬高度的信任,同時,得益於醫院多學科診療模式的專業支持和強大力量,才能解決如此複雜而高風險的病情。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我院將繼續發揮公立綜合醫院的優勢,不斷攀登醫學高峰,為患者提供專業的醫療健康服務。


新生!一次介入、兩次大會診、三次轉科,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患者出院後回院複查,身體恢復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