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直指车企要告别单打独斗 有机太阳能电池用于汽车曲面


麦肯锡直指车企要告别单打独斗 有机太阳能电池用于汽车曲面


麦肯锡详述汽车行业新四化战略 车企要告别单打独斗


毋庸置疑,进一步的新四化转型要求各界玩家必须加大创新投入。据麦肯锡估算,一家主机厂若想在“新四化”各个方面取得明显成就,大约需要在10年内投入约5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仅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就将近3000亿元。


近几年,国内汽车行业的利润率水平持续下滑,从2016年的8.3%,一路下跌至2019年上半年的6.4%。与此同时,新四化转型将进一步对车企的盈利能力施压。“十四五”规划的帷幕徐徐拉开,不夸张的说,新四化战略规划的质量决定了车企“十四五”整体规划的质量,基于多年服务于全球领先车企的丰富经验,麦肯锡建议广大车企以下面三个方向作为“十四五”规划重点需要思考的核心点:


创新聚焦,优先排序


我们建议各大车企也要在“新四化”发展中有所取舍,聚焦资源投入,即使是对于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等优势方向,也要厘清优先级排序,抓住关键点。


开放合作,强强联合


目前,在国内市场依然处于群雄纷争的状态,我们建议各大车企应当抓住宝贵的时间窗口,拓宽思路,积极布局未来合作战略,包括积极收购优良资产和新四化技术,与主机厂以外的合作伙伴共筑业务“护城河”。


华威大学研究人员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 可用于汽车曲面车身


据外媒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在太阳能电池中,可利用有机分子混合物,吸收阳光并将其转换成电能。此外,这种电池还能应用于汽车车身等曲面。这一发现挑战传统观念,有助于早日实现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麦肯锡直指车企要告别单打独斗 有机太阳能电池用于汽车曲面



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的科学家们发现,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只要电极表面有1%的面积导电,就能充分发挥功效。因此,在电极与捕光有机半导体层之间的界面处,可以使用一系列复合材料,来改善器件性能和降低成本。化学系首席研究员Ross Hatton表示:“人们普遍认为,想要优化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需使电极和有机半导体之间的界面,达到面积最大化。我们对此提出质疑。”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电极模型,对表面进行系统化改造。从中可以看出,即使电极表面99%都绝缘,只要导电区域距离不远,其表现与表面100%导电时一样。

在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电极和集光有机半导体层之间的界面处,设有额外的透明层。对于优化设备中的光分布和提高稳定性,这些透明层必不可少。当然,前提是必须将电荷传导到电极上。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能够同时满足所有要求的材料并不多。博士后研究员Dinesha Dabera解释说:“从新发现中可以看出,绝缘体和导电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比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碎片或金属纳米颗粒。这些材料有助于提高设备性能,降低成本。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非常接近但没有完全实现商业化,因此,如有任何技术,能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性能,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前三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起底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最新发布的《动力电池月度数据库》统计显示,2019年1-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约88.8万辆,同比增长20.9%;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2.31GWh,同比增长47%。

其中,装机量排名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合计约37.51GWh,占整体的88.7%,较去年TOP1010企业合计占比上升5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今年1-9月位列TOP10的动力电池分别为(按装机电量高低排列):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亿纬锂能、中航锂电、孚能科技、卡耐新能源、鹏辉能源及比克电池。


麦肯锡直指车企要告别单打独斗 有机太阳能电池用于汽车曲面



比亚迪与伊藤忠商事达成合作 再利用废弃汽车电池


据外媒报道,日本贸易商行伊藤忠商事(Itochu)将与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比亚迪建立合作,双方将建立合资企业,用汽车电池存储可再生能源。


麦肯锡直指车企要告别单打独斗 有机太阳能电池用于汽车曲面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长,全球范围内二手汽车电池数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处理使用过的锂离子电池成为一大问题,,这就是双方新业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伊藤忠商事有意与比亚迪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也希望与深圳普兰德储能技术有限公司(Pandpower)达成股份及商业合作。该计划欲将汽车电池重新利用,打造成为容器类型的储能电池,从而希望能够在2020年形成全球性的业务。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存储。

本文综合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