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经常抗命?真正抗命只有一次,大兵团作战坚决执行命令

李云龙经常抗命?真正抗命只有一次,大兵团作战坚决执行命令

李云龙到独立团上任之后,李家坡战斗之前,孔捷指责李云龙没有抢来主攻任务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战场抗命,多大的罪过?!搁我孔捷身上,枪毙两回都够了,也就是你,师长宠着,旅长疼着,什么事儿都没有。李云龙反唇相讥,我觉得旅长比你懂礼数,你也不去新一团打听打听,整个新一团,要说骂人,只有我骂别人的份儿,谁敢跟我呲牙!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当然没错。但也要分情况,要看是战场抗命,还是在战斗打响之前就对上级命令提出了不同意见。如果是大兵团作战,统一行动,当然是要绝对服从命令的。原因很简单,大兵团作战就像是一架相互配合的机器,每个部队都是一个零部件,大家要步调统一、协同配合,才能完成作战任务,你一个部队突然要抗命,就等于这个零部件不按规定运转了,你让其它部队怎么办?.

比如粟裕就曾多次对中央来的命令提出不同意见。中央要求粟裕北撤到山东,粟裕认为在苏中可以打几仗再撤,于是打了苏中七战七捷。中央要求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下,深入敌后,牵制敌人。粟裕认真分析敌我形势之后,又抗命,而且去城南庄斗胆直陈,说服了中央,同意了他留在江北打大仗的意见。而到了济南战役,许世友也想抗命,要改变原定部署,粟裕再三解释,他也不听,致电中央要求更改部署,中央马上回电,这是中央命令,必须服从。

李云龙经常抗命?真正抗命只有一次,大兵团作战坚决执行命令

李云龙真正意义上的战场抗命,其实就是《亮剑》刚开始没有按照总部计划,按照规定的路线转移突围,而是选择了和鬼子坂田联队正面刚,击溃坂田联队之后正面突围。但这时候新一团的任务就是从鬼子的包围圈中安全转移出去,保存自己的力量,不要被敌人消灭,这样就算完成任务。正面突围虽然造成了比较大的伤亡,但是出敌不意,也击溃了坂田联队,所以李云龙认为自己是打了胜仗,不算战场抗命,总部其实也是承认的,只是为了防止他抗命成了习惯,才象征性的处罚一下。这也就是李云龙说的旅长懂礼数的意思。

那么换个角度,如果李云龙当时的任务是率领新一团阻击日军,掩护总部突围,他直接不管总部死活,就自己突围走了,哪怕是他击溃了正面之敌,但却导致了总部有重大损失,那就是孔捷说的了,罪过就太大了,不要说枪毙两回,就是枪毙四回都不为过。孔捷之所以被撤职,就是因为独立团当时承担着掩护总部的责任,但却被鬼子击溃,差一点让鬼子摸到总部去了。

李云龙经常抗命?真正抗命只有一次,大兵团作战坚决执行命令

大兵团作战中,李云龙的战场纪律怎么样呢?当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李云龙的部队擅长进攻,但是到了淮海战役中,他在赵庄阻击楚云飞的部队增援黄百韬兵团,这是死守的任务,是以前并不擅长的战斗方式,但李云龙一不叫苦,二不叫累,硬是在赵庄阵地上死守,顶住了楚云飞的狂轰滥炸,为友邻部队围歼黄百韬兵团争取了时间,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所以,战后有人去野司找粟裕告状,粟裕立刻拉下脸,你那个师,拉到赵庄去试试看?

所以说,李云龙并不是经常性的抗命,只是经常性的违反纪律,在关键时刻,他是从来不掉链子的,这才是孔捷说的“师长宠着、旅长疼着”李云龙的原因。在上级领导眼里,李云龙虽然是个不怎么听话的孩子,但是在关键时刻他能靠得住,这就够了。李家坡战斗,七七二团攻上去八次,被敌人赶下来八次,换上李云龙,一次攻击解决战斗。赵庄战斗,部队的老底子都打得伤亡超过三分之二了,他还是在阵地上硬顶着,不叫苦不叫累,没有掉链子。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