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有“李云龙”

到处都有“李云龙”

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战术的定义很简单:指导战斗的方法。《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上的定义几乎一模一样:进行战斗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原则以及兵力部署,协同动作、战斗指挥,战斗行动的方法和各种保障的措施。

到处都有“李云龙”

有个人,叫赵括,读了很多兵书学了很多战术,大家觉得他指挥作战应该很内行,但一打仗,发现世上没有比他更糊涂的人了,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成语:纸上谈兵。看来,光靠书本上的东西还是不行。

为什么呢?

传说,一个明朗的月夜,著名的无藏尼要求佛教禅宗的六祖惠能讲经。六祖答曰:我不识字,你先把经文给我读一遍,或许我能给你讲清楚。尼姑不解:连字都不识,怎么给我解经呢?惠能抬手一指月亮:看见没有,佛理好比月亮,经文如同手指,顺着手指可以看到月亮,但手指并不是月亮。

战术和佛理一样,书本只是寻找战术的手指头,但学通战术还得自己琢磨。一个字:悟。

战术的作用有多大

敌我交战,有装备拼装备,没装备就得拼战术。

小时候,对抗美援朝很好奇:志愿军怎么就打赢了呢?最早的答案在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就3个字:“不怕死”!后来,上了军校,从一个军校到另一个军校,知道了美国人的本钱有多厚,懂得了光靠“不怕死”肯定不行,否则几十上百万的义和团为什么打不过区区万把人的八国联军?

到处都有“李云龙”

18年前,看到一本新书,军事科学院主编的《抗美援朝战争史》,还没翻开,封面就让我眼前一亮。这张略显模糊的老照片让我(而且我相信会让每一个真正的军人)由衷地赞叹照片上的那支军队。我觉得醍醐灌顶,一下子就明白为什么志愿军会在朝鲜打赢了美军。

看看这张照片,上面有将近40位军人,整整一个加强排,他们展开的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排进攻队形。每3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形成前三角或后三角冲锋队型;整个队型疏密有致,整体疏开,避免密集火力的杀伤,前后呼应,以保证冲击的连续性;所有的战士都是低姿、快速冲击的姿态。照片左下角,一门60迫击炮作为上级加强的主要支援火力,配置在山脚的断崖下,那是敌方直射火力的死角,相对安全,同时抛射的迫击炮弹,又可以超越断崖轰击据守在山头的敌人,炮阵地左侧更加隐蔽的位置,还有一名士兵,应该是迫击炮的弹药手,迫击炮弹放在这里,相当安全。照片的右下角,似乎是一个机枪阵地,一个低矮的土坎再加上积雪,形成了天然的机枪掩体,掩体前没有大树,也没有稀疏的灌木,射界开阔。机枪阵地右侧的灌木丛中,隐蔽着一位匍匐的士兵,这可能是一位特等射手,专门负责狙杀对方指挥官或机枪射手。迫击炮和机枪阵地之间的树丛后,是指挥员的位置,这里便于观察整个战场的情况,隐蔽又安全,距离迫击炮和机枪阵地只有十几米,可以随时指挥控制所有的重火力……

盯住照片,展开想象:照片上看不到的右侧的山坡上,会不会还有一个同样完美的排进攻队形?

透过这张照片,看到的是一支具有高度战术素养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加上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所形成的战斗力,足以压倒一切敌人。

在细节当中品战术

因为《谁是最可爱的人》,差不多人人都知道松骨峰战斗。但如果要问:这一仗是谁指挥的?怎么指挥的?为什么一个连能把成团成师的美国兵挡住?

到处都有“李云龙”

打这一仗的,是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指挥员是连长戴如玉。那时候的连排长,都是解放战争之前,甚至抗日战争初期入伍的老兵,身经百战。一上阵地,看到脚下低矮的秃山包和对手一眼望不到头的汽车、坦克、大炮。这些人一下子就能明白,自己接受的是什么性质的战斗任务了。说白了,就是死战。但死战也不一定就能拖住敌人,等到主力赶来。

戴如玉采用的是“添油战术”。把全连分成4个战斗小组,陆续投入战斗。他带第一小组,指导员带第二小组,副连长、副指导员分别带第三、第四小组。按说,“添油战术”是兵家大忌,打仗最忌分兵,但是当时的情况又不得不分,只有分,才能把时间拖下来。你想:以美国人的兵力、火力,如果所有的人都上去,一下子就打光了,下面的时间怎么办?这就是战术。当然,这样的仗能打下去,一个前提就是大家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否则,这一仗肯定打不下来。合理地使用勇敢精神和进行兵力配置,就是这次著名战斗所运用的战术。

战斗的结果是,整个阻击一共打了8个多小时,也就是说,4个小组,差不多等于每小组打了2个小时。生死关头,对手也下了血本,飞机、坦克、大炮都用上了,而且后续部队源源不断。最后一次冲击,出动了32架飞机、18辆坦克,还有几十门榴弹炮,但是没有拿下山头。如果不分兵,一连人在这种情况之下打这么长时间是不可想象的。

李云龙们

过去,我们的文艺作品里对军人的塑造是包含有战术的。比如《渡江侦察记》《奇袭》这样的电影,特别是《地道战》《地雷战》,它们本身就是军教片。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文艺作品中的军人形象往道德完人上走了。他们是一个完美的人,但不再是一个优秀的军人了。为什么呢,缺少了军人特有内涵的描写。说白了,就是这些军人都没有战术了。直到李云龙出现。剧中对李云龙的评价就是“打仗点子多”。

到处都有“李云龙”

有人看完《亮剑》后说,李云龙这个人确实不错,但这样的人在解放军里应该是极典型的,是少数派。但我认为恰恰相反。从解放军的历史来看,为什么一直是处于劣势,却一直能打赢,甚至是在各个战场上势如破竹?从我个人与老军人的接触看,我甚至觉得他们个个都是李云龙。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很小的时候,家就搬到了干休所。那时候,我们一帮小孩野呀,到了天黑,家里大人找不到人在哪里,喊破嗓子也喊不回去。怎么办?一天晚上,一群孩子们玩得正高兴,突然听到小广场上有人点了一挂鞭炮。那年月,不年不节的上哪里能找到放鞭炮的?赶紧去看热闹,刚跑过去,就被父亲拧着耳朵带回了家。

这个事情给我印象深刻。父亲他们那一代军人已经把战术意识深入到骨头里了,不光是在战场上“耍花招”,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就跟李云龙似的,打仗他攻山头,搞对象也当成攻山头。

父亲是1937年参军的,当时的干休所里一共7户人家,有4户是老红军,父亲是资历最浅的,而且他并不是一线作战人员,是干后勤的。1955年授衔,不过是个小小的校官。我仔细看过父亲获得的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都是三级的,也就是最低一级的。独立自由勋章的编号是两万多号,解放勋章是三万多号,这意味着像他这样的人,在当时的解放军序列里至少有两三万人。

可见,那个时候,解放军里到处都有李云龙。

战术的本质是什么

无论是国军、日军,还是美军,在与解放军交手的时候,都爱抱怨说:解放军打仗不正规。他们的优势在解放军面前用不上。

到处都有“李云龙”

抗美援朝中打金城战役时,有500多人潜伏在敌人前沿一两百米的地方,然后突然发起战斗。但是你让美国人这么干,是傻子他也不会干。因为这种大规模潜伏的危险系数太大了。可志愿军就得这样,美军的火力太密太强了,如果你按照正常的1000米进入冲击出发阵地,400米冲锋,人早就没了。

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对手,采用不同的办法,这就是战术的本质。

在国防大学教书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位新任的副校长,中将军衔,抗美援朝时曾是团的作战参谋,常爱出题考大家。有一回,他问大家:如果2次冲锋都被打下来,之后怎么办?大家七嘴八舌,用夜暗、组织尖刀战斗队、组织重火力,好多种方法。没想到,副校长笑笑说,首先应该考虑换条冲击道路了。为什么呢?因为两次冲锋过后,战友的尸体都还在通路上呢,再上来的人,看着一地尸体,腿肚子都朝前了,还怎么打?

老将军的话没错,上了战场,谁都会害怕。但要是拿松骨峰战斗来对比,又似乎站不住脚。所以,战术的运用,是要看实际情况来处理,没有一定之规的。战术只能是一种意识,但不能是一个套路。

有些人在和平时代也能领略到战术的妙处,能把战术运用到社会生活,甚至是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这种人就是天才。

(选自《新湘评论》)

到处都有“李云龙”

本周热文

【中国共产党人筑梦路上的故事】土改翻身

  • 从文故里“觅”从文

  • 陆定一:老山界

  • 寻找一条河流

  • 1958年,高级将领下连当兵

觉得不错!在看一下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