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恥!公司資金吃緊 靠蹭區塊鏈熱點跑路


10月26日,剛剛蹭完,人造肉和工業大麻之後,美盈森馬不停滴,重磅宣佈:

加入區塊鏈概念。

在深交所互動易上,美盈森對涉及區塊鏈業務的情況回覆投資者。

無恥!公司資金吃緊 靠蹭區塊鏈熱點跑路


短短6行的文字回覆裡,有4次提及“區塊鏈“。查看其2019年半年報,也就提了4次而已。

作為一家生產包裝產品的企業,美盈森不過是花錢買了和區塊鏈相關公司的股權,不參與人家的經營,到年底拿一筆分紅!和區塊鏈八竿子打不著邊。

受雙重利好消息刺激,美盈森股價25日、28日連續兩次“一”字漲停,29日收盤價報6.29元,漲幅較24日高達21.3%!

雖然有公司喜歡在重要時間上蹭熱度,但是也有公司在這時緊急宣佈減持計劃!


無恥!公司資金吃緊 靠蹭區塊鏈熱點跑路


花式宣傳沒多久 董監高高位套現?


美盈森是先蹭著,套現等等再說,有的公司,則是蹭上,即套現!

等不及了!

10月29日,北信源發佈《關於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預披露公告》。董監高計劃減持不超過308.75萬股。

無恥!公司資金吃緊 靠蹭區塊鏈熱點跑路


就在當天,北信源在深交所互動易上,與投資者頻繁互動,長篇大論多次提到“區塊鏈“三個字。並稱“年初就已經組建了區塊鏈領域的研發隊伍”。從下面回覆中可以看到董秘飽滿的熱情!

無恥!公司資金吃緊 靠蹭區塊鏈熱點跑路


北信源的意思大致就是:我們沒有在區塊鏈的佈局,但是我們一直在關注區塊鏈,我們組建了區塊鏈的團隊。我們參投的公司參投了區塊鏈的公司。

一邊發公告要減持,另一邊又在互動易上,高調頻繁告知投資者公司有進軍區塊鏈領域的計劃。

這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趁著熱度,投資者都打算入手了,北信源高管卻想套現跑路?

根據公告,減持計劃將在半個月後進行。

10月30日,北信源股票價格收盤價報7元,漲幅0.43%,市盈率(TTM)83.38。


無恥!公司資金吃緊 靠蹭區塊鏈熱點跑路


資金週轉出問題了?

那麼問題出在哪?

據介紹,北信源公司是專業從事信息安全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大數據領域打造了諸多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

而大數據是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內取得了47項成果。三季度內,北信源研發投入7,219.65萬元,佔營業收入24.32%,同比增長20.22%。

業績表現同樣不俗。2019年三季度營收2.24億,比上年同期增長106.31%;淨利潤3408.71萬,比上年同期增長268.33%。

最難得的是,公司自2012年上市以來,營收、淨利潤均連續增長!

財務數據這麼好看,董監高為什麼要拋售股票?

仔細分析一下北信源的經營模式,發現一個嚴重問題。

北信源的經營性淨現金流不好看,幾乎年年為負。2017、2018、2019年三季度的經營性淨現金流分別為:-8821.53萬元、-8723.35萬元、-18097.02萬元。

根據北信源的解釋,主要客戶為政府、軍隊、軍工、能源、金融等領域的大型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基於客戶的採購特徵,公司的銷售呈現季節性變化,收入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

一方面公司年年創收,另一方面現金流持續為負。背後反映的其實是公司應收款的回款不足問題。

截至三季報末,北信源的賬面應收賬款為11.55億,佔總資產比重為41.07%,比年初上漲了5.03%。

這個比重是相當高的,收入中有4成都是賒賬的,難怪沒有足夠的現金流進來。

那麼接著看,錢不能及時收回,必然會使流動資金短缺,那就要借錢,看看負債情況如何。

北信源三季報顯示,公司新增了7500萬的短期借款!

賒賬這麼多,導致公司不得不向銀行借款維持週轉。


無恥!公司資金吃緊 靠蹭區塊鏈熱點跑路



除此之外,是否有其他影響?

看一下壞賬損失就知道了。2019年前三季度,北信源針對壞賬計提了6028.71萬元壞賬!超過扣非淨利潤5267.92萬元。

所以這下就很清楚了,雖然公司的收入逐年增長,但是賒賬的也越來越多,導致現金流短缺,只能向銀行借錢週轉。等有錢了再還給銀行。無法收回的錢越來越多,三季度已經超過當期賺到手的錢!

會不會是行業的特性都是這樣?

查看一下同業的中國軟件、啟明星辰、衛士通、美亞柏科、久其軟件、用友軟件,發現他們的銷售回款情況均比北信源的要好。


無恥!公司資金吃緊 靠蹭區塊鏈熱點跑路


這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


無恥!公司資金吃緊 靠蹭區塊鏈熱點跑路


年審階段更換審計機構!

10月15日,正值上市公司年審階段,北信源突然宣佈要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將原先的瑞華換成致同!


無恥!公司資金吃緊 靠蹭區塊鏈熱點跑路



北信源解釋是為“保持審計機構獨立性與客觀性,同時更好的適應公司經營發展需要”。

除了法定服務期限滿或者財政部或國資委的要求外,上市公司一般是不願意更換審計機構的。

一來審計機構之間的業務交接比較麻煩;二來是年審開始時期,更換審計機構會影響效率,因為很多事情要重新溝通;三是許多投資者會對更換審計機構存有疑慮。

在A股市場上,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現象常有。據中注協數據統計,2018年到2019年4月22日,滬深兩市有298家上市公司更換了審計機構。

而ST股最愛更換審計機構。

雖然無法確鑿得知北信源為何突然換掉已經服務多年的瑞華,但是2018年審計報告中,瑞華特別強調,北信源壞賬太多,其收入確認可能存在固有風險。

瑞華一句有風險,北信源就把他換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看來,如今的A股,說真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