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日語中的漢字?網友:日語是"半吊子漢字語言"

日本地區的原住民最初是沒有文字的,三國時期部分漢字傳入日本,日本歷史這才有了文字記載。唐朝時期,日本出現了流傳於女子之間的“假名”,相當於某種暗語的存在,漢字仍然作為官方記錄文字。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日語中的漢字?網友:日語是

後來"假名"成了日本官方文字,這種文字其實是對漢字進行拆解後形成的,有很大的侷限性。單靠這些,無法完全表述日語的意思,仍然需要加入很多漢字進行補充。如果廢除"假名",漢字可以非常完美的表述日語的意思,就像中國很多方言發音不同卻用一種相同的漢字。據日本官方統計,1956年,日語的語彙中,漢語佔53.6%;1964年,在極力去漢語基礎上,漢語仍佔47.5%。就算到了21世紀,日語仍然需要漢字作為支撐,時常要加入新名詞進行補充。這種反覆的加入漢字的方式,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直接廢除"假名",引用漢字是最方便可靠的途徑。

日語和漢語聚焦的共同點就是"漢字部分",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日語中的漢字,他們在理解和思維上有何偏差?日本人和中國人在看同一個漢字的時候,腦海中思維順序和浮現的場景是不是一樣的呢?

然而現狀是大部分日本人對於漢字是能讀,會寫,但是對於漢字的理解僅僅停留在"高級符號"上,很多深層次的意思,他們是無法理解的。

而且,中國人如果遇到不會的字,一般會翻開詞典,查找偏旁部首、筆畫、拼音等條件將文字"鎖定",即使這個字我們不認識,但是看偏旁部首,就能猜個大概了。但是日語缺乏漢字作為"象形文字"這方面的用處。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