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連軸轉了幾個星期,有點重感冒的我,今天給自己的獎勵就是觀看《少年的你》;

最主要的是身邊太多四字弟弟的粉,每天朋友圈觀後感分享,催促著我快點走進影院!

《少年的你》|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少年的你,不是一部讓人開心的作品,但絕對值得去影院觀看。

可能這種陰霾離你很遠,但其實在大千世界裡,它卻是實實在在發生著的。

易烊千璽的年輕卻堅毅眼神,周冬雨各含故事的淚,兩次突如其來的吻背後不同意義的救贖,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好電影,不怕來得晚。 ​​​


看完後有兩個感悟:

1.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所以看到霸凌,請一定挺身而出;

2.無論你的過去怎樣,請想辦法讓自己可以不再懼怕目光、不再躲避人群,讓自己可以脫下帽

子的遮擋,重新回到陽光下。 ​​​


雖然之前在看預告的時候就已有心理鋪墊,會有大量對臉的人物大特寫鏡頭。

但沒有想到,這種拍法在成片中幾乎被貫穿到底。

無論是題材,還是拍攝手法,這都是一次瘋狂的賭博。

在攝影機前與銀幕凝視的兩位演員,他們的表現不僅是電影成敗的關鍵,甚至可以如此形容——他們表現出幾分,電影直接就是幾分。

《少年的你》|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少年的你》|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這兩張臉演繹出了複雜的情感層次,令人不自覺地就代入到他們黯然的生活中,想起自己的過往,宛如一次對青春檔案的再度“調檔”。

而陳念不一樣,她的陰鬱、沉默、外弱內剛,如角落裡的“壁花”,更為“邊緣化”,也更難詮釋。

而易烊千璽飾演的小北,由於悲慘的身世,從小就要學會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人物的“外殼”勢必要比實際年齡大一點。

小北相對陳念而言更為定型,情感外露得更少、更內斂。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人物在戲的空間上是受到壓制的,相反,易烊千璽的表演在限制之下仍舊顯得非常銳利,在演法上和周冬雨有差異。兩者的對戲,有些遇強則強!

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很多對陳唸的背影跟拍,她一步一頓不平衡地走著,微微低頭,彷彿時刻在躲避獵捕的“獵物”。這是小北的尾隨視角,也是陳念被折磨到對這個世界都已漠然的心理外化。

也正是這種即便有所防備,卻依然無力招架的脆弱,讓她在胡小蝶死後成為了“THE NEXT”。校園暴力並沒有因為如此慘烈的事件發生而終止,而是匯聚成一系列猝不及防的新的悲劇,被用排球瘋狂砸、還擊後被推下樓梯,直到發生在校外、漸趨嚴重的人身羞辱……這些不過只是電影中的冰山一角。沒有任何對青春期的美好幻想,只有一次又一次血淋淋的傷痕,逼到你必須直視。

《少年的你》|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18歲的陳念,是備戰高考的高三優等生。還有60天就要高考,努力複習、考上好大學是她唯一的念頭。同班同學胡小蝶不堪重負墜樓,從而將她裹挾入一個更復雜的境遇之中。

像陳念這樣的女生,自己其實並不願去引發關注,但仍然成為了醜聞與傷害的中心。即使她足夠善良、足夠勇敢,與小北的初遇便已說明了這一點。但人們對她的遭遇,習慣了視若罔聞、大事化小,或不予她尊重,或輕輕拂去一切,彷彿什麼都沒發生。

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她聽到小北身世時的那滴默然的淚痕。這也是《少年的你》裡最打動我的,就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不言自明,他們共同構築了對抗世界的同盟。無需語言,就能懂對方心裡在想什麼,就能為對方感同身受,即使自己已經蒙受了極大的不幸,仍舊不失去共情的能力。

這是隻能屬於少年的愛,他們在彼此身上都看到了對方的影子。

想要完成陳念這個角色,不是隻靠方法派技巧或簡單地體驗生活,就可以達到所謂的“正確表演”。恰恰相反,她需要來自於直覺,需要帶著對人物下意識的摸索與發問,這往往是不可控的。周冬雨在短短几個月的影片時空中,就演出了陳念各種複雜的情感流動,使得整個人物始終處在破碎與不確定的轉變之中。

“演得難受”,是周冬雨在許多關於《少年的你》的採訪中反覆提到的話,“我與陳唸完全不像,也找不著人物支點,也沒能提前體驗生活。前半個月我就覺得我要得抑鬱症,真的太難受了。”

《少年的你》|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少年的你》是一部需要被我們、被社會關注的電影。希望這樣的電影越來越多,讓更多的觀眾瞭解我們社會不同的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