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起“牛鼻子” 栽下“好苗子” 奔向致富路——合陽縣新池鎮中心小學張曉豔

扶貧必扶智,讓困難群眾明白如何致富,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2017年,身為教師的張曉豔成為“萬人幫萬戶”扶貧大軍中的一員後,用自己的智慧為扶貧戶不斷尋找著致富的好路子。

牽起“牛鼻子”  栽下“好苗子”  奔向致富路——合陽縣新池鎮中心小學張曉豔

張曉豔是合陽縣新池鎮中心一名小學教師,她出身農民家庭,一直紮根農村教育工作,對農村生活很瞭解。根據該縣教育局扶貧工作安排,她幫扶到一家農戶。為了儘快開展工作,她隻身前往幫扶戶家瞭解現狀。幫扶戶家前院有一排破舊老房,後面一座沒有裝修的磚混結構房子,是村上結合扶貧政策危房補助蓋的。戶主秦中民患有高血壓,老婆患有眼疾,兒子、兒媳因個人身體原因沒有經濟收入,兩個小孫子已上幼兒園,張曉豔瞭解到他們幾乎沒有經濟收入,家庭情況十分困難。回去後,她輾轉反側,到底該怎樣幫助這個家?

牽起了“牛鼻子

皇天不負有心人,張曉豔瞭解到秦中民年輕的時候曾經在生產隊做過飼養員,有技術基礎,而且細心認真,於是萌發了幫他們從養殖上發家致富的念頭。經過多次與村部協商,上級部門反映,很快便有了消息,村上決定給撥付一定的扶貧資金,使其發展養殖,並將離村子500米以外的一片閒置空地供給他養牛,她和駐村幹部、村主任們開始了土地平整,牛棚搭建,飼料、草料的儲備等工作。那幾天她所有的休息時間都忙在中民家裡,她想讓中民的牛儘早的養起來,早養一天,早收益一天。

中民起初養了3只牛,有了奔頭的他每天樂此不疲。她每次去,中民都熱情講起每一頭牛的生活習性,個性特點,還給每個牛都起了名字。經過了一年的努力,其中有兩頭牛懷孕了要生牛寶寶了,中民搬去牛棚住,要親自照料牛媽媽。在之後的扶貧工作中,她到家中總是見不到秦中民老漢,更多的工作都是在牛棚裡完成的。就這樣過了大半年,一天下午中民打電話興奮的說,有一頭牛生了牛娃了,她趕緊放下手頭的工作去看,小小的牛仔靜靜的躺在母牛身邊,中民給牛生著火,悉心的照料著。並說另外一頭也快生了。當她再去時,中民正忙著燒熱水,見她來嚷嚷著:“正生著,快幫忙!”她手忙腳亂了起來,遞剪刀,找布子,鋪稻草…….結果生完一個牛還在叫,母牛順利產子兩個……這下可興奮壞了老伯,他更加有精神了,每天都是樂呵呵的。

牽起“牛鼻子”  栽下“好苗子”  奔向致富路——合陽縣新池鎮中心小學張曉豔

涼不了的黃花菜

好景不長,一天下午,中民媳婦打電話說讓她去一趟,中民躺在牛棚的臨時床上扶不起來。她趕去,路上一直給第一書記和村幹部打電話,到那之後第一書記和村裡的人已經把中民抬到車上。到醫院時,醫生宣佈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這個家再次淪陷……料理完中民的後事後,他的女兒和老伴商量將牛賣掉,他老伴眼睛不好,牛得割草,得天天喂,她也不懂,只能賣掉。

牛沒了,黃花菜要涼了!怎麼辦?張曉豔又一次陷入了深思:怎樣能讓這個家再撐起來?

只要心中有百姓,辦法總比困難多。張曉豔幾經考察,終於看到柳暗花明的機會了。她看到這兩年黃花菜價格非常好,摘黃花菜又不要出大力氣,秦中民老伴和她的兒子、兒媳都可摘菜,能摘多少是多少,其他人到時候再給幫忙。她又開始了忙苗子的事,平地,栽苗,澆水,除草,她一有空就去扶貧戶的地裡,有時還拉上老公跟兒子去幫忙,把自己一個國家幹部活脫脫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民,老嬸子每次都心疼的說“那麼白白淨淨一個人天天在地裡曬的看黑成啥樣了。”她每次都是嘿嘿一笑。就這樣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苗子居然全活了……第一年沒有什麼收入,現在第二年,一天能賣七八拾元。老嬸子可開心了。

從養牛到種黃花菜,張曉豔這個小女子為貧困戶牽起了致富的“牛鼻子”,栽下了拔窮根的“好苗子”,這一家終於有了長期穩定的收入,張曉豔總算是放心了。幾年來,這個家的喜怒哀樂,生老病逝,起起落落都牽動著她的心,她已經將這個貧困戶當成她的家,將扶貧工作當成她生活的一部分,她要帶著她的“第二個家”奔向幸福的康莊大道!(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